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liuxiaoran

給大家出一個題,疲勞相關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22-5-13 21:28:02 | 只看該作者
liuxiaoran 發表于 2022-5-13 19:49
疲勞的S-N疲勞壽命線 西方尤其德國就叫做沃勒線。。德國工程師渦勒第一個系統的研究疲勞確定S-N線的,所 ...

您 給說說牛頓,沒錯,就是英國那個牛頓,他17歲生日那天做了一件什么事嗎?足以影響他一生的那件事。
12#
 樓主| 發表于 2022-5-13 21:35: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xiaoran 于 2022-5-13 21:49 編輯
shentu 發表于 2022-5-13 21:28
您 給說說牛頓,沒錯,就是英國那個牛頓,他17歲生日那天做了一件什么事嗎?足以影響他一生的那件事。

你他媽扯什么單。。

問:下面那個科學家在加速度定律(或者相對論)上做出了核心貢獻
1)牛頓
2)焦耳
3)愛因斯坦
4)伽利略。

我的問題不就是類似嗎?就是疲勞領域的4個核心科學家的核心貢獻。當然,疲勞小眾很多,現在沒人做疲勞,但是疲勞是幾乎最典型的機械設計問題啊。
我他媽問你愛因斯坦某天做什么了,我問的是相對論(U物理歷史的核心事件)那個科學家(物理歷史的核心科學家)有貢獻。

我這個問題問的機械設計的最典型的領域(強度)的最典型破壞(疲勞)模式的最有貢獻的幾個科學家。

本來我還心虛自己出題太小眾了,現在看還真是。

點評

嗯,果然有你不知道的事哈。  發表于 2022-5-14 16:24
13#
發表于 2022-5-13 21:52:24 | 只看該作者
不犯法,但沒必要。
14#
 樓主| 發表于 2022-5-13 22:00:28 | 只看該作者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22-5-13 21:52
不犯法,但沒必要。

我的題要圍繞著疲勞轉。。。不好出題啊。

要不然就是這樣了??
疲勞的結構一般承受什么載荷
1,交變,2,靜力,3,沖擊,4,電磁力

15#
發表于 2022-5-13 22:50:42 | 只看該作者
問題是好問題,但對于技術人員的水平測試沒有任何意義啊,反而更接近于歷史書上“誰發明了電燈”之類的題目。如果考察技術水平,還不如讓解釋下雨流計數的背后機理之類的
16#
 樓主| 發表于 2022-5-13 22:57: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xiaoran 于 2022-5-13 23:05 編輯
yzugwh 發表于 2022-5-13 22:50
問題是好問題,但對于技術人員的水平測試沒有任何意義啊,反而更接近于歷史書上“誰發明了電燈”之類的題目 ...

靠。。連S-N曲線都不知道,而且S-N線在歐美常常就叫沃勒線,而且沃勒一般也被認為是疲勞的奠基人。還雨流技術的怎么流的。。這個帖子里面除了你我,估計其他大概率都不知道雨流計數是什么玩意,還怎么數雨流計數。

另外雨流計數在機械設計里面根本就不會出現,而渦勒線是一定有的,甚至有渦勒的簡單的描述。對隨機載荷的計數是完全不提計的,你的這個東西比我題目其實更小眾。

還有,雨流計數的原理不適合做成客觀題(選擇題)吧。。

請叫我一聲杠精。
17#
發表于 2022-5-13 23:08:00 | 只看該作者
liuxiaoran 發表于 2022-5-13 22:57
靠。。連S-N曲線都不知道,而且S-N線在歐美常常就叫沃勒線,而且沃勒一般也被認為是疲勞的奠基人。還雨流 ...

雖然國內的機械設計確實整體水平不高,但是用到這些理論也不在少數。另一方面講,如果你們公司本身就用不到S-N,那考這些又有什么意義呢,也達不到篩選人才,評價水平的目的

18#
 樓主| 發表于 2022-5-13 23:15:1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xiaoran 于 2022-5-13 23:20 編輯
yzugwh 發表于 2022-5-13 23:08
雖然國內的機械設計確實整體水平不高,但是用到這些理論也不在少數。另一方面講,如果你們公司本身就用不 ...

S-N還是經常用的。但是普通老百姓是不用的,都是走流程做個疲勞試驗。嗯,疲勞試驗做很多。

19#
發表于 2022-5-13 23:23:23 | 只看該作者
國內的范圍很大,也不能一竿子打死的。畢竟體量大,比例再小也不可忽視啊
20#
發表于 2022-5-14 13:47:50 | 只看該作者
看得出來樓主是肚子里有些東西的,但是分享知識的方式我有個建議,可以這樣來提問題:

在疲勞計算的發展過程中,下列哪位工程師貢獻最大:

A.       August Wohler沃勒(S-N曲線提出者,實驗方式控制應力對稱,測循環次數)

B.        Goodman古德曼(古德曼曲線,實驗固定次數,測最大應力)

C.        Miner邁勒(提出Miner理論,認為載荷循環導致的疲勞損傷是線性的)

D.       Griffith格里菲斯(微裂紋理論,脆性斷裂的理論基礎,認為材料中存在微裂紋,應力集中導致其擴展產生斷裂)

雖然這個題沒有答案,但是,這樣是不是更讓學員有往下繼續探索的欲望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8 11:42 , Processed in 0.06084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