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360|回復: 10

先放過芯片吧,中國這個行業可能更悲情!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0-8-29 14:04:23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張麻子 于 2020-8-29 14:06 編輯

我們的芯片行業,因為核心技術受制于人,被卡脖子而確實不好過。

不過,還有一個行業,論技術難度不比芯片行業低,論市場規模卻遠小于芯片,最關鍵的是,全球前20名的企業中,沒有一家中國公司。這就像參加奧運會我們是20名開外,聽起來是不是更慘?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儀器設備特別是科研儀器行業。全文約4000字,分為四個部分:

★ 1.隱秘的角落
★ 2.從“大路貨”到“白富美”
★  3.全是骨頭沒有肉
★ 4.最悲情的行業?


01

隱秘的角落

科研是鐵,儀器是鋼。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基本工具,也是物理、化學、材料、生命科學等實驗科學“吃飯的家伙”。從大的方面來說,科技強國都是儀器強國,而儀器設備技術又關系到科技強國建設。

然而,聽起來這么重要的一個事情,無論在科研界還是企業界,似乎都是“少數派”的存在。

儀器是為科研服務的,對于科研人員來說,一直以來主流都是發論文、搶帽子,如果選擇做儀器,很可能是為他人做嫁衣裳,自己卻很難發表好的論文,也很難爭取到國字頭的項目資源。

比如,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NSFC)一共支持了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自由申請)82項,總經費5.8億元,單項最高841萬元,最低412萬元,平均每項707萬元。

這類項目的支持力度確實比面上項目大得多,可是,相比于去年NSFC高達213億元的總支持經費,5.8億元僅占2.74%,這是一個幾乎可以忽略的比例。



2019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情況

除了NSFC,科技部也在2011年前后啟動了“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重點專項。

從已公布的2018年項目指南來看,經費總概算也僅僅為6億元,實際立項53個項目,中央財政經費共計5.2億元,單個項目最高1578萬元,最低395萬元,平均每個項目981萬元。

所以,無論是NSFC還是科技部的投入,都只能支持到很少一部分人開展儀器科學研究。

而且,從單個項目幾百萬元或1000多萬元的經費投入來看,也不是為了讓科研人員把這個儀器做到實用化,因為這些投入,即使是引導性的,對于做出一個指標像樣、有市場化潛質的儀器或設備,也基本上是杯水車薪。

這樣一來,科研人員只能用這點錢為自己的小家(課題組)服務,做出的東西以作坊產品或毛坯居多,離產品化和商品化往往還有遙遠的距離(實在不想再舉光刻機的例子)。

政府投入不多,科研界非主流,企業關注的和做的也很少。比如,雖然傳統的儀器儀表是個大行業,市場規模也有幾千億元,但做這個行業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工業儀器儀表方面,工業4.0才是他們的大風口。

目前,真正做科學儀器的,主要有中科院旗下幾家儀器廠轉制的公司,如東方科儀、沈陽科儀、中科科儀等,以及一些有情懷的創業企業。在多達幾千家的A股上市公司中,也只有“東方中科”等極少數企業。

因此,這是一個不太被媒體和資源關注到的隱秘角落。


02

從“大路貨”到“白富美”

半導體行業被卡脖子,媒體已經廣為報道,其實,儀器設備行業的問題同樣如此,從“大路貨”到“白富美”,我們都缺乏高端核心技術。

比如,從已經“大路貨”的光學顯微鏡來看,光學顯微鏡被人類制造出來已經400多年,然而,世界高端光學顯微鏡品牌,公認的是德國的徠卡和蔡司、日本的尼康和奧林巴斯,四家企業占據著世界顯微鏡市場50%以上的市場份額,被稱為光學顯微鏡的“四大天王”,我國半導體、生命科學、納米領域以及三甲醫院所使用的高端光學顯微鏡,也幾乎都被“四大天王”所壟斷。

而國產的品牌,比如永新光學、麥克奧迪、舜宇光學等,雖然臺數產量很高,但基本上只能作為教育類和科普類的使用,近20多家國產企業去爭奪大餅上掉下來的餅渣。

有數據為證:根據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統計,2015年至2017年我國顯微鏡出口量在220萬臺-300萬臺之間,年均進口5萬臺左右,出口數量遠高于進口數量,但出口金額卻遠遠低于進口金額。這說明我們進口的單臺平均價格遠高于出口價格,產業總體上有量無質。

