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6498|回復: 31

市場換技術的尷尬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20-8-24 10:11:00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根據我所了解或者我們所經常調研看到的情況,跨國公司到中國來投資,產業鏈雖然好像在你這個國家是有分布,但是其實技術你是學不到的,這些企業不僅技術學不到,連參觀都不給你參觀的,你去看根本不安排給你進去。

所以其實他到中國來,這個產業鏈技術你是學不到,你不要想學,學不到。在這種情況還指責你經常迫使他進行技術轉讓的問題,我們在這個方面不能說一點學不到,比如說功能操作、基本程序,可能這方面是有點益處,不能說一點沒有,要不然引進外資就沒有意義。

但最根本的技術你肯定學不到,而且市場讓給他,他也不會賣給你,就是把他的企業收購了,他的技術也不給你,條款里面規定的就是不給你。所以,這個技術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研發,自己培養人才,自己創新的環境慢慢培養。(劉志彪,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20-8-24 10:23:07 | 只看該作者
技術是靠自己摸索的,生產線有了,那么剩下就靠自己摸索,理解吃透這么生產的工藝。深層次的技術問題則由自己的研發人員反推去慢慢摸索。市場換技術的失敗在于,犯了綠箭俠的錯,我來干活就是上下料按綠色按鈕。加工的程序,工藝步驟,刀具選用什么都不看,那你干200年還是綠箭俠,可能手臂肌肉更加發達吧。
3#
發表于 2020-8-24 10:23:38 | 只看該作者
洋人又不傻,為啥要教你技術
我認為引進外資的意義有很多,比如解決就業,刺激行業競爭,即使洋人對技術保護的很嚴密,我們仍然可以學到管理模式,市場開發等,其意義不亞于技術本身

點評

我們國內不缺管理模式,缺的就是技術本身  發表于 2020-8-27 13:30
4#
發表于 2020-8-24 10:27:46 | 只看該作者
畢竟誰都不是傻子
5#
發表于 2020-8-24 10:40:11 | 只看該作者
andriycike 發表于 2020-8-24 10:23
洋人又不傻,為啥要教你技術
我認為引進外資的意義有很多,比如解決就業,刺激行業競爭,即使洋人對技術 ...

是的,洋人又不傻。以前有家公司有位老的工人師傅提起外國技術高管是這樣說的,人家能只身飄洋過海來你這兒打天下,肯定不蠢。更何況,技術換市場,洋人很清楚要換什么市場,你清楚要換什么技術么?你真要學了他認為是有點價值的技術(很可能還不咋滴,國內也能搞到),各種的間諜言論就來了,高層居然都相信能強迫轉讓技術。真要這樣,美國政府不知道制裁你多少官員了
6#
發表于 2020-8-24 10:43:27 | 只看該作者
只要能賺錢,把市場給了老外也不怕。賺了錢,我走人。
7#
 樓主| 發表于 2020-8-24 10:44:27 | 只看該作者
誰能找到這篇文章,似乎丟失掉了

誰真正實現了汽車開放“以市場換技術”的初衷?
8#
發表于 2020-8-24 10:49:06 | 只看該作者
譬如朝露 發表于 2020-8-24 10:40
是的,洋人又不傻。以前有家公司有位老的工人師傅提起外國技術高管是這樣說的,人家能只身飄洋過海來你這 ...

如果只學技術就又走清末洋務的老路了,技術就像當年的堅船利炮,是表象,真正應該學習的還是體制,公司的制度、管理模式,這是根本
9#
發表于 2020-8-24 11:07:15 | 只看該作者
實踐證明,這是完全不靠譜的想法,持續了幾十年的想法。
10#
 樓主| 發表于 2020-8-24 11:32:11 | 只看該作者
1) 從外方身上找原因。

外方對技術非常保守,不肯把技術開放給中方。

目前的合資,成熟車型國產化居多,也就是照圖生產(業內叫Build to Print,即BTP),中方能夠參與研發的很少,就算有,也不是核心技術。

中方按照外方提供的圖紙生產零件。出了問題,把問題反饋給外方,外方提供解決方法。所以,零件開發和問題解決的Know how,中方根本接觸不到。

也就是說,核心技術根本換不來。

筆者曾經在某合資品牌的研發中心工作過,工作中免不了與外方交流,外方對技術把的很嚴,我們連零件標準和圖紙都拿不到。零件的試驗和認可全都是外方負責。有同事出差去國外總部,總部的工程師像防賊一樣防著我們,生怕我們看到學到他們的“核心機密”。


2) 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句話,既然站著能掙錢,誰還會跪著去掙錢啊。

合資品牌的生產就是站著掙錢,而自主品牌,就是跪著掙錢。

自主品牌技術上沒有優勢,只能挖空心思,去掙合資不愿去掙的錢,或者去掙哪些因為對中國市場沒反應過來,來不及掙的錢。

換句話說,如果有選擇的話,花同樣的資源,投入到合資品牌,造一輛車,能掙5萬,投入到自主品牌,造一輛車,只能掙5千。

如果讓你選,你會怎么選?

傻瓜也知道怎么選。

一汽、東風、上汽、北汽就是這么選的。

而那些純自主品牌(長城、奇瑞、比亞迪、吉利等),只有一個選項,根本沒得選。

這5千不想掙?不掙連吃飯的錢也沒有了,企業就散伙了。

都是被逼出來的,沒辦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9 09:27 , Processed in 0.08125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