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有人說知道如何借鑒是錯誤的,因為不知道怎么生產出來的原理,譬如不知道大米如何長成的,就不敢吃,不知道空氣是什么,就不敢呼吸了一樣,但是我覺得,熱愛機械,那么以后進行認知補充是好的,但是如果一味的追求刨根問底,我想就是不對的,因為應有的認知在我們出校門后就已經擁有了大部分,當然實不實用是另一說,而后期我們學到的就是我們最實用的知識,但是是肯定遠遠不如學校里學習的那么充足的。
3 F' {. j: Q7 L8 e' r/ R, x
; l/ f& I8 S$ [( P6 V% V$ Y我想說的是,很多時候,知道這個問題的或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哪本書或者那個位置就好,或者套用哪個公式就好。9 R. A' I- N1 j7 ^3 y$ v
2 o4 y, L4 r' j$ p9 o我想我們為了生活努力奮斗,直接套用而不知套用的公司對不對,固然可恥,但我們非要把這個公式弄明白,我們的生活(家人)能等得起我們這么做嗎?
% _/ A2 E6 V3 l [( ?7 W/ Z9 ] Z8 a* U7 ?
我們不是科學家。
' u, m, C' P' `* A" I
$ r1 `' x1 V8 o+ Z( N# O& V, Y一句我一直記得的話送給大家:“成年人的學習,不是追求更多的知識,而是更好的思維方式,沒有更好的思維方式,再多的知識,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復。”4 D' ^% E1 o2 }8 B% D& v: {
為了生活,我只能去直接的借鑒,也可以說是抄襲,這就是我的最直接的思維方式。3 C8 J3 j2 `: } O$ D9 x
r/ ~) j7 N6 B% o' |& B! {2 D)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