再來看儀器界的“白富美”冷凍電鏡。

電子顯微鏡于1931年發明,但因為要求在真空下工作,幾十年來并不適用于有機生物樣品。

直到上世紀70年代后,隨著冷凍制樣、單顆粒圖像分析和三維重構算法等關鍵技術的突破,通過在傳統透射電子顯微鏡之上,加上低溫傳輸系統和冷凍防污染系統,解決了保持生物樣品原子分辨率結構又適合電鏡成像的矛盾,冷凍電鏡技術逐漸推廣開來。三位發明冷凍電鏡技術的科學家,因此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

然而,到目前為止,冷凍電鏡還是儀器界高冷的“白富美”,每臺設備價格高達4000多萬元,同時維護成本高昂。

全世界生產冷凍電鏡的廠商只有日本電子、日立和荷蘭的FEI(現已被美國賽默飛公司收購)3家,在市場占有率方面,FEI一家獨大,壟斷態勢十分明顯。

目前,國內沒有一家企業生產透射式電鏡,也就更沒有一家企業能生產這種高大上的儀器。

科研儀器不僅僅關系到科研,還關系到產業。現在看起來很高冷的科研儀器,以后很可能是某些產業的基本工具。

比如,光學顯微鏡已經成為半導體工藝或制造企業的標配,當年悟理哥所在實驗室,配置的就是奧林巴斯的產品。

因此,一旦國外在高端科研儀器方面卡住了我們的脖子,不僅企業研發和創新效率受到影響,前沿的科技工作甚至有可能被癱瘓。


03

全是骨頭沒有肉

去年,美國化學會《化學與工程》雜志公布了2018年度全球科學儀器公司TOP20名單。

在前20家公司中,8家是美國公司,7家來自歐洲,5家公司位于日本。當然,沒有中國企業上榜。



2018年全球儀器公司排名Top20

再看他們的銷售額。

再次登頂的美國賽默飛(Thermo Fisher Scientific)銷售額63.3億美元,排名第二的日本島津公司只有老大的1/3,銷售額21.8億美元,世界有名的安捷倫科技和德國蔡司分別以20.2和18.3億美元排在第4和第6位。

日本排入前20名的還有日電、日立、尼康和奧林巴斯等名企,但這四家的儀器銷售額都沒有超過7億美元。

同時,榜單還反映出的一大特點是,大型企業主導著科學儀器市場,前五大儀器制造商占前20家公司銷售額的一半以上,僅賽默飛一家就占前20名儀器銷售額的23%,排名前10位的公司占銷售額的78%。

然而,從上面的數據中,你還能看到什么?

悟理哥看到的是,這個行業世界第一的銷售額,也不過400多億人民幣,這個數字相比我們房地產等來錢快而多的行業,實在是太寒磣了。

比如,根據中國房地產協會的數據,按照2018年銷售額來算,儀器行業世界第一的賽默飛,也只能在我國房地產企業中排在大約第56位——低于福晟集團的452億元,這個或許你都沒聽說過的福建企業。

因此,做儀器做到世界第一又怎樣?!干房地產只要拿到中國第55名,也就是只要做到某個省的冠軍或老二,就可以超越這個世界第一了,而兩個行業的技術難度和投資風險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

譬如,冷凍電鏡整機就涉及到機械、材料、光學、生物、計算科學等多個學科領域以及圖像采集、圖像處理、結構解析、冷凍系統的樣品制備等多方面關鍵技術,任何一個點出問題,整個項目可能都會失敗。

相比之下,雖然半導體行業也要啃骨頭,但光國內市場每年就有幾千億美元,在國家重視和各路資本的熱捧下,如果做成了,至少還能大口吃肉。


04

最悲情的行業?

人有時候需要外力,才能走出舒服圈。國家和行業也是一樣。

從發展形勢來看,中國作為發展迅速的新興市場,社會尚未進入成熟穩定期,還有大量相對輕松就能取得高收入和高利潤的行業,比如房地產、互聯網金融,以及其他寄生于政策壁壘的各種行業。

只要這些能輕松賺錢的行業存在,缺少倒逼與動力,企業就沒有理由去舍易求難,選擇儀器設備這個難度和風險系數極高的方向。

于是,你可以看到,在流行以對標講故事的企業界,我們有華為對標蘋果,阿里對標亞馬遜,百度對標谷歌等,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公司能夠,或者宣稱與國家儀器(NI)、德州儀器(TI)或是賽默飛對標,甚至很多人連賽默飛是什么都不知道。

