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隨著疫情的結束。各個單位應該是加足馬力大干特干一場才對啊。怎么出現了集體跑路的事情呢?
& P1 k: j- G6 q8 w
$ | h: K2 v/ X8 C5 K# R$ `) t 先是公司的采購跑的只剩下采購部經理了。然后是公司的一位銷售。今天居然發現公司的保潔也跑路了。真不知道下一步還有誰堅持不下去的。這幾個同事都是工作很多年的人了。采購的一位工作了三年多了。保潔的工作了五年多了,她雖然工資不高,但是公司的快遞盒,產品包裝盒,還有非金屬的廢品廢料都是她負責清理的。這樣算下來,一個月綜合收入應該不低的。結果,干著干著也跑路了。跑路了自然是什么也得不到了的。
, c; y- L( L8 R5 {/ t9 X 我在想一個問題。是不是各地的人能夠承受的勞動強度都有差異的?
. T: {& h, R" \$ s0 m; u
" l7 ]/ d5 f& q$ W3 \; c( }& I; | 之前在寧波,在東莞,在蘇州。很多公司都是加班加點,每天十二個小時的基礎上都還要加班。也沒有幾個人喊著累,喊著接受不了。而且他們那邊的月工資和南京這里的月工資也就多了百分之十而已。但是在南京這里,上面說的幾位都是標準八個小時,到點下班的,周六周日都不見人影的。節假日也是不見人影的。這樣的日子,和養老差不多了。怎么一個個還喊著累。是不是南京這里的人本身能夠承受的勞動強度就不大?
; {: Y* K, t7 g; U+ v 公司有個部門里的一個小美女,她之前負責通知開會,打卡等事情。有一次,有幾個同事沒有按時參加會議,她就只是發個微信就完事了。人家又不是故意不參加會議,只是有其它事情導致忘記了會議時間。按說這個時候應該打個電話,及時通知一下。結果人家只是發了個微信,還是在群里發的,愛看不看,看不到拉倒。哎。。。。。。真是不想多干一點活啊。
2 C9 c9 _+ y# B: \ `2 g( _5 I* h2 X8 `& j S+ v, p1 O1 x
大家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來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W9 @' b; w6 w% R/ |; {
1 @. K8 l2 `* |' G7 e9 z$ ?
0 L5 n- }3 F. I2 H4 e,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