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世紀末開始,電就已經進入了我國的千家萬戶。從你懂事開始,爸媽就會告訴你要遠離電源。實際上,近10年來,我國平均每年因為觸電而死亡的人數高達一萬多人口。人在觸電后會出現劇烈的針刺感、壓迫感等,嚴重的會發生痙攣、心律不齊、心室顫動等。如果是手接觸到的導體,手還會緊緊的“抓住”導體導致電流持續的通過人體對人體造成傷害。那么為什么人在觸電后會被電緊緊地“抓住”不放呢?
2 [0 t& b+ }: l6 D0 @
% I% W! E- H- a& S9 u1 Q5 ~: A; H
在初中的物理教材的電流一節中就有這樣的描述:在十八世紀末,意大利的解剖學家伽伐尼在做青蛙解剖時,兩手分別拿著兩把材質不同的金屬器械,無意中同時碰在了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出現了收縮、抽搐了一下。同樣的道理,電流在通過人體時也會導致人體的肌肉收縮,就像是緊緊的抓住了導體了一樣。
8 h3 Q) F, i, P( ~9 Q2 }同時,人在被電流電的時候,人體的大腦也會進入短時間的一種“短路”的狀態,就像是出現了一片空白,這個時候人的大腦是不工作的,所以原本握住導線的手也不會收到來自大腦的信號,就會一直保持原本緊握著導體的狀態。
0 B) y& P s; e7 R- f R1 N& R. I9 G
防止觸電最有效的還是預防。在生活中不要用濕手觸碰插座等帶電的物品,如果你需要接觸一個疑似帶電體而且周圍剛好沒有試電筆時,記得用你的手背去碰它,不要用手掌,因為如果該物體是帶電的話,你用手背去接觸它的話手的自然反射也是把你的手彈回來,而不會有“一直緊緊地抓住導體”的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