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6366|回復: 2

[專題] RCEP:東盟十國之菲律賓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0-11-24 14:41:4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二戰后的1950年代,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主要盟友之一,菲律賓很早就被納入了世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受到美國的積極扶持。經過了十余年的發展,菲律賓一度與日本、緬甸同屬亞洲最富國,人均GDP達到254美元, 比同年韓國的156美元、泰國的97美元都高出了許多。

新興工業部門一直被認為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基礎,當時亞洲各國經濟結構中,菲律賓的工業實力遠超過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新加坡、韓國,僅次于日本。

從1965年各國的工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來看,日本為44%,菲律賓為28%,新加坡為24%,泰國為23%,印尼為13%;制造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重更為明顯:日本為34%,菲律賓僅次于日本為20%,新加坡為15%,泰國為14%,印尼僅為8%。

當時世界銀行曾預測,菲律賓擁有富庶的自然資源和較高教育水平的勞動力,它具備了經濟快速增長必需的基本條件。不用多久,菲律賓便會加入到先進工業化國家的行列。


深陷泥潭:“中等收入陷阱”之殤

的確,1982年,菲律賓被世界銀行列為“中等收入國家”。但很快就深陷瓶頸。對菲律賓來說,上世紀80年代是停滯、甚至倒退的年代。

據亞洲開發銀行統計,菲律賓的國民生產總值在1981~1990年中的年平均增長率僅為1.2%,遠遠低于同期泰國7.8%,新加坡6.3%,印尼5.5%和馬來西亞的5.2%。剔除人口增長率,菲律賓這10年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甚至負增長。

進入90年代,菲律賓經濟仍不景氣,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1991年為 -1%,1992年為1%,1993年為2.3%。

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進口和外匯管制,刺激了60年代寡頭和缺乏競爭力的進口替代工業的興起。70年代的戒嚴令嚴重破壞了這個國家的道德結構。80年代政治動蕩不安,政變失敗時有發生。90年代初電力嚴重短缺和90年代末的亞洲金融危機,給這個國家帶來了痛苦的混亂和經濟衰退。

21世紀以來,菲律賓的經濟增長提高到5%以上,但金融危機一來,又下降到1%左右。

菲律賓經濟所面臨的上述困難,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不適應國情的強行“體制美國化”。

菲律賓自獨立以來,極力仿效美國的思想體系和政治制度,被稱為“東方的民主櫥窗”。然而,政黨的不成熟,政治上的不穩定,使得一旦涉及到具體問題,政見常常不能統一,直接導致行政效率低下,政府和國家都難以將重心放到經濟發展上來。

政府的無力直接導致了財政的惡化。在菲律賓每年征收的稅收只相當于GDP的12.5%,是亞洲地區稅收最差之一。菲政府估計,在1989-2000年之間,國家已流失了超過1.2萬億比索的稅收收入。

同時,菲律賓又是債務最為沉重的國家。龐大的還本付息擠占了政府本來可以用于經濟建設的財政資源,使得政府無法滿足急需投資的基礎實施和服務行業。

菲律賓政府自1998年以來,就一直出于嚴重的赤字狀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多次指出,財政赤字問題是菲律賓政府難以解決又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世界經濟論壇經濟學者蓋格指出:“至少可以這么說,菲律賓的交通、能源、通訊等基礎設施發展落后。每年當我們向派駐菲律賓的企業主管問起當地的基礎設施時,他們都說情況正在改善中,可是那仍是一大瓶頸。

急于改善現狀的菲律賓政府在經濟發展戰略方面又出現了政策失誤,首當其沖是長期忽視發展農業所造成的工農業部門之間的失調。在工業發展戰略方面,長期的價格管制和各種規章助長了一些官方和私人企業的力量, 在一些行業中形成壟斷。菲律賓過高的關稅保護,也降低了國內工業的競爭率和迭代率,從而拉開了和科技強國之間的差距。

人口增長過快和貧困更是成為嚴重阻礙發展的“絆腳石“。相對于國內勞工人數,政府能夠創造的就業機會相對不足,失業率居高不下。失業率的增加一方面削弱了民眾的消費能力,不利于從需求中拉動經濟復蘇,另一方面則增加了政丄府推行改革措施的難度。

