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多大膽,光伏就有多大產。說句心里話,現在的光伏,好像既沒有技術門檻,也沒有資金門檻。 最近有些三觀崩潰:一些以前聽也沒聽說過的小企業,一些以前去也沒去過的十八線城市,拋出來的光伏大項目,動不動就是百億。從直覺上看,總感覺其中一些項目不太靠譜,但又不知問題究竟出在了哪里。 畢竟,每一個百億項目,都有地方政府的背書,也都有簽約儀式佐證。只不過,現在無論是企業還是地方政府,日子都不好過,那么,錢從哪里來呢?
01 河南濮陽市濮陽縣10萬噸顆粒硅項目 ![]()
賽能硅業效果圖;來源:項目現場 每次統計硅料擴產計劃時,都會看到河南賽能硅業的10萬噸硅料項目。 今年2月11日,據《濮陽日報》介紹: “位于濮陽縣先進制造業開發區的河南賽能硅業10萬噸多晶硅項目于2月8日正式開工建設,這是濮陽縣2個納入2023年我省‘雙百工程’的項目之一。 河南賽能硅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多晶硅生產、工程和技術研發的新建企業,此次開工建設的10萬噸多晶硅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占地1500畝,年產10萬噸多晶硅,計劃于今年10月份投入生產,目前該項目技術國內領先,國際一流”。 這樣一個大項目的啟動,居然只是《濮陽日報》二版的一個豆腐塊。 ![]()
劃重點:產能10萬噸多晶硅,總投資100億,今年10月投產。 以今天的時間點來看,還有3個月時間,項目就要投產了。 我們都知道,硅料是光伏制造環節中投資門檻最高、投建時間最長的一環,通常需要18個月的建設周期。若能按計劃投產,河南賽能硅業的項目投建速度,相當于只用了8個月時間,這足以碾壓通威、大全、特變等一眾硅料巨頭了。 今年5月15日,河南省濮陽縣人民政府發布《河南賽能硅業有限公司2萬噸/年硅烷法多晶硅項目環評公示》,項目計劃總投資15.8億元,占地20.57公頃,建成后將年產2萬噸太陽能級多晶硅、0.28萬噸硅粉顆粒。 2萬噸環評公示、硅烷法即顆粒硅。 從這里可以看出來,項目從之前宣傳的10萬噸,變成了后來的2萬噸。如果兩萬噸為首期工程的話,其實也可以理解。因為協鑫的顆粒硅,也是兩萬噸一個模塊。 目前,行業技術主流路線普遍采用改良西門子法,生產棒狀硅,國內只有協鑫科技和陜西天宏在采用硅烷法制備顆粒硅。而能夠大規模量產顆粒硅的,國內只有協鑫科技一家。 另據趕碳號了解,在海外其實也有一家顆粒硅企業——韓華旗下美國REC Silicon,其在華盛頓州摩西湖擁有一個年產能1.8萬噸的硅料工廠,生產S級顆粒硅。 協鑫對于顆粒硅研發投入長達10年,對于核心技術一直嚴防死守。賽能硅業這個項目一度引發協鑫科技投資者的熱議,擔憂協鑫科技的護城河會否由此消失。為此,甚至有協鑫科技的投資者特地趕到該項目現場,了解工程進展。 2023年6月1日錄入的《河南賽能硅業有限公司2萬噸/年硅烷法多晶硅項目安全條件評價》上,公布了5月15日的現場照片。從照片上看,工地幾乎還是一塊凈地。 公開資料顯示,河南賽能硅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9月28日,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兩個股東分別為陜西綠能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陜西賽能鑫宇科技有限公司。 其中,陜西綠能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持股60%,注冊成立于2021年11月2日,注冊資本金也是5000萬,自然人劉恩東、劉道泰分別持有90%、10%。 趕碳號并未查詢到他們在光伏或重化工行業的經營履歷。
02 四川涼山州冕寧縣20萬噸多晶硅項目 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政府官網上有一篇來自冕寧縣融媒體中心的文章,中間提到: “2022年12月8日,投資200億元的四川省涼山州冕寧縣多晶硅產業項目開工儀式在若水鎮舉行,正式拉開項目建設大幕…… 冕寧縣多晶硅產業項目由陜西綠能能源資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投資200億元建設,占地3500畝,建筑面積233.1萬平方米,項目分三期完成。 其中,一期投資20億元,建成年處理150萬噸硅石、生產25萬噸金屬硅的生產線,預計每年銷售收入53億元、上繳利稅4億元。二期、三期投資180億元,建設20萬噸顆粒硅生產線,預計每年銷售收入300億元、上繳利稅22億元。” 20萬噸顆粒硅項目、總投資200億;只不過一期先做硅石、金屬硅。二期三期并無明確的時間表,也不知道年產20萬噸的顆粒硅項目何時動工開建。 這個多晶硅項目從表述看也是顆粒硅項目,投資主體同樣是陜西綠能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文中的河南賽能硅業的投資方是同一家企業。 現在已經實現顆粒硅量產、硅料巨頭協鑫科技,起步階段也不過6萬噸試水。 2021年11月成立的新公司——陜西綠能能源資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要同時在河南、四川兩地搞顆粒硅,總投資高達300億元。 當然,我們也不能百分百斷定,陜西綠能在河南、四川兩地的顆粒硅項目就一定會遇到困難。畢竟,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很多公司雖然沒上市,但同時又很有實力,比如東方希望,比如大連福佳,等等。
