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衰退之下,“不滿的冬天”繼續加鐘成了“不滿的春天”,繼法國、英國之后,這一次輪到了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 ; _# a- a: O5 T3 x4 L; g8 @
據多家媒體報道,德國運輸行業全國性大罷工從當地時間3月27日零時起開始進行,德國各地的火車站、長途汽車站,以及除柏林機場外的大部分機場都在當天停止了運營。 / \% B) d! U5 v" c" f- g/ t) ?
德國《星期日圖片報》26日報道稱,在德國威爾第工會(Ver di)以及鐵路運輸工會(EVG)的發動下,德國35萬名公共交通部門的職工將在27日進行24小時的警告罷工,全德國范圍的鐵路、機場、各地公共交通以及高速公路均受到波及。與此同時,德國7個聯邦州的地方短途交通系統也全部停擺。 據法新社報道,受罷工影響,德國鐵路公司已完全暫停27日開行的所有長途列車,德國大部分地區的區域和本地列車也不會開行。
" M) x; u8 s) Q0 }5 Z' r
在這場被稱作“德國近30年來最大規模罷工”開始之前,德國多地已有多個公共服務行業舉行大規模罷工,要求每月工資漲幅10.5%—12%,且增加500—650歐元(約3702.80—4813.64元人民幣)以應對通貨膨脹帶來的壓力。 . t: ^# X+ }' M7 P8 B; a% x) a
然而,據德國當地媒體報道,雇主方只同意加薪5%。 + q. n. T" r/ m) C1 y7 l
機場罷工,“擔心回不了國”這場“史上最嚴重”的大罷工導致德國多座城市陷入癱瘓。而罷工帶來的影響,早在當地時間3月26日就已經拉開序幕。 : f# K. G g) E0 W; a) f. J7 W0 _
當天凌晨開始,德國第二大機場慕尼黑機場便開始舉行為期兩天的警告罷工,所有進出港航班全部取消,機場值機柜臺擠滿了等待退票或者改簽的旅客。據德國新聞社報道,德國全國共有約1500個航班受到影響,只有緊急人道主義航班才能起飛降落。
' R, m& C _: H) [
有當地華人在社交平臺上吐槽稱,盡管已經得知會有罷工活動,但到了機場才得知原本不受影響的航班被取消,不得不滯留機場,苦笑道“人算不如天算”。而在上海,有中國留學生計劃搭飛機返回德國,也同樣因為受機場罷工影響無法出行。
$ O8 Q, Q, U( G+ S$ D- p8 s
盡管這場罷工活動只持續一天,但其產生的影響卻遠不止24小時。德國鐵路公司表示,由于罷工帶來的連鎖反應,一些列車在周二“也不一定會開行”。 更有定居在柏林的華人擔心,幾天后去法蘭克福機場的火車會因罷工繼續停擺,沒辦法如期搭上回國的航班,“最后又雙叒只能重新訂票”。 $ l; D# k& G* ^ x
交通停擺帶來的影響,還蔓延到了物流領域。由于大型港口的領航員和集裝箱船轉運員也參與了罷工,大型船只無法進出漢堡港,塞滿集裝箱的貨輪只能漂泊在海面上,進而影響全球海運業——就像兩年前蘇伊士河被“長賜號”擱淺帶來的影響一樣。 9 z2 S& C( X1 v0 h
與此同時,由于高速公路也無法幸免,給超市運貨的卡車司機也沒有辦法準時送貨,有當地媒體更擔心超市貨物出現短缺。 6 H6 |0 ?' c# r' B" {2 h5 [4 g8 _
高速公路也受到影響,有人擔心運貨的貨車也會受“牽連”。 : E3 ?% d ^7 p: M1 q' V2 L
如此大規模的罷工活動,也并非首次出現。
f b2 x# p9 _& V+ G- b
僅在一周前,受德國公共部門集體薪資談判糾紛導致的警告性罷工影響,包括德國西南部萊茵蘭和魯爾區在內多個城市的公共交通再次陷入癱瘓。這場警告性罷工在第二天逐步蔓延至其他聯邦州,不少當地居民抱怨受到影響無法正常出行。
% R7 e/ @: Q3 j9 ?. n. @) @ 高通脹之下,“漲薪要求可以理解”! N( e7 X l* u& |8 N
事實上,今年3月德國的罷工活動格外頻繁。
5 \$ w$ n5 _7 u" V( s6 m, V- j$ _# ^
早在本月初,就有工會為了聲援德國“未來星期五”氣候活動家的環保活動,造成6個聯邦州和部分城市的公共交通無法正常運轉。而在最近數日,德國各大工會為了在薪資談判中向資方施壓,頻繁舉行大規模警告性罷工。
! T7 y4 R, X$ N* L2 [( {/ q6 B
盡管如此,大罷工并不能成為德國打工人不上班的理由。德國《基本法》(德國憲法,作者注)規定,罷工只能作為達成集體協議的一種手段,只有“貫徹或促進工作以及經濟條件的罷工”才被視為合法。 0 f$ q9 J& P9 P: @
德國服務行業工會爭取漲薪的談判已進行多年。盡管和其他歐洲國家相比,德國人罷工并不頻繁,但不少罷工活動常常伴隨著爭議,更有人質疑工會利用罷工濫用權力。
P- |# p) l) A5 k$ S; U& t; ~
2015年5月初,德國火車司機工會發動的一場大罷工持續長達8天,成為德國鐵路史上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罷工,而且也是最有爭議的工人運動。當時的一項調查統計顯示,超過半數的德國民眾對于罷工表示反對,甚至是憤怒。
6 Y* {$ d8 P4 d* R& t
“烏克蘭危機”爆發后,歐洲的能源和通脹危機致使德國民眾生活費用飆升。德國經濟專家委員會主席莫妮卡·施尼策表示,漲薪要求可以理解:“2022年,由于高通脹,德國員工不得不接受超過3%的實際工資損失。” 5 _ q3 j( ]! B
德國《時代周報》日前更在一篇報道中指出,“許多德國人懷疑國家未來的生存能力”。 9 t2 ^! n) d6 q: A+ L/ d
通脹危機之下,工會的罷工行動也愈演愈烈。民意研究機構Yougov的調查結果顯示,大約55%的受訪者支持罷工,只有38%認為罷工不合理。 $ A! E! P4 J1 h
“我理解罷工的訴求,畢竟所有東西都越來越貴了,以這點工資,根本什么也買不起!”漢堡的一名郵遞員Wede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0 j* C+ w: j9 C
德國勞動問題專家舒爾滕(Thorsten Schulten)接受法國中文報章《歐洲時報》采訪時表示,由于德國社會正面臨著高通脹、招聘難、市政預算緊張等情況,工會和公司的沖突可能會越來越尖銳,并有可能陷入一場“分配沖突”。 : S$ N2 e) ~+ d3 c
有輿論分析認為,如果“漲工資”的問題無法得到解決,那么德國工會舉行罷工或將成為一種常態。“罷工的副作用誤傷了無辜的我們,如果要罷工,應該盡可能把誤傷降到盡可能小。”Wede接受媒體采訪時繼續講道。
; Y' `6 i" v+ p! L9 o- E
不過,目前這場“最嚴重的罷工”已經告一段落,德國的公共交通服務陸續恢復,一切就像沒有發生過一樣。
, ^4 ]! [4 z2 t-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