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354|回復: 6

改變中國新能源格局,這座城市拼了!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3-2-13 15:21:20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兔年春節前,一條消息曾短暫激起過輿論的波瀾,但很快掩蓋在年前的大事小事當中,被大多數人淡忘:


1月18日,湖北黃岡政府官方微信突然宣布,其已與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FF)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FF同時在微博公告,要將中國總部遷至黃岡,保留其位于加州洛杉磯的全球總部。


賈躍亭,又要回國了?


不過在這條新聞中,恐怕更多的人第一時間關心的并不是賈躍亭回不回國,而是——為什么是黃岡?


畢竟在絕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這個常住人口579萬的城市除了為全國高校提供質量均衡、產量穩定的小鎮做題家以外,似乎并沒有什么其他長處。


1、黃岡?

從黃岡本身來看,這里幾乎不具備任何吸引中高端制造業企業的優勢。


從經濟總量上看,2021年,黃岡GDP為2541.31億,在湖北13個地級市(州)中排名第6。


除了省會武漢(17716.76億)、2個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5309.43億)和宜昌(5022.69億),黃岡和荊州(2715.52億)、孝感(2562.01億)同處于第3梯隊,看起來還不錯。


然而細看之下,黃岡2021年常住人口578.82萬,是湖北除武漢外人口最多的城市。平攤下來,其人均GDP僅為4.39萬元——湖北省內倒數第1。



落后的經濟水平源于落后的產業結構。


湖北省三次產業結構為9.3:37.9:52.8,然而,黃岡市第一產業GDP占比達到19.8%,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產業占比僅31.8%,遠低于平均水平。


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黃岡對第一產業的投資占比為4%,也高于全省平均2.5%的水平;


從人口分布來看,湖北全省范圍內城鎮化率為64.09%,而黃岡市城鎮常住281.60萬人,鄉村297.22萬人,城鎮化率僅為48.65%。


顯然,從各方面指標來看,黃岡本身屬于湖北省內的農業地區,并不具備良好的工業基礎。


而在其擁有的工業當中,汽車產業也沒什么存在感。


雖然在二汽落戶十堰之后,湖北在幾十年就建起了龐大的汽車產業集群,但主要分布在從十堰到湖北的鄂北地區,幾乎沒有多少份額流落到黃岡。


根據統計年鑒,2020年,黃岡市規模以上工業單位1264,汽車制造業只有33家。而在最新的百強企業榜單中,專門生成汽車及零配件的企業只有個位數,排名最高的星暉新能源智能汽車有限公司只排在第15位。



無論怎么看,黃岡的汽車工業基礎,都不足以吸引FF來這里設立總部。


如果指望黃岡市政府提供大額資金支持,像合肥賭注蔚來一樣,似乎也不太現實。


2020年4月,合肥注資70億買了蔚來中國24.1%的股份,盤活了蔚來。2021年2月,合肥又用55億賣掉了3.305%的股份,9個月時間翻了5.7倍。


然而,合肥2020年投資蔚來時,財政總收入1432.7億元,財政支出1164億,收入為正,投資蔚來只花了總支出的6%;但黃岡去年財政支出857.26億元,財政總收入卻只有227.63億元,已然入不敷出。


那么,賈躍亭為什么會選擇這么一個地方,作為“回國”第一站呢?


2、意在湖北

黃岡市處于當今的境況,有其歷史原因。


建國以來,鄂東地區經過多次行政區劃合并拆分。


先是近武漢端的工業中心——鄂黃地區被分割,工業更好的鄂城區歸于鄂州,成為武漢“親兒子”。黃州區作為黃岡市府所在地,相對于全市卻位置又偏又狹小,根本不足以帶動全市發展。


之后武漢又拿走了新洲區,獲得了陽邏這個長江中游最好的深水港之一。但對于黃岡來說,此舉讓黃州-團風核心區域,和還有一定工業基礎的大別山區城市基本喪失了聯系。


整個地區產業鏈被拆得七零八落。


再后來,黃岡的發展,一言以蔽之即“武漢太近,天堂太遠”。


黃岡市的核心城區,離武漢市中心僅有70公里。


一個地方如果本身產業落后,又靠近高速發展的經濟核心區域,那必然陷入被虹吸的命運之中。在湖北強省會戰略開始實施后,黃岡成為了第1個奉獻者。


2021年末,武漢公布的人口數據顯示,全市常住人口1364.89萬人。相較于戶籍人口934.1萬人,有430萬常住人口是外來的。


其中,將近一半(49.2%)來源于省內,黃岡市又以14.53%的比例高居省內第1。


而這,并不是一時的現象。


自200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中部崛起”戰略,催生了備受關注的武漢城市圈(武漢、黃石、鄂州、孝感、黃岡、咸寧6座地級市,加上潛江、天門、仙桃3個縣級市)以來,中心的武漢常住人口從2000年的831萬人增加到超過1300萬人,黃岡市卻從711萬常住人口減少到2010年的616萬,再減少到2021年的579萬。