可獲得就業崗位也質量不高。官方數據顯示,2014年,僅有58%的就業者——既包括正規就業和非正規就業——被認為從事的是有酬勞動;約400萬的無酬就業者中,28%是個體經營,收入沒有保障;11%在家族農場或其他企業工作,基本上只包食宿,拿不到工資。

菲律賓人只得走出國門找工作,被稱為“世界上最專業的保姆”的菲傭就是大家較為熟悉的一個群體。據統計,每一個菲傭養活了至少5個家鄉的親人。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時,菲傭所創造的財富達到60億美元/年,可以抵消國內3/4的貿易赤字。到1999年,這個數字達到80億美元,占了菲律賓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十幾。

這部分就業人口拉動了菲律賓國內消費增長,但是對提升整體就業沒有太大作用,勢必對國內經濟的長期發展造成影響。

菲律賓經濟屬于大進大出型的外向型經濟,商品出口是菲經濟的主要支柱,因此外部環境對其經濟發展亦有著重大的影響。

80年代中后期,因日元、韓元對美元升值等原因而引發的‘亞太資本’向東南亞地區的轉移,東盟國家紛紛吸引日韓資金,促進本國工業的升級,擴大出口,擺脫了上世紀80年代初期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危機的影響,經濟出現高速發展的局面。唯獨菲律賓例外,幾乎沒有吸引到日資。

自1993年開始,菲律賓經濟逐漸緩過氣來,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機卻打亂了菲律賓經濟的正常發展。菲律賓政府不得不把1998年的GDP預期增長率從6%調為4%,后來又調整為2.5%~3%,實際上,當年的國內生長總值增長率僅為-0.5%。

不僅如此,金融危機還造成了菲律賓貨幣比索的大幅貶值,來自海外的投資減少,出口增長也放緩,企業經營困難,失業率攀升,國民生活水平嚴重受損。

如果說97亞洲金融危機,屬于“急性病”(直接發源于東南亞國家,菲律賓等國受到最先和最沉重打擊),2009年的金融危機,則體現了菲律賓外匯儲備不足、在面臨國際游資的沖擊下沒有足夠的資金抵御危機的問題,它為菲律賓政府帶來了歷史上最高的財政赤字——2985 億比索,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3.9%,貧困人口比率從33%一躍至38%。

強勢反彈:“亞洲的下一個奇跡”?

進入21世紀,菲律賓將發展經濟、消除貨困作為核心,加大對農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擴大內需和出口,國際收支得到改善,經濟保持平穩增長。

2010年菲律賓GDP增速曾創下7.6%的高點(在此前的30余年間,菲律賓的經濟增速都未超過7%)。之后由于全球經濟的疲軟態勢以及菲律賓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支出的減少,2011年GDP增速降至3.7%。但在經過短暫的調整后,2012年和2013年其GDP增速又快速回升至6.8%和7.2%左右。

根據2014年IMF的統計,菲律賓是現在世界上第39大經濟體。GDP增速在去年達到6.1%,超出市場預期。這也使菲律賓成為經濟增長步伐第二快的亞洲國家,僅次于中國的7.4%。

而從長期來看,菲律賓還有巨大的人口紅利尚未釋放。

菲律賓2010年人口普查顯示,2010年,處于工作年齡(15-64歲)的人占總體人口比率達到62%,到2045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67.5%。這與很多亞洲國家面臨老齡化的困境形成反差。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不斷涌入就業市場,可為制造業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吸引外資到來設廠。

2015年,匯豐銀行亞洲經濟研究主管紐曼說:“現在是屬于菲律賓的時刻。過去20年中國的(制造業)競爭優勢超強,不過隨著勞工成本上漲,中國逐漸轉向其它方面的生產。菲律賓的勞工成本低廉,可以取代中國之位。”

世界銀行行長金鏞則認為,菲律賓可能會成為“亞洲下一個經濟奇跡”。

菲律賓的經濟有所改善,這得益于它有非常多的廉價勞動力。目前菲律賓約有1億7百萬的人口,是東南亞第二個人口過億的國家。GDP是衡量一個經濟體發展水平最重要的數據之一,其主要取決于有多少錢在交易。

