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展翅翱翔with 于 2022-2-25 00:50 編輯
4 K! B" L! ~5 ~5 g/ T" h: |5 C ^* {4 w: w
http://www.ytsybjq.com/thread-1038152-1-1.html j1 `. }2 T- r/ o$ x2 R( a3 T
! \8 L3 ^3 K: S. B$ g$ Y' w( N0 M兩家公司的最終選擇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已經到了不得不選擇的地步了!已經沒有那么多的時間了!!但是不管選擇哪個都覺得是一個遺憾,或說都要舍棄某一些東西。% L6 W h7 j3 A( q: z
隨著事態的發展,我把兩家公司的工資福利、產品情況、生活保障及個人問題,多方面羅列出來,做一個判斷的參考) M! V4 y% ]( N6 j5 Q+ {2 Y
, v2 c. K& X5 s1 {& Q, \0 i
A公司2010年初成立,600余人,是做大型醫學影像器械,據我了解到目前是在紹興,6月份以后搬到杭州,A公司做的產品(醫療器械)是和我現在公司C幾乎一致,輕車熟路。而且A公司面試我的領導,是我現在C公司原先的一個小領導,但不是一個產線的,而且我曾在D公司工作時(D公司曾是我現公司C的供應商,我當時D在那里做工藝,而且正因為這個經歷,我在讀研期間,并在C公司實習時就被確認留用了),這個面試我的領導就和我師父和我的廠長過去在業務上有過密切的接觸,我也是聽說其人,但我在曾經的工作中并未有直接接觸過,那天面試時A公司面試領導還讓我代他跟我師父問好。. M- s3 w' u( l7 g2 W
+ C4 W, @- v# ?1 VA公司的人 研發部的人大部分都是東北的,甚至一些和我是同城,領導也是,這些人的職業背景,都曾經在我司C公司工作過,我公司C是一家大型醫療器械,在國內來講還是有一定口碑的,它的工程師跳槽很容易去類似于A公司這種(我覺得這幫人會不會是在C混的不好,另外一個就是通過不斷地跳槽把工資升上來了?),A公司的產品水平在國內來講屬于2線,但有實力沖擊1線,最近幾年發展的很好,尤其是因為疫情原因,其產量和裝機量提升一大截,有超越我公司C的實力。1 z5 F8 v3 L) K/ J& I
我現公司C的人都跑到我要求職的公司A了,那個制度、那個流程可以說是移植過來了,建立了研發部機械組,也是一個“小圈子”,甚至說是“公司C的分部”也不為過。但是不知道會不會把那些不好的東西也跟著移植過來。
( C p2 o2 w# I% v9 X8 `2 T; P* Z6 H$ q) N, A
A公司待遇是這樣的:1.6W,14月工資,如果選擇租房將有1000元補貼(紹興有宿舍),200的飯補,年終獎是3.2W(兩月月工資),但是受績效和經營會有波動,但在我看來,也不排除一點都沒有吧。, ?2 v/ @/ \. ?, ]& {# Q
A公司工資待遇:工資的一半是8000元交五險一金,交在我們東北當地,說在我們當地有家營銷類的分公司,這樣可以在東北貸款買房,這是我要求的,另外8000元作為固定績效,這塊是寫在offer里了,到手工資是:8000×扣繳五險一金后的比例+固定績效8000-個人所得稅,到手預計1.4W,試用期結束后會有補充醫療
' d1 @& p V0 e2 o0 V* `, W+ z福利上:國家的5天年假,此外,還有3天帶薪病假和獨生子女假。說幾乎很少加班,所以沒有加班費6 ~& P* E2 i+ p+ o/ L7 v! i N- H
其他方面:A公司整體的工作節奏不是很緊張,比較協調。另外A公司同意我入職時間是推到清明節之后,因為我3月底有在在職研究生論文預答辯,然后清明節有祭祀,所以我索性和他們講了在清明節之后入職
