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4244|回復: 82

某科技大學碩士:我選擇離開機械行業!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1-4-14 07:44:53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不同人的角度理解這個行業。
: H6 [. l7 E. O2 r4 J7 X$ O+ s
我華南理工學機械電子專業,總成績全學院第三畢業(別人打dota的時候我在做作業)
然后跑到香港科技大學繼續,平均成績A畢業(別人在逛尖沙咀的時候我在泡圖書館)
然后跑到ASML的兄弟公司當機械工程師干了三年(不知道ASML來頭的先百度一下)
然后回到廣州一個沒人沒聽過的國企下面的一個上市公司繼續,開出了整個上市公司機械工程師團隊最高的月薪,你猜多少?
14k(廣州)

  \$ g# u( h0 r# d/ d# g
如果我把上述的描述改兩三個字,把機械改成計算機,就會變成:
一個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總績點第三本科畢業,香港科技大學平均績點A碩士畢業,擁有在雇員過萬人的兩個上市公司超過七年的工作經驗的人,月薪14k(稅前)。
混成這吊樣,別人還以為我是華南自宮大學或者香港腳科技大學畢業的……
(ps:我說的是機械工程師,不是機械專業的應屆生去X汽做生產管理或者別的跟機械設計沒有關系的崗位)
四年間我住的地方房價從18k漲到48k,我曾經做過的職位的頂薪從14k漲到13k。
聰明有用嗎?勤奮有用嗎?有,但那是在選擇正確的前提下才有。
我五年的大學+七年零十個月的機械工程師工作經驗再搭上我年輕時候的夢想,最后只能放棄。
別人三十而立,我TMD三十從頭開始。驚不驚喜?
然后跑到一個根本沒聽過的事務所從審計助理開始做起,我經理的經理都比我年紀小。開不開心?(ps:我審計才做了一年半就當項目經理了,是不是很搞笑?在正規一點的設計公司,勤勤勉勉踏踏實實做三年能不能擺脫“助理”的稱呼還不一定呢)

3 I5 ^: q3 w3 Z! |6 |' ?
看完之后有沒有一丟丟的觸動?
ps:無論是華南理工還是香港科大,我都是堅持到最后一個的機械工程師。有兩次面試說到這里我都哭了。那些當年抄襲我作業,打dota還把我虐成狗的同學,到后來還要再用赤裸裸的收入差距來強奸我的自尊心。不過沒事,習慣了就好,這是我自己選的。
學機械的大三學生如何轉行學計算機或者其他待遇比較好的職業?
有比較多的人會列舉出,機械行業里面薪水(起薪)比較高的企業,比如上汽,廣汽,邁瑞,大疆等。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的某一個大型產業,需要用到列舉法去說明其中待遇較高的企業,這個行為本身就足以說明這個行業有多么可悲。
華爾街需要用列舉法去說明其高薪嗎?硅谷需要嗎?公務員需要嗎?哪怕區區一個騰訊,一個華為,一個阿里巴巴的子公司都不需要,對不對?上述這些地方我們認為他們的工資很高,是因為他們工資整體很高,而不是他們有一兩個可以列舉出來的高薪職位。
恒大需要用列舉法說明的是什么?任澤平的報酬,年薪1500w。年薪30w的機械狗也用列舉法加以說明,臉痛么?恒大在X程無憂上超過30w的職位列舉出來可能有七八十個版面,人家可能一個公司的一個子公司能列舉出來的高薪職位就足以跟整個機械行業pk,那我應該用什么形容詞來描述這種情形?
起薪。就算是上述“待遇相對較好”的企業,也只是起薪較好,而起薪恰恰是一個大學生最不應該關注的因素,應該關注的是工作的能力的成長性,還有隨之自然發生的報酬的成長性。X汽提供20w的起薪,這個起薪老實說能秒殺一般的金融崗和IT崗了,但是如果成長性為每年0-3%,這算不算一個好的職位?滿足于20w起薪的人(這可能還是985碩士機械應屆男的起薪,不是普通機械狗的起薪),你們是計劃25歲退休,還是預期壽命只有30年?
and補充一點,很多人認為個人的成長性取決于個人潛力,這是大錯特錯的觀點,個人的成長性取決于行業天花板。比如個人潛力是100,行業天花板是20,那么個人的能力上限就是20,一個清華男去洗廁所/洗頭/洗車/洗碗也洗不出10w年薪,洗黑錢就可以。
個人的成長性取決于個人潛力的人也不是沒有,喬布斯算一個,馬斯克算一個,這樣的人每10億人里面總會出幾個的,這些都是6sigma以外的極端例子。如果你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或者已經進化到僅僅靠吃情懷就能生存幾十年并成就一番事業的高級階段,請直接忽略此文。這篇文章僅僅針對那些活著就已經很艱難,三天不吃飯就會死,還被七情六欲困擾的低等原始碳基生命。
再次以我自己為例,我在第一個事務所起薪2.8k,第二個所5.6k,第三個所9k,歷時一年,再過一年等我徹底輪完審計工作的所有流程,注冊會計師有簽字權再加上稅務師,12k也只是行業平均水準,還沒考慮我智商/編程/學歷/溝通組織能力/相關行業經驗方面的溢價,此時離我入行才剛剛滿兩年。再過一年等我帶過大項目,再加一個CISA證或者司考證,給我16k我可能會想跳槽(此時已經超過我當機械狗時的巔峰薪酬了)。再過一年,等我把建造師證也考了,宇宙前十強的房地產開發商或者大型企業的的中層財務崗應該可以隨便投了吧,這時候才剛剛滿四年,22歲畢業的此時才26歲。為什么非要在機械行業做狗呢?做人不好嗎?這就叫成長性。
為了避免特殊性,我說的只是在一個普通事務所的成長經歷,四大2017年的基本工資我貼出來給大家參考一下。做滿四年基本工資就是20k起跳了,這個表只有5大行,經理M1上面還有M2,M3,高級經理SM1,SM2,授薪合伙人P1,P2,權益合伙人....行業天花板在哪里你還沒看到呢。這就叫成長性。做機械的畜生們來來來,說說你們的成長性在哪?我跪求你們來反駁我。
不過不要拿機械行業的特殊案例來反駁我的一般情形哦,否則我就要拿DTT的幾個特殊案例來亮瞎你們的X眼哦。

