此篇文章,均是個人感悟,也算是年終總結吧。如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首先,說一下什么是非標自動化設備。非標自動化設備就是根據客戶需求定制的非標準設備,設備一般是多品種、小批量、短交期、高價值、低利潤、定制化和非標準等特點。所以,從事非標自動化設備研發和交付工作就要承擔很大的風險。那么,怎么樣才能真正的做好非標自動化設備呢?本人通過十多年的非標自動化行業工作,總結經驗如下:
一、方案構思能力-把控項目范圍
非標自動化設備項目范圍是一切項目管理的基礎,因為它確定了完成項目需要做什么,要怎么做,哪些不需要做,如果沒有確定的項目范圍,就無法界定要完成哪些工作,更不用說項目進度、質量、成本、風險管理。由此可見,對于一個非標自動化項目,前期的方案布局、需求評審,方案構思 就顯得尤其重要!那么,最能表達項目范圍的就是specfication(一般包含common spec po spec,檢討到一定底部,客戶會統一發給包商,讓包商按統一規格報價 )。項目前期方案檢討之后,我們的報價都是依據specfication要求進行。如果拿到訂單后,客戶的技術要求變更比較大,勢必對我們的報價和工作內容產生影響,所以在與客戶交流時對項目需求分析一定要充分,做好checklist清單,通過郵件的方式與客戶進行確認,這樣才能進行風險把控,掌握項目范圍。
個人觀點:如果你的方案能考慮到工人操作安全防呆的地步,就已經解決了設計80%的問題,也解決了售后80%的問題。
二、團隊設計能力-把控項目質量
優秀的個人能力,強大的設計團隊,融洽的設計氛圍,非凡的設計創新理念,絕對能讓你的企業與眾不同,這個毋庸置疑!這就是客戶為什么寧愿花高價格也愿意和你簽訂合同的原因。但是能做到這點的企業,往往不是中國企業,中國式企業,只留核心人員,放任中層流失,這是大忌,但也無可奈何。所以作為一名非標機械設計工程師,我強烈建議,從自己做起,先做好設計,從研發-實驗-設計-制造-檢驗-安裝-使用,每個環節都要認真負責到底。一定要多去使用現場、實驗現場、安裝現場、調試現場,去發現問題,去解決問題,去總結經驗。把設計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扎根到骨子里去。只要設備運行沒有問題,就是公司最好的Logo!就是公司最好的品質!你就是公司最牛的設計師!
個人觀點:七事一貫原則,四個現場。
三、項目管理能力-把控項目進度
項目管理能力(從Move in到FAT),本人接觸不久,不敢造次,只是給點建議,在說項目管理之前,先聊聊PMI(美國項目管理協會),它有一整套的項目管理交付流程。系統非常完善,但是很遺憾,非標自動化公司項目經理很少有人學過PM(project management ),更別說考過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更有甚者,居然覺得沒啥用。一旦和正規的企業(特別是外資)對接的時候,會讓別人覺得你很掉檔次,更別談什么項目交付了。就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而不是引導甲方怎么做(這點非常關鍵,因為項目經理的不專業,導致項目爛尾的比比皆是。本人親身經歷,優秀的項目經理引導甲方怎么做,項目基本都能順利驗收,被甲方牽著鼻子走的項目經理,項目成本至少比方案上浮10%,而且爛尾率95%)。
個人觀點:商業論證、啟動、規劃、執行、監督、收尾,(總共49個過程,感興趣自己翻PM)缺一不可。
四、項目計劃制定-彰顯企業流程
(1)制定項目計劃數據要充分 制定項目計劃,一定要綜合考慮甲方、廠建、設計院節點,也要考慮加工商、合作伙伴、供應商的選擇和協調。因為很多失敗的項目,計劃都是基于最佳猜測,而未參考歷史數據,有的甚至沒有歷史數據,對于做過的項目,準確、實事求是的記錄項目數據是提高項目管理水平的基礎。
(2)制定項目計劃要注重細節 制定項目計劃,具體實施的人員肯定了解各項具體事宜,而且通過項目計劃的制定,他們會更加嚴格地按照計劃進行執行,因為激勵原因,大多數人具備承諾一致原則。但是當項目管理人員獨立地、拍腦袋方式地在辦公室完成計劃時,往往得出過于理想的結論,資源限制、風險條件、環境制約都會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成為一個個“沒想到”,那么項目失敗肯定會不可避免,如果項目計劃的細節太少,就很難預測項目的風險和問題。缺乏細節和不夠量化,很難充分管理資源、正確估計時間或者成本。
個人觀點:一個企業項目管理流程可以完全映射企業流程,彰顯一個企業文化。當然,高層的格局和心胸也袒露無疑。
以上僅從方案到項目計劃,談談自己的想法,中間方案細節、設計過程、加工制造、采購流程等等沒有具體論述,后期如果有時間可以寫點談談自己的想法。對于剩下的內容(五、六、七、八,主要想寫項目現場管理問題、項目計劃跟蹤問題、項目變更溝通處理和大型項目經驗總結,均為親身經歷,就是碼字太累了,等有時間在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