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3D打印屬于數字熱加工的一項技術,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嘗試使用3D金屬打印。其應用分布在模具制造、航空航天、高強度機身部件、石化與醫療等領域。
與傳統工藝相比,金屬3D打印有直接成型,無需模具,可以實現個性化設計并制作復雜結構,高效、低消耗、低成本等優點。
但是相比樹脂和尼龍材料,金屬材料的打印更具復雜性。因為金屬3D打印材料本身的材料屬性,其都有特定的應用領域范圍。因此,金屬3D打印材料選擇的過程是一個權衡多個因素的過程。
而且,3D打印金屬不能僅僅憑借金屬3D打印機的參數來衡定,每種金屬材料都有適合自身特性的極限點,包括應用、功能、穩定性、耐久性、美觀性、經濟性都是在確定打印方案時應該確定的問題。
如果您是第一次接觸金屬3D打印工藝,請仔細閱讀以下內容。
1:螺紋建議用攻牙,不建議直接打印(含內,外螺紋) 2:壁厚低于0.5MM不保證能打印出來 3:裝配件需要提醒發裝配組裝圖,發貨前會裝配好才寄出,如沒提醒不負責裝配,需裝配的產品間隙位單邊需放0.15MM 4:局部裝配要求高的(如軸承孔/直徑/平面裝配位)要提前留出加工余量,再通過二次精加工配合 5:金屬打印高溫燒結后有些細長,薄壁件,殼類等結構會有變形,金屬打印優勢在于結構復雜件,精度跟表面效果劣于機加工 6:本色表面麻點(Ra7左右) 7:精度正負0.1MM左右 8:金屬打印材質后處理:跟傳統材料一樣可以后續二次加工處理
金屬打印材料:目前金屬打印比較成熟的材料有鈦合金(TC4),鋁合金(AlSi10Mg),不銹鋼(316L),模具鋼(1.2709) 不銹鋼和鋁合金最常用于樣品零件,模具鋼最常用于模具異形水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