1 x" |6 Z$ [) d+ g! a* {7 x% ]( M不過今天我得知學校那邊延期開學1周,不知道預答辯會不會也向上推遲,所以我提前告訴HR,會有延期可能,外加疫情的事,HR說這個到時在研究6 c- M# v6 y3 } j! i* W( N
' R; U" I7 N2 e+ ~$ `
不利的一面:3種假期,是要到試用期結束后才有,試用期6個月,公司為方便我回校答辯,把轉正后才有的年假提前至試用期階段。A公司現在在紹興,沒有班車,紹興沒有機場,坐高鐵要9個小時以上,坐飛機要去杭州蕭山,到蕭山可能還得做1個半小時的車,交通不利,路途遙遠,回家不易。雖然說6月會搬到杭州,但是我打聽過在那邊工作的同事的同學,據說不太可能整體搬到杭州,還是要在紹興,紹興那邊沒有認識的人,我父親同事家孩子在杭州工作,倒是可以投奔# T$ w7 \7 Y5 S4 o$ @, {# u
在紹興沒有食堂,只是工業園有食堂,到了杭州公司自己建食堂,但是東北人能否吃得慣浙江菜這不好說。
; ?( I4 h2 K0 N _- O# J3 R3 V注意:A公司現在給我的感覺,好像很友好,各方面都能滿足我的要求,今天HR和我說:“開會時提到了我,說對我的加入,公司抱有期待”這句話把我搞得壓力還很大,A公司的Offer已經給我了,還問我有啥疑問,我之前已經把審查的材料給了A公司,他們審查了認為沒有問題,可以接受Offer,并可以和現有公司提離職,但我還在想辦法拖一拖等等北京一帶的公司的回應和面試,還是想偏向北方一帶的公司,不過時間不夠了,我怕到時哪一個也抓不住就完了,所以等我下周一把體檢報告拿到手后,他們審查沒問題,那只能接受,并提離職,這個A公司起碼是一個兜底的。A公司我已經從接到面試反饋到接到offer拖了快10天了3 u) f4 `1 J( T. J
我覺得A公司越那么的友好熱情,我反倒覺得不得勁呢?我這個人疑心重
. u# A& n8 s# F7 L
8 V% ~: Q4 j" nB公司在北京順義,是晚于A公司給予面試結果后的2天才面試的,是做血管造影機,他們是想做在血管造影機環境下的介入手術機器人神經外科治療,團隊負責人35歲,德國留學回來,但機器人是預研項目,因為要把機器人搭接在造影機上,造影機可能會設計接口,改造,所以前期還是做造影機的設計工作,B公司是一家大型集團下的一個做醫療器械的子公司,能有200至300人,血管造影機是他的主打產品,此外還生產導絲導管球囊等,我應聘的部門是研發部目前14人,預計擴展到20人左右2 {& N: s W5 F8 ^; E. E0 @
我記得面試當天,HR是露臉了,另外2個領導沒有露臉,對我在讀研時發過的介入手術機器人的專利挺感興趣
7 \3 b1 S, _1 |! F對于機器人設計特別是醫療機器人,是我讀研時的一個課題,我曾經研究過,只是感興趣而已,但并未參與實際的產品設計。9 F$ }+ \- ?7 ^( Z) {7 y
B公司待遇:基本工資+項目獎金+年終績效,年終績效大概是1.5個月,項目獎是2.5~3.5個月,綜合算下來是16薪,相當于1.8W*16,但是五險一金繳在哪里了這個可沒說!5 D8 |: \; f1 z+ v% S
B公司福利上:有宿舍和班車(都免費)+吃飯也免費,入職滿兩年上補充醫療,年節福利(購物卡或禮品),入職滿一年有結婚禮金
" }* I4 O$ ?* \& E, m3 n, G不利的一面:工資有些低,我和HR說要加到2W,過了好幾天才給我回復,說不能加到2W了,另外入職時間不能等到清明節后,我今天也和HR再次講了“現在我這邊有個規定,返回和回家居家監察14天,我要是去一趟北京,還得請假回去,回去還得監察 和清明節之后報道入職這不是一回事嘛”
% a# A# F) s' P注意HR這時這樣說的:“那您就清明節之后吧”,我還加補一句,今后還有查重、盲審,投入的時間會多一些,請把審核材料提前發我,HR說明天上班再說
8 e1 c6 G, L. o7 p$ w" e/ M這HR不和領導請示嗎?怎么自己說的就算啦??!!!我感覺像在敷衍我呢!!??