還有就是上下游的脫節。儀器設備(包括軟硬件)產業是比較適合產學研合作的。

你看,雖然Matlab最早誕生在美國墨西哥大學Cleve Moler教授的手中,但也是這位教授跟企業家Jack Little合作,成立MathWorks公司之后,才做起來并得到多個行業認可。

我們目前的情況是,做儀器設備的科研人員,或者比較邊緣化,或者僅從滿足自身需要去做儀器,對于他們的“小板凳”,還缺乏專業的“木匠”來審視。而上游科技項目的部署,除了經費稀薄以外,也缺乏圍繞產業鏈來部署創新鏈的總體考慮。

因此,對于高端科研儀器的國產化,悟理哥是謹慎悲觀的,在這條賽道上,我們還缺乏一批人心無旁鷺、坐冷板凳、啃硬骨頭、死磕技術,進而完成從技術積累、技術突破到市場認可的三級跳,而這些都是需要較長時間來磨礪的。

更悲觀一點,在這個產業上,談趕超還是十分遙遠的事。



賽默飛股票月K線圖(2009年7月31日至今)當然,也要給有志于這個方向的創新創業者和投資人一點信心:

本世紀以來,無論你看日線、周線還是月線、年線,20年來賽默飛公司的股票基本上都是單邊上漲態勢(今年3月歷史性的特氏熔斷,大約是賽默飛多年來下跌最狠的一次),目前市值已經默默達到1700億美元,是“除了上帝 什么都造”的3M公司的1.8倍。

所以,專心一點,以及專深一點,是會得到公允回報的。本文來源:科技金眼,作者:悟理哥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20-8-29 14:17: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wryp 于 2020-8-29 14:25 編輯

被卡脖子的東西太多了!
操作系統(商業化的)沒有,軍用除外!
機械行業常用的設計、輔助制造、分析軟件,UG、   ansy、SW 等三維軟件沒有,國內出了個什么來著?占有率太低。
從事軟件開發的語言及編譯系統,比如keil 沒有。
辦公軟件,比如OFFICE,有金山可以一拼,但是差距太大
圖形處理,如PS等,沒有。別拿美圖秀秀說這是等水平的。類似的還有VB、VC、Java等等。。。。。。。甚至BASIC這類的軟件,可能都沒有自己的。可能BASIC已經公開了。就像微軟曾經把98還是XP的源代碼送給中國。
這些是我知道的,我相信在我不知道的行業、領域,這類卡脖子的軟件不要太多!


中國在軟件上其實并不弱,比如QQ、微信、支付寶。。。。。。。。但是用來搞開發、科研的底層工具沒有自己的。我不知道開發QQ和微信時,用什么工具開發的,估計是盜版,至少也是買人家的。

如果哪一天ACAD\UG\SW都不能用了,機械人該怎么辦?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張麻子 + 1

查看全部評分

3#
發表于 2020-8-29 14:30:59 | 只看該作者
不重視科技,就不會有測試儀器行業的燦爛。記得80年代時,我們用的儀表是合肥出的,其項目負責人是五一獎章獲得者。他們研制的儀表很好用,才2萬多,而同類的西門子儀表要4萬美元一套,還較落后。他們真的很窮。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張麻子 + 1

查看全部評分

4#
發表于 2020-8-29 16:06:21 | 只看該作者
國人浮躁,盡想找快錢,知識產權保護不夠,不重視基礎研究投入!

點評

噓噓 瞎說啥大實話  發表于 2020-8-29 18:18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張麻子 + 1

查看全部評分

5#
發表于 2020-8-29 16:25:40 | 只看該作者
總算有人注意到儀器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張麻子 + 1

查看全部評分

6#
發表于 2020-8-29 16:59: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m2006410 于 2020-8-29 17:06 編輯

難哦,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張麻子 + 1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發表于 2020-8-29 20:09:30 | 只看該作者
追求快是要付出代價的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張麻子 + 1

查看全部評分

8#
發表于 2020-8-29 22:40:47 | 只看該作者
國人都是以金錢為導向,哪兒賺錢快,往哪兒鉆,一窩蜂地全民運動。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張麻子 + 1

查看全部評分

9#
發表于 2020-8-29 22:52:11 | 只看該作者
一個準直望遠鏡支架敢要你*萬,說出來嚇死了。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張麻子 + 1

查看全部評分

10#
發表于 2020-8-30 20:51:34 | 只看該作者
國人浮躁已經十多年了,不知道什么時候能穩定下來,其實全怪樓市太火熱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9 03:35 , Processed in 0.067712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