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081|回復: 3

芯片內上百億的晶體管,是怎么"安"上去的?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2-4-18 15:00:56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今的 7nm EUV 芯片,晶體管多達 100 億個,它們是怎么樣安上去的呢?

5 {1 @5 o3 p- e: ?
晶體管并非是安裝上去的,芯片制造其實分為沙子 - 晶圓,晶圓 - 芯片這樣的過程,而在芯片制造之前,IC 設計要負責設計好芯片,然后交給晶圓代工廠。

  H) t7 M& u3 h0 M  T, P芯片設計分為前端設計和后端設計,前端設計(也稱邏輯設計)和后端設計(也稱物理設計)并沒有統一嚴格的界限,涉及到與工藝有關的設計就是后端設計。芯片設計要用專業的 EDA 工具。
$ K" I2 W' N2 x) l: d
9 c/ Q1 V0 f5 S' I- g
8 G* j- F2 P9 c$ t8 R$ b8 ]
如果我們將設計的門電路放大,白色的點就是襯底,還有一些綠色的邊框就是摻雜層。

& {4 n8 o0 q* t  |5 S; ?5 \3 x  |

$ [0 v% d8 ^! f% M

# E$ @. f( R% E9 ^4 a0 A
當芯片設計好了之后,就要制造出來,晶體管就是在晶圓上直接雕出來的,晶圓越大,芯片制程越小,就能切割出更多的芯片,效率就會更高。
( |& C4 @) R5 N1 n9 R: O* j; P5 K
舉個例子,就好像切西瓜一樣,西瓜更大的,但是原來是切成 3 厘米的小塊,現在換成了 2 厘米,是不是塊數就更多。所以現在的晶圓從 2 寸、4 寸、6 寸、8 寸到現在 16 寸大小。

3 D5 x. ?- w6 {2 g制程這個概念,其實就是柵極的大小,也可以成為柵長,它的距離越短,就可以放下更多的晶體管,這樣就不會讓芯片不會因技術提升而變得更大,使用更先進的制造工藝,芯片的面積和功耗就越小。但是我們如果將柵極變更小,源極和漏極之間流過的電流就會越快,工藝難度會更大。

. J2 Q6 u# U) I! D

, |$ e: I, k! N6 o

8 k  i8 B& U  _- A8 x! o
芯片制造共分為七大生產區域,分別是擴散、光刻、刻蝕、離子注入、薄膜生長、拋光、金屬化。

3 |+ |7 V9 m. {其中雕出晶圓的最重要的兩個步驟就是光刻和蝕刻,光刻技術是一種精密的微細加工技術。

) ~: H2 {. n9 V9 o% }
常規光刻技術是采用波長為 2000~4500 的紫外光作為圖像信息載體,以光致抗光刻技術蝕劑為中間(圖像記錄)媒介實現圖形的變換、轉移和處理,最終把圖像信息傳遞到晶片(主要指硅片)或介質層上的一種工藝。

) s- _( W0 H% n4 Q0 P. Z

8 G+ p; y+ a2 Y

2 d6 ^# R  a! h) t5 J
光刻技術就是把芯片制作所需要的線路與功能區做出來。簡單來說芯片設計人員設計的線路與功能區“印進”晶圓之中,類似照相機照相。

& _; D# ~. j" e. ]$ f+ W
照相機拍攝的照片是印在底片上,而光刻刻的不是照片,而是電路圖和其他電子元件。

, W* H, w" N3 w. g

2 h: A) ^' h) ~

. P4 _( I2 j/ N$ e' ], K
而蝕刻技術就是利用化學或物理方法,將抗蝕劑薄層未掩蔽的晶片表面或介質層除去,從而在晶片表面或介質層上獲得與抗蝕劑薄層圖形完全一致的圖形。

4 v9 c: l) b8 @! \
集成電路各功能層是立體重疊的,因而光刻工藝總是多次反復進行。例如,大規模集成電路要經過約 10 次光刻才能完成各層圖形的全部傳遞。
/ z: b! {; m- f4 V. c) D7 Z5 G
在半導體制造中有兩種基本的刻蝕工藝:干法刻蝕和濕法腐蝕。目前主流所用的還是干法刻蝕工藝,利用干法刻蝕工藝的就叫等離子體蝕刻機。

. L% v; f7 f' I2 k# _在集成電路制造過程中需要多種類型的干法刻蝕工藝,應用涉及硅片上各種材料。被刻蝕材料主要包括介質、硅和金屬等,通過與光刻、沉積等工藝多次配合可以形成完整的底層電路、柵極、絕緣層以及金屬通路等。