流通貨幣交易量越大,經濟就越繁榮,生活質量也就越好。而更多的人口就意味著有更多的工作機會,更多的消費者;更多的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也意味著更高的GDP。因為更多的人口就意味著更多的技能組合,有更多的專業知識、有更多的競爭和更多的機會。這也是為什么人口稠密的城市比農村經濟更發達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通常情況下,隨著國家經濟發展,人口總量會達到一個峰值,然后趨于平穩。日本就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該國人口已經連續九年出現負增長。但即使是發展中國家,比如泰國雖然他們的人口仍在繼續增長,但增長速度已經慢了許多。在半個世紀之前,泰國平均每1個婦女就有6個孩子,而現在這個數據下降到了1.5個。這意味著泰國的人口將會出現倒退。菲律賓的人口仍在不斷增長,近10年菲律賓的出生率約為2.9,該國是除了非洲國家之外出生率最高的國家之一。

在半個世紀之前,人們之所以生這么多孩子是為了提高嬰兒的存活率。而隨著醫療水平的提升,發展中國家的出生率自然就會慢下來。菲律賓出生率高,自然不是因為醫療水平低。而是因為他們有大約80%的人口都是天主教的信徒,菲律賓婦女的避孕率只有40%。現在亞洲很多國家都在控制人口增長的速度,這就說明人口持續增長并不是一個好消息。人口過多會導致城市過度擁擠,特別是菲律賓的平均年齡僅有25歲,這意味著有非常多的年輕人需要工作。目前菲律賓經濟也非常依賴出口市場,換句話說就是國內每年創造的工作崗位非常有限,過多的人競爭同一個工作崗位,也就意味著勞動力非常廉價。

除此之外菲律賓還是世界第三大英語語系國家,國民英語基本識字率高達95%。這一點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人口紅利的價值。菲律賓一直是西方國家主要的外包伙伴之一,2016年菲律賓外包呼叫中心的總收入就達到了250億美元,創造了130萬個直接就業崗位,320萬個間接就業崗位。畢竟同樣的工作,美國人的時薪是15美元,而菲律賓人只要4美元,雖然工資水平差了將近4倍,但在菲律賓則足以讓一個人成為中產階級。

菲律賓的未來有希望嗎?對于這個問題,只能說菲律賓發展潛力巨大,但其目前仍然存在著天災不斷、避孕措施難,家族政治根深,裙帶關系很深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大多都是歷史遺留問題,而這種問題恰恰是很難被徹底解決的。但若是不能進行深刻徹底的社會改革,潛力終究也只會是潛力。

發展為先:中菲貿易前景向好



盡管政治上形勢緊張,中菲雙邊經貿依然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中國已經成為菲律賓第三大貿易伙伴,菲律賓則是中國在東盟中的第六大貿易伙伴。

由于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的巨大差異,導致雙邊貿易不均衡,中國存在一定的貿易逆差,但逐年縮小,目前已趨于平衡。中國對菲律賓出口以電機、機械設備、礦物燃料、車輛和輕工產品為主,從菲律賓進口以電子產品、機械設備、礦砂、農產品和輕工產品為主。

騰訊財經  Kokee講  啟居海外等綜合整理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無葉123654 +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20-11-24 19:10:33 | 只看該作者
菲律賓經濟過分依賴進口,導致國內能創造的就業機會很少,所以菲律賓的勞動很廉價,一個小時只有4美金,也就是24塊錢

這個價格難道不比國內一般的三四線城市勞動價格高?看來國內的勞動價值比菲律賓還廉價
3#
發表于 2020-11-25 19:51:02 | 只看該作者
|學無止境_知識就是力量發表于 11-24 19:10菲律賓經濟過分依賴進口,導致國內能創造的就業機會很少,所以菲律賓的勞動很廉價,一個小時只有4美金,也就是24塊錢<br>
<br>
這個價格難道不比國內一般的三四線城市勞動價格高?看來國內的勞動價值比菲律賓還廉價
說多都是淚啊,國民幸福指數太低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0 05:09 , Processed in 0.09447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