03 起底陜西綠能 起手就是300億、起點就是顆粒硅的陜西綠能,并非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陜西綠能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02日,注冊地位于陜西省西安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鳳城五路北側、注冊地址為明光路東側聯晟中心第一幢1單元10層11004號房,法定代表人為劉道泰。 在同一個工商注冊地址,還有兩家公司,一家是陜西綠源油氣技術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另外一家是陜西龍揚東和商貿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綠源油氣的100%控股股東為劉道國。趕碳號從其姓名猜測,劉道國與陜西綠能科技的劉道泰或為兄弟。 ![]()
關于陜西綠源油氣,最近有一則公開信息,顯示其旗下的杭錦旗氣站60%份額正在被拍賣。該標的起拍價為901,445.44元,評估價為1,609,724元。 ![]()
![]()
據當地媒體報道,“河南賽能硅業有限公司多晶硅項目,由濮陽縣鄉賢回歸投資”。也許,無論是劉道泰,抑或是劉道國,或許都是河南濮陽人,后來幾位同宗在陜西做加油站、加氣站生意,賺了大錢,現在正希望能切入時下最火的光伏新能源產業只是不知技術從哪里來。 另外,經查,劉道泰(60%)、劉道國(40%)目前持有的志丹縣綠能油氣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目前部分股權處于出質狀態。
04 光伏大項目滿天飛,真真假假 其實,除了投資門檻較高的硅料項目以外,在光伏的其他產業鏈諸如硅片、電池、組件領域,也冒出來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百億級投資項目。 比如說,最近的光伏圈新秀上海鋯輝。企查查顯示,公司成立于2019年12月23日,注冊資本金5000萬,去年員工2人。這家公司在今年突然發力光伏。 2023年2月8日,上海鋯輝太陽能與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右中旗簽訂新一代高效晶體硅10吉瓦太陽電池、10吉瓦光伏組件智能制造項目,該項目分三期建設,總投資50億元。 一期2023年12月底完成,投資10億元,建設5吉瓦光伏組件智能制造項目; 二期2024年12月底完成投資10億元,建設5吉瓦光伏組件智能制造項目,光伏組件智能制造項目擴容至10吉瓦; 三期2025年12底完成投資30億元,建設10吉瓦太陽電池項目。 今年6月17日,上海鋯輝科技光伏產品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在荊門舉行。鋯輝公司光伏產品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由5GW光伏組件、5GW光伏電池及配套產業和光伏電站三部分組成。項目全部投產后年實現產值130億元,稅收3億元。這兩個項目累計投資達80億。 對于一家既無光伏行業背景,亦無項目資金來源的公司來說,撐起來這么大的攤子,相當不容易。 雖然近兩年光伏行業黑馬頻出,但是他們通常的路徑是光伏大佬創業,資本助力。如上海鋯輝科技這般沒有強大背景的企業若要殺出來,難度也不小。當然,也許鋯輝擁有的獨特競爭力,只不過不足為外人道也。 這些看起來匪夷所思的項目,背后是政府對發展新能源產業特別是光伏產業的堅定決心,是招商引資的積極態度,也是提升地方GDP的壓力和動力。
后記 濮陽縣的經濟在整個河南省,還算說得過去,去年實現GDP280億,在濮陽市排名第一,在河南省也能排到第20位。 冕寧縣所在的四川省涼山州,趕碳號以前在文章中提到過,2022年實現GDP不過2081億元,在四川各地市州中排名第9位。2022年,冕寧縣GDP不過140億元,相當于濮陽縣的一半,但在涼山州17個縣中,已經能夠排到第五位了。 相對來說,上海鋯輝所去的湖北鐘祥還算好些,2022年實現GDP640億元,連年位列湖北荊門市各縣之首。上海鋯輝所投資的另外一個地方、內蒙烏蘭察布的察右中旗,反而是上述幾個縣/旗中經濟稍差些的,2022年GDP僅為97億。 總之,希望光伏大擴產能夠真正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機遇,而不是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