0 J4 c8 H0 k: A6 y6 ], x
其實所有技術崗都面臨四重風險:門檻極高,成才時間極長,單干可能性極低,就業面極窄,并且越牛B的技術崗這四個特征越發突出。(舉例:諾斯諾普格魯曼公司的核動力航空母艦造船廠及B2幽靈隱形轟炸機工廠,什么進去了你還想跳出來單干??還想跳槽??除非你有本事飛出太陽系,否則可能性不是很大)風險總是需要有人承擔的,我認為這個點正是中外工業企業一個最本質的差異。
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風險是由企業承擔大部分,個人承擔小部分(如承諾不裁員,應屆生明明沒有產出仍然高薪先養著,技術方向晉升的報酬與管理方向持平甚至略高,行業聯盟不搞惡性競爭等,個人往往僅承擔行業的系統風險),而在我國,就業風險全部由個人承擔(如隨時裁員,應屆生沒有產出那就先吃屎,做技術的永遠是狗,行業永遠只搞惡性競爭)。
更加惡劣的是,個人非但需要承擔全部風險,大部分企業還會利用技術人員個人命運與企業命運捆綁,放棄工作的成本極高的事實(比如我的放棄成本就足以令90%以上的機械工程師打消放棄的念頭,但是與其讓我放棄生命的尊嚴而茍活于機械行業,我寧愿放棄生命,我要不是31歲還能啃老估計現在已經重新投胎了),來壓低技術人員的報酬水平。如果有善良的企業不這樣做,就會劣幣驅逐良幣,反而死得更快。
(舉例:X東前幾年不是很牛逼嗎?幫快遞小哥交五險一金,呵呵呵,現在是按國家規定交五險一金的X東活不下去,還是不交的X豐X通X達活不下去?以前交多了現在降一點,被千夫所指啊,一開始就不交不就什么事都沒有了嗎?)企業這種行為導致的嚴重后果,我稱之為“一代而亡”,即技術員哪怕僥幸能夠娶妻生子,他也會拼了老命阻止他的下一代進入自己的行業,說得文縐縐一點,就是“人才斷層”。機械人才已經斷了多少層,我就不再負能量了。
# \" b+ C% ?; R$ ~) w
ps:現在媒體不正視“人才斷層”的惡劣現實,還在鼓吹“XX核心研發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相比起美國企業平均年齡50歲的死氣沉沉,我們這邊朝氣勃發”...我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國家的工程師變得跟jn一樣越年輕越值錢了?拿機械工程師跟jn相提并論,這也太過抬舉機械工程師了吧?每個jn都用得起iphone,機械工程師用得起嗎?
第一次工業革命無疑是解放了生產力,但同時導致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后果:同等條件下,工人的產出永遠干趴農民。也就是如果政府不干涉,沒人會做農民,呵呵那大家都不用吃飯啦?解決方法有兩個,農業工業化,或者取消農業稅,更有一些國家非但不征稅,還要花大把鈔票補貼。現在的情況是,同等條件下,金融男永遠干趴工業狗,干十條都可以。好消息是,中國終于在2006年取消了農業稅,此時離第一次工業革命僅僅過去了250年,師弟們再等等,政策向制造業傾斜的那一天可能馬上就來了。
開玩笑的,現在金融服務業的增值稅率是6%,制造業是16%(ps:我清楚這個比較站在稅法的角度是不嚴謹的,財稅專家無需質疑謝謝),18年又增加了一個環保稅(征的就是你們這群占了國家好大一塊地又沒有什么利稅,雇2000人有1900個不用交個稅,還特么污染環境的工業狗,人家高端金融男天天坐在LEED綠色認證的超甲級寫字樓,如果算企業所得稅,單位土地的產出比實業垃圾廠高100倍都不止,不僅0污染而且還B格高,呵呵你們有沒見過哪個城市的明信片是工廠?不是名勝古跡就是超甲級寫字樓。如果算個稅,人家20個金融男交的個稅比2000條狗加起來還多),政策向哪邊傾斜看清楚了啊,本來同等條件下,金融男只能干趴十條工業狗,有了政策加持,現在可以干趴二十條!and最后說個冷笑話,與其坐等政策向制造業傾斜,與農業工業化一樣,其實工業金融化也是可以的,A股就是。
冷笑話二,其實在剛進機械學院,系主任在開全體大會的時候就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機械行業是一個越老越吃翔的行業。我當時好像聽錯了。很多人反駁我說,機械等基礎工業類工作之于國家來說是有多么的重要,我勸人退坑是不對的。呵呵呵,精忠報國看起來當然是錚錚鐵骨,但是如果讓老婆孩子因此而天天吃翔,就特么算是個男人了么?然后你全家就會因此而原諒你?就會覺得你很偉大?就會覺得你的人生充滿了人性的光輝?人性的光輝多少錢一斤啊?開玩笑的,其實這些疑問一個都不會出現在機械狗的身上,因為機械狗的狗設就決定了它們沒有交配權。我以前的老東家連女廁都取消了,呵呵機械狗去跟軸承交配吧,多拿幾個粘在一起,把內圈拿掉效果會更好(我猜的)。
冷笑話三:以前我們喜歡用NMB牌軸承,因此經常會聽到以下對話:
A狗:還缺什么零件?
B狗:缺NMB!
雖然我文中通篇都是“機械狗”“工業狗”,不過老實說,我是真的不想侮辱狗,因此我想在這里給狗道個歉,對不起!
我看過我們事務所雇員的名單,畢業于重點大學的雇員十不存一,但是我們能在珠江新城租下一整層。我當工程師的時候,全員985理工碩士,清華北大帝國理工,基本上什么都有,卻只能在離市中心50公里遠,遍地荒草的“科學城”辦公。
之前我一直以為,能在CBD上班的人,起碼也得是秒殺我十幾條街的麻省理工男才有機會吧?但是我算了一下,好像地球上也沒有那么多的麻省男...最后我終于知道了
當年我站在老東家的樓頂遙望我現在坐的地方,我暗暗發誓,我一定要坐在這里!今天得償所愿,但是其實我感到無比的悲哀。
在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我用全部青春作為代價而悟出的道理:
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取決于Ta能得到什么樣的客戶,Ta能得到什么樣的客戶,取決于Ta所處的行業,而非Ta自身的實力與水平。

