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
) r0 `+ Y( v7 P9 \5 Q" p' o) j' j近幾年來,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的快速壯大,引起了上下內外各個方面的注意,在其它制造業面對全球一體化的劇烈波動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顯示出一些被動的大環境下,中國工程機械產業不僅全面收回了國內市場,更實現了在海外市場上的步步推進,一些優勢企業海外市場的銷售比重已經超過30%。曾有媒體總結: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兩股力量----一是有一些多年來全力以赴在產品技術工藝上鉆研積累的老牌企業,他們推動了產業的自主創新和核心競爭力的不斷提升,其代表為徐工、柳工;同事又有一些體制優、機制活、能夠快速集聚產業資源新興的民營企業,他們有力地推動了行業實現快速擴張,其最突出的代表就是三一。* H# M, C; p0 X5 K4 Q2 p
誠然,三一,可謂是近幾年行業中發展最快的企業,從上世紀90年代末進入工程機械行業,短短幾年規模已經超過徐工集團的三分之一,超過了具有50多年歷史的柳工的銷售。我們固然要反思,徐工、柳工等企業在體制和機制方面存在的固有問題,但是,在繁華背后,在這個產業給民族經濟帶來更火的自豪感的時候,我們更需要關注三一這樣的企業其內在發展方式的合理性。尤其在這一輪國際經濟動蕩中,我們原來引以為豪的制造業一下就體現出生存能力十分羸弱的大背景下,我們更應該審視三一這種發展方式,是否真正符合科學發展觀,是否能夠持續發展?更應該審視三一的發展方式,對我們的經濟和整個工程機械產業所附加的究竟是支撐,還是傷害?3 ^6 j5 g6 Y; r4 C
0 I- l: ~$ x: P" l
. j# ~/ m" ~$ S/ L* [6 t
兩年兩次重大事故,三一技術發展是自主創新突破還是盲目急功近利? ) v; c" Q! S: T; x
在平常人的印象里,三一擁有許多個“世界第一”和“中國第一”,并且,但僅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內評價,三一能夠真正稱得上“人無我有”的“第一”產品,僅有一個07年推出的66米泵車和一個今年08年推出的900噸履帶吊。而恰恰就是這兩臺產品,在07、08兩年連續發生了兩次重大事故:
; _1 M* J$ J% k2007年4月29日,全球國際工程機械最大的德國慕尼黑寶馬展室外展場,三一展出最新的66米泵車,在沒有任何帶載工作的情況下,突然折斷了主臂,沉重的臂架砸進了泵車駕駛室的左側。好在當時已經進入展會的最后一天,現場沒有觀眾,操作人員離得較遠,沒有造成人員傷亡。9 G/ q+ U6 v/ }; j+ E" q: L& I
2008年10月27日,在天津漢沽區北疆電廠建設工地,三一新推出的900噸履帶吊,前期剛剛完成一次300多噸的吊裝任務之后,在調整姿態自行落臂的過程中,整個轉臺基座和回轉支承部位斷裂,造成上車傾翻,由于當時現場人員很少,沒有發生人身傷害。: I5 n5 k3 c, l1 S/ A
兩年兩個行業第一,兩年兩次重大事故。對于三一的“自主創新”來講,這種重大事故的概率達到了100%。作為類似重大事故來講,兩次均沒有人員傷亡卻是極端的小概率事件。作為三一,這可能是一種極端的幸運,但是作為行業和使用者試想誰能夠將正常的運營寄托在這種小概率事件上呢。實際上,三一多年來的產品創新,從來都是以用戶的施工地作為試驗場,在沒有通過國家規定的、行業例行的試驗、強試之前,就將產品售出,為得只是搶一個第一,但卻對行業和用戶帶來極大的傷害。
# [3 }1 T9 c( Q. H4 D5 f/ z: ]利用體制優勢占據行業資源,不做技術積累沒有產業貢獻。三一發展的速度很快,是以產業資源的簡單“拿來”為理念的,多年來,每一個新發展的產品,基本上都是從優勢企業、積累深厚的企業,拉來技術團隊,拿來成熟圖紙,得以快速實現的。這能夠保證快帶形成行業內已有的產品,但卻很難再進行創新。因為拿來的成熟的圖紙中,包含著原來企業在創新過程中虛浮非顯性的原始創新成果,這包括解決過的難題,突破性的方法。所以成熟的圖紙只是答案,而一個個答案為什么能夠解決難題,解決的是什么難題,卻是隱性的。
; G8 \& i$ F' G& ?, U$ {0 M! j所以,三一的創新的66米泵車,“只是56米產品的簡單放大”,產品技術和工藝中的核心技術,自己并沒有吃透。比如,和全球混凝土機械的頭牌企業PM相比,PM基本比三一短一個米級的產品,就能達到同樣的施工性能。如三一泵車以37米、43米、48米為主,而PM則用36米、43米、47米競爭,行業公認PM的技術最為優化。而66米以上的產品系列中,技術最優化,積累最深厚的PM,必須使用10橋底盤的技術方案,而三一卻采用了僅有6橋底盤的方案,其中對產品最基本的技術研究水平可見一斑。而三一出事故的900噸履帶吊,更是在08年1月中旬剛剛完成第一次組裝,4月就交付到客戶手中,根本沒有完成在廠試驗,更別說行業必須要進行的超載強檢驗試驗了,以至于最主要的結構件部分出現重大問題,發生了重大事故,其對產品可靠性這個工程機械產業的發展核心簡直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淡漠態度。; X( @; ?1 o/ q
強勢封鎖媒體輿論,嚴重影響產業發展。三一能夠采取這種發展方式,與其擁有強勢和稔熟運作媒體的能力有關。三一在德國慕尼黑展會上66米泵車折臂的事故后,國內大小網站紛紛轉載,很快就被三一撲滅,行業正式紙媒中,僅中國工業報一家于數日后進行了如實的報道。而就這一家媒體的網絡傳播稿,目前也全被屏蔽,媒體環境中僅有幾個影響力極小,甚至只有私人論壇、博客中還能夠查詢。三一900噸履帶吊天津北疆電廠重大事故后,至今所有網絡、媒體已全部被三一封鎖,初期僅有幾個發稿論壇目前也全部屏蔽。, I0 u) X9 c) k: K1 k
企業出現重大責任危機事件,本應主動積極應對,而三一在德國66米泵車展會折臂重大事故后,采取了以“操作失誤”為由的統一對外口徑,快速轉移標的物的做法,至今未向相關外事部門和行業管理機構匯報。而三一900噸履帶吊天津北疆電廠重大事故后,甚至直接全部封鎖消息,逃避新聞和產業監督。
" U! |; }% d8 D* z4 g, e; M但實際上影響已經很大,三一66米泵車展會折臂重大事故后,《歐洲時報》等諸多海外媒體對事件進行了大規模的報道,中國工程機械、尤其是中國混凝土機械等泵車產品在海外的形象受到了極大的破壞。至今,混凝土泵車已經成為近幾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出口數量最少,比重最低的產品。
2 W+ C P4 R- T1 i2 D" x而900噸履帶吊北疆電廠重大事故,雖然沒有實現新聞傳播,但消息在施工行業已經不脛而走。目前中國工程機械的發展,尤其是大型裝備的發展,正需要國內大型施工企業的關心和支持,正處于國內大型施工企業嘗試使用的階段,三一900噸履帶吊重大事故的消息,幾乎摧毀了這一客戶群體整個中國工程機械大型裝備的剛剛建立起來的信息。不僅是三一,其它一些多年來深入推進技術研究,踏踏實實推進技術創新的企業也受到了不應有的株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