+ r: @) y1 e- d# _
$ ~5 Q; C; V- w5 Y+ D" C
在涂滿光刻膠的晶圓(或者叫硅片)上蓋上事先做好的光刻板,然后用紫外線隔著光刻板對晶圓進行一定時間的照射。原理就是利用紫外線使部分光刻膠變質,易于腐蝕。

7 @- a- g- J3 `

( @$ H$ Y! F9 ]0 w* e* D; y
1 Z/ q, X# w* w$ k2 _% g  H
溶解光刻膠:光刻過程中曝光在紫外線下的光刻膠被溶解掉,清除后留下的圖案和掩模上的一致。

/ i( c) R% {4 X( A
  P0 X( z- U9 }" P
“刻蝕”是光刻后,用腐蝕液將變質的那部分光刻膠腐蝕掉(正膠),晶圓表面就顯出半導體器件及其連接的圖形。然后用另一種腐蝕液對晶圓腐蝕,形成半導體器件及其電路。
0 w8 B5 {! p: I" f# p8 L7 N; L7 X4 J
7 b. p0 U& {8 O# d4 S6 @3 m' |3 T
清除光刻膠:蝕刻完成后,光刻膠的使命宣告完成,全部清除后就可以看到設計好的電路圖案。
4 _- q( O4 Z( h3 W% S, s8 q

6 W* ^7 I7 Q3 ]/ F" s6 i
這里說一下,什么是光刻膠。我們要知道電路設計圖首先通過激光寫在光掩模版上,然后光源通過掩模版照射到附有光刻膠的硅片表面,引起曝光區域的光刻膠發生化學效應,再通過顯影技術溶解去除曝光區域或未曝光區域,使掩模版上的電路圖轉移到光刻膠上,最后利用刻蝕技術將圖形轉移到硅片上。

5 e8 d7 P5 D+ D( G6 B9 X' o
# D6 }3 a( R/ D  Z, R/ o5 z
而光刻根據所采用正膠與負膠之分,劃分為正性光刻和負性光刻兩種基本工藝。在正性光刻中,正膠的曝光部分結構被破壞,被溶劑洗掉,使得光刻膠上的圖形與掩模版上圖形相同。

; B& |+ V' `- s7 Z3 M
相反地,在負性光刻中,負膠的曝光部分會因硬化變得不可溶解,掩模部分則會被溶劑洗掉,使得光刻膠上的圖形與掩模版上圖形相反。

/ w( n& {$ _6 a

7 m4 I; p- ]1 H4 i
可以說,在晶圓制造中,直徑 30 厘米的圓形硅晶薄片穿梭在各種極端精密的加工設備之間,由它們在硅片表面制作出只有發絲直徑千分之一的溝槽或電路。
6 K- Z6 E4 S4 H% u/ z% w
熱處理、光刻、刻蝕、清洗、沉積……每塊晶圓要晝夜無休地被連續加工兩個月,經過成百上千道工序,最終集成了海量的微小電子器件,經切割、封裝,成為信息社會的基石——芯片。

. x- J8 {$ [, K% H) {; J# [1 J$ v
2 o. f2 T3 _8 c: F, ]5 i+ _. t
) ?8 n4 d; O5 C
這是一個 Top-down View 的 SEM 照片,可以非常清晰的看見 CPU 內部的層狀結構,越往下線寬越窄,越靠近器件層。
! c* k% D! B8 V/ k/ G- b2 f6 ^
7 S1 A1 |4 j1 F3 I2 B
  e! l4 M; `- z0 k6 J
這是 CPU 的截面視圖,可以清晰地看到層狀的 CPU 結構,由上到下有大約 10 層,其中最下層為器件層,即是 MOSFET 晶體管。
7 x8 ]& q7 m/ r* B5 K
) u6 x% y5 \' S7 v# U2 `  A
+ q: k2 m, m1 V4 C: M3 a: L' H
*來源:胖福的小木屋
原文地址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1518867399354763&wfr=spider&for=pc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22-4-19 08:14:02 | 只看該作者
看來一切盡在掌控之中
3#
發表于 2022-4-19 08:43:40 | 只看該作者
設計相對好仿造,工藝就很難了。路還很長啊
4#
發表于 2022-6-14 11:07:09 | 只看該作者
牛逼的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8 07:53 , Processed in 0.08349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