% C) j& D8 H I$ M6 s$ R7 k9 \" L2 N
我當時面試時就和他們領導和HR強調了因為有在職非全研究生預答辯和答辯的事以及大致時間點,他們表示理解4 V- _* ~* h6 f8 ?: s
但是我收到的結果不是想要的,當我提出我的訴求后,HR就不回復了,就扔一句,領導出差了,晚點回,然過了3天,HR沒回我,我多次主動詢問,我就說:“給個明確回復,不行我換其他家了”這才HR回復
% y1 r1 H7 f3 J" v! R! O我就是感覺這家北京的公司HR回復很不積極,都是我問一句答一句,我問的她還不馬上回答,包括加班頻繁與否?加班費?年假和探親假有沒有?我反復問多次,她就是不回我!與A公司相比,沒那么積極和熱情,得是我主動催促她干活,像這些問題是HR從業者必須回答的義務
+ S/ w& e6 i5 f* L% N- S2 _0 v7 `; f* q4 K' S7 O% O; h8 j9 S
兩家公司比較 B公司的福利比A要好些,工作地點偏重北方,這個更符合我的預期,但是B公司的工作內容可能比較有挑戰,我沒有接觸過,而且B公司的HR那種態度很詭異,A公司產品設計是輕車熟路很快適應,有職業的延續性
$ O. V0 h2 g' [* T8 r但是B公司的HR那種作風,得讓我催促她干活,讓我非常不滿和不安。
7 A. i- R$ @7 j: Y* f6 S* C# A0 t- O1 ^$ b/ O1 M v
兩家公司各有優缺點,各有利弊,如果選擇B公司,那么A公司的offer都來了,人家HR和領導給予那么多的理解和支持,總感覺有點不好意思,而且這個階段拒絕人家,會被打上黑名單的,在這個行業里可能名譽受損,如果選擇A公司,那就要克服地域遙遠,飲食與生活習慣的不便,本人胃腸不理想,脾虛,可能南方那種濕氣重的地方有不好影響。選擇大于努力,選擇真的很難很累!+ E, q/ b2 i' t( {
2 @8 r2 g) i4 {8 m5 b( C8 E( U
我現在的工資是7500稅前,200的車補,100的采暖補貼,五險一金,公積金是10%,吃飯和班車自己花錢,年終獎不到2個月工資,一平米的房子還是買不起,一直不漲工資,平時有個專利獎(發明1000,實用是500,專利證下來后還會再加一倍,但是到我手里總是缺一半。)、設計技術和經驗獎勵(這兩個今年的獎金還沒有,但是得拿發票換錢)再不就是公司搞一些精益征文,發點保溫杯、日記本或鋼筆等小物件,或者參加區和市的工會那種競賽獎金。- V% r# G0 w& d* K% M
過年時的福利變成了抽獎、或者比賽,但是很難拿到,誰也抽不中。) E- C. w5 Q5 s7 V5 ^
7 K% V: |8 k& m: R3 D( a
我現在的公司C,因為疫情原因,只有一條甲產品線產品賣的很好,他們的年終獎系數是6-8,那個產品線的年終獎可以達到10萬左右,我們乙部門的產品量小,研發投入大,難度也很大,一直都是處于虧損的狀態,即使這樣也被寄予厚望,在極端虧損的狀態下也很不容易的拿下了幾個項目,曾經被看成是僅次于甲生產線的地位,想靠幾個大項目翻身。
4 i7 a& M5 R& s+ F: Z8 {但是那幾個項目實際研發周期比計劃的要長,而且屢次超出預算,幾個億幾個億不計成本投,項目經費虧空時,就跟甲產品線“借錢”,實際上甲產品線這么多年來,一直在養活整個公司,可以說甲產品在,公司就在,公司還有丙丁戊庚戌等產品線都不行了,有的被外包了,有的割離了,尤其是近幾年公司要上市,要業績,更不可能把那幾個不掙錢的產品線算進來,像我們乙產品線是因為被投了那么多的錢不得不往前走,拿來上市業績湊數的。
4 i5 J9 @' O1 A1 N原先公司副總裁在位時要求甲產品線盡可能的“資助”我們這種虧損部門,但是原副總退休后,現在上臺的副總裁居然是甲產品線的研發總監張三,就在宣布張三為研發總監時,部門好幾個人都辭職了,因為從宏觀角度看,好日子要到頭了,張三上臺后,大舉降成本的大旗,其實大伙都知道怎么回事,我們部門的總監都不好意思看到張三,都繞著道走,而且總監很著急,要求降成本,甚至幾毛錢都算降成本,就是做出好看的效果好像張三匯報,可靠性試驗能不做就不做,連個螺釘都不愿多加,甚至有的人為了“應付”降本,居然要犧牲產品功能,就這種奇葩事搞笑事很多。# ~2 c- g; k: l$ e
7 i; Q( d; s$ g. M9 `6 j; e
