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竹筠俠 于 2020-7-16 21:47 編輯
孫大午:我搞企業從來不算計人工成本,在人員配備上提倡養閑人,薪酬體系是保底限高,因為人工成本是企業最低成本。
疫情期間,有人說趁這個時間對企業進行瘦身,裁掉多余的人。我不認可這個說法,企業哪有多余的人?目前我們企業還很缺人,疫情期間有一部分工人在家待崗,發基礎工資,不上班也要養著工人,減少流失。
我的企業提倡養閑人,不養懶人。有人才有事干,沒事也會找事干;沒人就沒事干,有事也沒人干。比如大午醫院,是按照三級醫院建設的新醫院,病人并不是很多,但是醫生兩三萬工資照開,即使沒有病人也得養著這些醫生,還不能少養,不能等病人來了再現抓醫生。
薪酬體系要做到高工資低考核,這樣工人會心懷感恩,當家作主去過日子。如果真像過去周扒皮那樣剝削工人,算計工人,那還能招上人來?招上來也養不住,工人的心不向著你,產品質量保不住,甚至會出現跑冒滴漏。
如何進行成本核算
核算成本的時候,得清楚成本是什么概念。我說的成本是單項成本,因為單項成本是動態的成本,考核總成本沒有意義,固定資產的成本、管理成本、財務成本基本上都是不變數,而單項成本會隨著營業額動態變化。一個企業滿負荷生產和減半生產,單項成本大不一樣。企業越好,生產量、銷售額越大,單項成本越低,掙的錢越多!以大午溫泉為例,如果入住率是50%,就會虧損;60%的入住率才能盈虧持平,70%、80%的入住率就會盈利。
單項成本降低了,別人想競爭,也競爭不過。有些景區門票價格很貴,老板說是因為運行成本太高,門票低于100塊錢,他掙不了錢。實際上門票越貴,客流量越少,運行成本越高。還以大午溫泉舉例,400萬/年的客流量,一個人掙10塊錢,就是4000萬。有時候我就說,掙5塊錢行不行?不掙錢行不行?就是這種思維。
企業最大的成本
企業一把手如果沒有這種思維,被這些數字束縛,對工人計較,對客人計較,那才是企業最大的成本。
剛才說了,對工人不能計較、算計,對客人更不能計較算計。搞企業,要干大的事業,必須把自己放開,把人情世故看透,不能計較小錢。小錢在什么地方計較?在成本上控制,在質量上狠抓,但是對人不能計較。人是有感情的,人心才能決定未來,才能決定事業能不能成功,才能決定買賣是不是順利。
有一次我出門考察,住的酒店開得時間很長了,硬件不太好,而且收費也不低。我在那里住了三天,卻感覺非常好,因為他們用真誠的服務彌補了硬件的不足。比如,酒店餐廳礦泉水隨便拿,拿回房間燒水喝都行。由此我就想到,我們溫泉度假村,硬件設施是五星級標準,每個房間提供4瓶免費的礦泉水,這4瓶喝完了,客人再要也得免費給。咱們溫泉就是這么走過來的,我們倡導“對物是九毛九,對人是一塊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