以武漢城市圈中6座地級市中的人口占比來看,武漢從31.23%增加到45.88%的同時,黃岡從26.72%,跌到19.46%。


春運是這種虹吸效應表現得最為直觀的時候。翻看百度遷徙大地圖早前的數據,年前1周,武漢周邊的孝感、黃岡就是武漢人口遷出的最大2個目的地,而且每日占比均超過10%,斷層式超過省內其他城市。



人才流失,直接導致了工業發展的停滯甚至倒退。


2021年間,黃岡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1264家,在六大地級市中占比16.77%,相較20年前的20.35%有了明顯下滑。


事實上,橫覽國內省份,省會首位度(省會GDP占全省GDP比重)偏高的省份,比如四川(36.99%)、陜西(35.87%)等,周邊城市過去幾年都不會過得太精彩。


不過,在近20年后,這一情況有望迎來轉機。


進入21世紀以來,限制大城市無序發展接連登上“五年規劃”,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課題。


2020年11月,《求是》發表文章《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提出,城市單體規模不能無限擴張,再次引發了關于超大、特大城市“瘦身”的議論。


經過1年多醞釀和發展,去年底,《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和《“十四五”擴大內需戰略實施方案》的接連推出,明確要求,推進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體,嚴控中心城市規模無序擴張。


城區人口近千萬的武漢,位列14座“特大城市”(城區人口500-1000萬)之一,即將告別“無序擴張”的歷史,進入高質量有序發展的新階段。這一舉措的內涵,必然包含部分產業向周邊城市轉移。


去年,武漢的“飛地經濟”作為新發展模式的典型被大量報道。據報道,武漢這些年在周邊城市,結對建設了22個產業園區,為其帶去了大量產業機會。


作為典型報道的咸寧,從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從武漢承接了42個產業轉移項目,合同投資總額59.69億元。又比如鄂州,武鄂科技產業園里的三安、芯映、瑞華,直接對接武漢“光芯屏端網”萬億級產業鏈。


實際上,武漢與黃岡直接的飛地經濟開展得更早,2015年1月,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黃岡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共建武漢高新區黃岡產業園;


之后雙方又在2016年2月,由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與黃岡市政府簽訂協議,共建光谷黃岡科技產業園。


而隨著國家逐步推進限制大城市發展的政策,黃岡終于等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候。


前期,2道“開胃小菜”已經提供了豐富的滋味。


2017年5月,威馬汽車工廠落地黃岡產業園,規劃總投資高達202億元,目標為3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新暉新能源。


2020年,起家于武漢的格羅夫氫能汽車,在黃岡,項目總投資88.6億元,擬建設氫能汽車整車、氫能電池、制氫基地等,計劃3年內達到年產整車2萬輛、6年內達到8萬輛規模,使黃岡成為國內氫能產業強市。


對于黃岡這樣工業基礎薄弱的地方來說,整車制造廠乃至整個汽車產業園的落地,意義重大。


更重磅的戲碼還在后面。


2023年第1個工作日,湖北省推進三大都市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通知,正式發布《武鄂黃黃規劃建設綱要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明確推進武漢、鄂州、黃岡、黃石4個城市作為武漢都市圈核心區同城一體化發展的進程。


在武鄂黃黃核心區內,擁有總體定位為世界級航空物流樞紐的鄂州花湖機場,京廣高鐵、“十四五”規劃建設的沿江高鐵、京九高鐵、福銀高鐵,以及2條時速140-160km的“魚”形骨架高速軌道網絡。


立足于此,武漢都市圈正在爭取在2025年實現“3045”時空聯系(鄰近組團中心之間30分鐘可達,漢口、漢陽和武昌三組團至鄂黃黃組團,武漢新城至天河機場45分鐘可達)目標初步實現。


屆時,武漢對周邊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有望進一步加強。


更重要的是,此時恰逢湖北省大力推動“萬億汽車產業”規劃的推出。


就在武鄂黃黃規劃出臺沒多久,《湖北省突破性發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湖北省突破性發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重點任務清單》。