再說我們部門,大概在16年那時在上海新成立了一個研發公司E,注意,不是那種子公司和分公司,就是純粹一個研發公司,部門的總監領導著上海和東北這邊的部門,這就形成了上海與東北兩地(我們公司的根據是在東北)的研發,在我看來這么做的目的要么是實現去本土化,因為東北大環境大家都知道,要么建立獨立王國。( F) I% |! E4 p7 ?! n
新來的總監領導任命的研發負責人是他讀博時的師姐、項目經理是師弟、管理風險分析的是其師姐,像機械研發組負責人,是他的前一家公司同事,就是這種盤根錯節的關系搞得很亂套,新來的總監來了以后就把東北本地我們部門的工作一點點的拿到上海,導致很多原有有抱負的同事們不得不辭職離開。在東北的研發部門就為其上海作嫁衣) h/ A2 E5 d% {* Z& r. U! B
5 j; ^5 Y2 z+ V這個總監雖然說很有能力和抱負,但是他并不懂得管理,多數是拍腦袋做決定,而且對于機械組,特別是東北部門這邊的機械組很不待見,他本身是學物理學專業
0 o2 h% S$ @+ Z3 o5 ]: K這種情況下在東北部門的我們 機械組人員都走了,就剩下電子電氣和軟件了,都是40多歲以上的老年人,還有返聘的。人走的很多,工資一直不漲,各項獎金都縮水,專利獎2000元,到我手就變成1500元,我也不受待見,現在東北部門的機械組就剩我一人了,工作量全在我身上了,我前不久和領導提了漲工資的事,但是在今年計劃工作量時反倒比去年還多, 與其說跳槽,不如說我在“逃離”這個沒有希望的,假大空的,什么也學不到,而且還是浮夸風當道,大yuejin式發展的部門和公司
6 h% p2 X& h9 y1 q/ W" q$ W" x繼續待在這里,我只能會變成一個“蒼老的、沒有朝氣,井底之娃,見識淺薄”的空巢青年。! ]+ i4 X7 r$ t9 M
: y1 H" \! B ~7 ~/ v9 w: d
最后說下我們公司,前幾年計劃在美國上市,但是失敗了,最近在香港科創板上市,上市的腳步越來越快了,那么一個小的部門經理都可以到千萬的家產了
( A! F7 j; H, A就是上市圈錢,就像上面我說的那位上海的總監,不排除在上市后拿一筆錢帶上幾個心腹就走人,到別的地方創業然后繼續“騙錢”
7 M' t( o( O( Z7 N9 t) d! T5 Q我們公司是民營企業,從最初的幾個人到現在上萬人,涉及各個產業,醫療是最受關注的,曾經經歷過合資,發展一度看好,但是現在辦事流程越來越漫長,就像我剛才說的那樣浮夸風、形式主義當道,就是那個降成本就是形式主義那一套,自己做事能把自己搞死,比如那個PLM系統圖紙發布,項目節點那么緊張,這個時候升級軟件版本,升級系統,導致各種錯誤頻出,項目節點了圖紙半天發布出去,“自己就把自己打敗了”
2 C8 I2 ^- ~: C) V. |7 q/ f* p這個公司沾染了大國企的那種弊端,攀親帶故,內部關系復雜,人情世故當道,沒在合資時學到精髓,然后技術保守,領導怕出事,怕創新,年輕員工發表意見,老員工就不滿意,年輕員工就得像個曾孫子那樣的老實,大氣不敢出,不是從業務上的那種討論技術問題,而是從人情上去考量對方是不是自己人!研究的不是事,而是人!在公司整體效益不好的情況下,機械研發人員總被別人“整”特別是生產和工程,總喜歡把不干活又想拿錢的想法強加給機械研發人員!!為了達到他們目的亂提意見,甚至犧牲產品設計原則,純粹是發泄而和你“抬杠和較真”就是各種奇葩事頻出。8 }( Y ^( H! W% x& L4 W3 K1 O6 R1 d0 @
某些老員工巴結領導打壓年輕人,領導就是希望平穩等到退休,等到上市,和稀泥不解決實際問題,都是一些技術官僚,領導還沒有擔當,這個公司也是現今東北的由盛到衰企業的典型代表之一!!/ t7 |3 D! W% }/ P0 G5 `4 q
( r! S* @& _. j3 o) N: ^3 w
當然在這個公司也讓我學到了不少東西,某些老員工也是無償的教我很多東西,但是未來我不再想評論它了,因為我沒在這個公司工作期間漲過工資,沒長過職級,沒受過領導的表揚,沒有實現自己的價值和認可,更沒有戀愛成功,我想離開這個公司時,我將是帶著一種悲憤的心情。
9 h/ o$ Z9 K! l; c# G有那么一句話,“孤城萬仞山,春江東流去”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