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0 I. {3 A0 ]% d% L
4 M8 m6 u3 G5 N謝謝大佬的耐心回復指點,寫了這么詳細!
0 [' W4 e' _0 m. O8 x大佬玩得比較大,預算太寬裕了吧。8 D! Q' H- }# l K9 x+ c- q
1)20平玻璃溫室,3個打雜阿姨,3個技術員,太高配了。
2 w( j# M% f# }6 m擴展到800平,估計人工會更多了吧。半年gg估計人工成本就是致命一擊。1 }, r2 O- c) Q* ?) w# a$ T% ~. y/ N
9 Y+ D; h d; O$ r2)關于生物圈,純自循環,從嚴格意義上來搞,那就是航天級的閉環生物圈了。
6 R6 b7 |/ F0 d1 K! T7 q我們沒這能力,做到比土培更可控就好了;
7 J- ]: p, P* s; N1 f' S+ Y8 J8 ]例如只控制根際微氣候穩定,這是最小系統的生物圈了。" t* Q- Z9 N( U# Y' \* j
外來人員進出有時候沒法禁絕或減少,那么就搞透明化密封。我覺得最絕的,那就是不留人行通道,封閉空間完全都是種植區,寸土寸金。3 \8 y4 f3 m+ T9 B8 t1 L; U
外來人員在窗外觀看,內部人員開門,就在門口操作,減少外來投毒。7 K* K, \$ u6 W' |/ U: c
大佬的生態別墅,內墻都是用的無土栽培來做,這應該還是走觀光的路線吧,不是拼植物產量。
4 y) c. ?) a/ Y" |6 J- r7 \* d4 e0 w4 V+ B, U, x: Z0 x8 I1 f
3)農藥和消毒劑$ _% ?( g) n( ^$ h$ g- Q) O
農藥就敬而遠之了。隔離了土壤,大氣,病蟲害,這個絕對有信心。
+ K! _4 K1 {' |0 N: O0 A消毒劑,暫時想到多用物理的方法來消殺營養液。9 s$ y9 B% r8 d1 }# t! d! E+ b! D
關鍵,自己還要吃呢。0 n) f% h; N( `: T2 H. W, ^5 I
5 W& [8 |% `' H& W% ?6 M7 a- N' q" O
4)目標,不搞論文補貼觀光流量。! V F, F' L9 o, c
電網可以備電,種子可以優選,交學費,自來水這個沒法搞;好在節水,用水量超低,上桶裝水,成本需要計算。桶裝純凈水,就能100%放心了嗎?# v0 B; N* i& M1 y
土壤弊病多多,但也有優點,其中有益菌和酶,這個帶來的重要影響我不覺得是生物圈,我覺得還是產品品質,口感差異。1 v/ Z- H" \' Y" @! T! c
無土現在兩大流派,水培和霧培。我通過大佬這一番點撥,覺得霧培更好控制生物圈。
( l, `- q, y5 y; v* z. n在技術上,成也循環敗也循環。
2 T8 A! B ?1 t- R, Q% a在銷售上,沒有“科技與狠活”,只有低成本,例如大幅壓縮人工。( x; M! C! U) [! N( {8 }7 z0 c
% w! b0 i4 x8 F( W0 e$ @- s
; J; a. Q/ K. u& E7 J6 y$ p
8 i! ^+ G: P5 N/ h& C4 m9 a* p) ]# |' N- r7 t( q7 f3 X v
$ E% G$ v' }2 _$ G7 T: i; k, j
4 g, {6 p9 h) l. m; a9 m& G3 y3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