湖北將開展五大行動,分年度落實24項重點任務,力爭到2024年,全省汽車產業產值跨越萬億臺階,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突破3000億元。


和過去武漢汽車產業分布在鄂北的“汽車走廊”不同,這一輪汽車產業推進,完完全全是以武漢為核心的。


比如,2020年12月15日,吉利高端新能源汽車總部正式落戶武漢市漢南區;2021年4月8日,小鵬汽車與武漢經開區簽約,擬投資百億元建設整車工廠及研發中心;2021年6月30日,總部位于武漢經開區的嵐圖汽車正式量產下線……


未來幾年,或許也是武漢周邊“小兄弟”們有史以來發展汽車產業的最好時機。


FF和賈躍亭,顯然就是看中了這一點。


3、千金買骨

從各方面消息看,此次引進FF的動作,黃岡市并非主導,而很可能是湖北省的動作。


據科創板日報報道,記者致電黃岡市發改委,工作人員稱該項目前期招商引資的信息并不由該部門發掘,“我們內部在前期也只是知道有這么個事”。


而據澎湃新聞報道,背后牽線搭橋的,應該是長江產業基金。


早在2021年11月,FF全球合伙人、中國區CEO的陳雪峰就與多位高管共同到訪長江基金管理公司,洽談公司戰略布局、中國總部落地以及FF 91等產品的落地合作事宜。


在過去的2022年,長江產業基金與FF通過近1年的多次接觸,力促FF與黃岡達成簽約。


資料顯示,長江產業基金是由湖北省委、省政府發起的大型國有產業基金。


那么,湖北冒著輿論風險引進FF,圖什么?


在絕大多數人印象中,賈躍亭和他的FF,是“不誠信”“騙子”的代名詞。而FF連續4次量產時間跳票,更是極度加劇了這種印象。



不過梳理FF的發展過程,會發現,在造車這件事上,賈躍亭是認真的。


作為中國最早投身造車的人,賈躍亭可以說是當前“造車新勢力”的領路人,目前的新勢力們,可以說借鑒了不少他前期的造車思路。


他用2014年時的理念造出的FF91,在去年2月準量產版車型亮相后,依然引發了驚嘆。考慮到其原型車2017年就出來了,5年前的設計,放到2022年的今天絲毫不落伍。


顯然,和那些做老頭樂出來造車、搞房地產出來造車,撈一筆就跑的人不同,賈躍亭造車確實有長期規劃和持之以恒的實踐。


而目前的境況,主要是因為他一直沒融到多少錢。


蔚來創始人李斌曾經說過,“200億元是造車的門票”。而他融到的錢遠超過這個數,從2015-2022年,至少已經有700億元。

即便如此,蔚來還是陷入過瀕臨破產,靠合肥市政府“拉一把”的窘境。


而FF至今融資在50億美元(約合339億人民幣)上下,不及蔚來。考慮到其產品理念更超前,技術更復雜,燒的錢更多也是理所當然。


事實上,雖然外界質疑聲重重,但賈躍亭至今仍能屢屢獲得資金救援,說明資本并非一味看衰其實力。


當然,考慮到賈躍亭的種種前科,外界的質疑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去年下半年賈躍亭創始團隊“撥亂反正”奪回FF控制權后,曾經宣布,其造車已經完成生產制造“第六個里程碑”,只需要最后1.5-1.7億美元,就能實現量產的最終目標。



據最新消息,他們在2月6日剛剛獲得了1.35億美元融資,離目標只有一小步之遙。結果究竟如何,預計很快將揭曉。


對于湖北省來說,引進FF,本身輿論的預期就不高,失敗了反響或許不會太大。相反,在這件事的過程中,對于湖北汽車產業政策產生的宣傳效應是無與倫比的,完全可以起到“千金買骨”的作用。


一旦成功,廣州、珠海沒有做成的事,給我做成了,那不更說明湖北汽車產業政策的成功嗎?


前瞻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23-2-13 15:37:14 | 只看該作者
不是說不批生產牌照了么?

點評

當年2+2也是突破了  發表于 2023-2-13 16:45
3#
發表于 2023-2-13 16:19:11 | 只看該作者
厲害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4#
發表于 2023-2-13 18:38:47 | 只看該作者
保持觀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23-2-14 08:47:30 | 只看該作者
電池沒有突破,新能源估計過幾年就歇菜了
6#
發表于 2023-2-14 08:48:07 | 只看該作者
我老家就是黃岡,希望能夠發展起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9 06:28 , Processed in 0.065570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