% W! f3 f6 P0 S1 ?" ]& i: N8 f
* Y$ |8 N% }" C

. U# n. m8 D; `! z
本文來自網絡。

4 q: s% @% r! o1 q" L9 ]7 y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21-4-14 08:03:5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3#
發表于 2021-4-14 08:05:37 | 只看該作者
機械也有機械的高薪,只是不說出來。
4#
發表于 2021-4-14 08:13: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21-4-14 08:15:54 | 只看該作者
哎,作為干機械的!這種現象太可怕;沒有工業支撐,其他一切都免談。
6#
發表于 2021-4-14 08:21:49 | 只看該作者
樓主在哪找到這么扎心的網文
7#
發表于 2021-4-14 08:33:18 | 只看該作者
sgxap666 發表于 2021-4-14 08:054 n+ U0 ^( M: D& F& x
機械也有機械的高薪,只是不說出來。
( f% y+ P1 X2 a: `) `( w
他要的整體高薪,不是個別高薪。就像一些企業最高薪資一個月20k,其他都是八九k,當時人家計算機行業普遍15k。你怎么比,機械行業拿到20k及其以上的都是領導層,一個公司有幾個領導層。人家計算行業的是普通基礎15k。個性和共性無法對比。
8#
發表于 2021-4-14 08:34:54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分享。感觸良多。
9#
發表于 2021-4-14 08:39:37 | 只看該作者
鬧心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發表于 2021-4-14 08:40:15 | 只看該作者
正如現在搞金融的工資對比做機械,簡直就是對機械做實業人的一種污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1 03:32 , Processed in 0.07668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