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293|回復: 27

日送1000票成本10萬以下,無人車將取代快遞小哥?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3-11-28 09:25:38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每天早上,在安徽南陵快遞共配中心,一輛輛無人配送車整裝待發,他們將滿載的包裹送往城區各個快遞驛站。

等紅綠燈、繞障、躲“鬼探頭”,擁有L4級自動駕駛能力的無人車,都能輕松應對。經過幾年的發展,無人車的硬件與軟件正在迎來技術成熟期。


雙11前后,多地快遞無人車投入運營,成為了自動駕駛技術的一個重要落地場景。

與快遞小哥互相配合

11月21日,常州順豐首批4臺無人車在新北區新橋營業部出發,一路暢行,直奔高新廣場、騰龍廣場、常州工學院遼河校區、碧桂園壹號天禧等接駁點。這些無人車滿載質量1000千克,滿電續航200公里,依托自動換電技術,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運營


“我每天大約有150票快遞要送,以前需要在網點和驛站之間來回奔波4趟。現在有了無人車,只需根據軟件終端提示在接駁點等待裝卸車,每天可節省2小時左右時間,派送效率提升2至3倍。”新橋業務部一快遞小哥表示。

按照每輛無人車每天派件500票計算,基本相當于一個快遞小哥的工作量。在一線城市,一個快遞員的用工成本大約在一年12萬元左右,這與一輛無人車的成本不相上下。

與快遞小哥相比,無人車在滿電狀態下可以全天候運營,而且隨叫隨到。其次穩定性強,可以應對惡劣天氣、業務高峰期、夜間配送時段等運力不穩定的情況。

盡管無人車可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但其成本投入較高、運營成本較大、無法實現上門等問題,也需要考慮。目前來看,快遞小哥仍然是目前最為可靠和高效的配送方式之一。作為輔助工具,無人車可以緩解高峰時段人力不足的問題,短期內無法取代快遞小哥的工作。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推薦
發表于 2023-11-28 11:30:52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只適合站點到站點運輸吧,送件上門還是得靠人。

點評

這是肯定的  發表于 2023-11-28 20:22
2#
發表于 2023-11-28 09:38:07 | 只看該作者
快遞也將成為技術活
3#
發表于 2023-11-28 09:57:43 | 只看該作者
這小車哪有人好
人天生自適應,不是小車能比。
小車沒保養好直接趴窩沒商量,人就不一樣了
4#
發表于 2023-11-28 10:32:15 | 只看該作者
有很大一部分送快遞送外賣飯碗要被搶,現在是十萬一臺,再過幾年呢?
6#
發表于 2023-11-28 16:35:47 | 只看該作者
@ytzhanggj007 來看自動駕駛
7#
發表于 2023-11-28 16:39:52 | 只看該作者
leioukupo 發表于 2023-11-28 09:57
這小車哪有人好
人天生自適應,不是小車能比。
小車沒保養好直接趴窩沒商量,人就不一樣了

我以前也是這樣想的。直到有一天看了這個無人車的視頻,才覺得老司機啊,666
8#
發表于 2023-11-28 16:40:41 | 只看該作者
魚兒雷 發表于 2023-11-28 11:30
這個只適合站點到站點運輸吧,送件上門還是得靠人。

何須上門?直接扔到智能柜里面。
9#
發表于 2023-11-28 16:42:03 | 只看該作者
@Callejon 大佬再開貼聊聊無人送餐車,這個更牛逼吧
10#
發表于 2023-11-28 20:17:50 | 只看該作者
喂我袋鹽 發表于 2023-11-28 16:35
@ytzhanggj007 來看自動駕駛

我們可以5年為限,看最后應用的效果。我不看好自動駕駛。原因
1.自動,都是有限的自動,必然要講究前提,只要有前提,就是限制。任何技術,都是有缺陷的,必須滿足條件才可以自動,這需要很長的時間和經驗去避免這種缺陷;大家都知道百公里時速的汽車的剎車距離是40米左右,對應的時間1.5秒左右,可能汽車的反應時間比人快,但是能避免所有車禍?能避免因為傳感器誤動作引起的車禍嗎?激光雷達能發現一切障礙嗎?我認為沒有人敢打包票。不只是軟件公司,也包括賣cpu的inter在內。前一陣還在網上看到一個自動送貨的車因為路面在開溝沒有設置提示結果一頭扎進了溝里。當然這是市政的責任,但如果是人開,是不是不太可能出現這種可笑的事故呢?自動駕駛的汽車能不能避免這種缺陷?我認為從出現這個缺陷的這一刻起,不管代價多少,汽車公司很快就會解決,但這不是需要經驗積累嗎?
2.如果,如果無人駕駛引起了事故,責任誰來承擔?如果車上有駕駛員,是駕駛員的責任還是汽車制造公司的責任?我敢保證汽車駕駛公司絕對不敢說自己承擔。那么有可能車上沒有駕駛員嗎?我敢肯定沒有人敢坐在后排。華為的問界在發布會現場緩慢開出,這沒有問題,周圍很簡單,干擾少。但是敢讓問界以60邁的速度開出來嗎?絕對不敢,因為可能地面的摩擦系數和瀝青路面不同造成打滑(不是剎車的問題,是路面的問題)。這就是倫理的問題。不但汽車公司不會為自動駕駛的事故責任背書,保險公司更不會。既然都不會,那么誰敢心安理得使用自動駕駛呢?
3.交通法會允許自動駕駛嗎?現在似乎大家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都沒有說的。我敢肯定得說,在將來的(現在肯定不允許)交通法的修訂時,很難通過自動駕駛的條款,只可能說輔助駕駛。駕駛的責任肯定在駕駛者身上,并且,駕駛者還必須坐在駕駛座上。

作為一個純粹的技術問題,自動化毫無疑問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實現,不說現在2023年了,在我1989年入學時,就有老師跟我們講過cims無人工廠,更別說我們現在生產pl15導彈已經是無人工廠生產了。但是這一切都是在控制下進行的,沒有多余的干擾,全是已知條件,沒有未知條件,沒有多余條件。全是程序。但是有一點就是,cims工廠內部是無人,但是給工廠提供原料,包括成品出廠仍然要有人干預,更不用說提供維護的也是人。cims只是有條件的無人工廠,只是沒有操作工人,維護人員也是有的,說法夸張了而已。

除了以上,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假如,假如自動化真的到了這種程度,大家會以為這是人類的福音嗎?我敢說不是。
1.不需要操作者,只需要高技能的維護工程師;
2.低技能者沒有工作,靠什么獲取報酬?國家像西方一樣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嗎?不說在全國范圍內的農民,就說現有的這2-4億城市勞動者,國家能承受最低生活保障嗎?
3.無論是按照馬克思的經濟學還是正常的邏輯,社會就是一部分人(合法)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勞動成果,如果沒人勞動,怎么占有勞動?

所以,這個無論如何不會出現。自動化,必將是有限的自動化。舉個現實的例子,前一陣已經有了官方發文,要引導沒有工作的人員參與到衛生或市政的勞動中來,能用人工不用機械。將來這會是解決低技能人群收入的現實的解決辦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5 19:13 , Processed in 0.09835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