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圖:英語老師馬云 1 韓寒的18歲 被小學生支配的恐懼
/ U$ o7 Q& m" K) R7 E2 y& H: U$ [! B
經常在網上看到一些帖子,在語重心長地警告我們:千萬不要用你的業余,去挑戰別人的專業。 其中以韓寒的一篇《我也曾對那種力量一無所知》流傳最廣。 ( u I/ W$ O. [) |
![]()
圖源:韓寒微博截圖
8 W; a( L0 q7 v9 X6 f5 P! J# g; L+ Q# }
在文中他寫道:18歲時,以為自己踢足球很厲害,自號“金山區齊達內”。他和一些來自上海各高中校隊的優秀球員,組成聯隊去和某職業球隊的兒童預備隊比賽,結果被一群小學生,半場灌成20比0。 韓寒沮喪地說:“我們進球0個,傳球成功不到十次,其他時間都在被小學生們當狗遛。”
$ a0 N7 R) T" \
此后,每次聽到別人說哪個職業球隊踢得爛,他都會沉默不語,回想起十八歲那個下午,被小學生支配的恐懼。 韓寒還用了賽車、臺球作為例子,講述了業余選手和職業選手對抗的悲慘經歷,讓人看了以后,不由得對業余選手心生憐憫,對職業選手心生畏懼。 3 q& {/ |& S) `8 I( q5 e
這篇文章流傳很廣,并引發出很多評論。類似的文章一個總的基調是:業余選手和職業選手的水平是天壤之別。在職業選手面前,業余選手只有頂禮膜拜的份,千萬不可妄圖對抗,否則會輸得很慘。 , L" z2 S O3 T& B1 ^
![]()
+ q4 c5 Q' r/ }9 q* ]+ d
微信一搜,這樣的文章很多,不少獲得了十萬加。 我認為,這些文章看似有道理,其實卻非常有誤導性。
2 t3 A K! f R0 c$ l, X! b' ]
因為,他們只看到了在某些領域,業余選手被職業選手狂虐;卻沒看到在更多領域,業余選手戰勝了職業選手,成為行業頂尖。 例如: 一個很瘦很瘦的瘦子,大學學的是英語,畢業當的是英語老師,對電腦和互聯網完全不懂,卻搞起了電子商務,成為中國最成功的互聯網企業家。這就是阿里巴巴的馬云。 8 t6 @, ]" G. T7 G$ y7 _2 L
一個很胖很胖的胖子,大學學的是音樂,畢業做的是團委干部,出國刷了幾年盤子,后來被朋友拽回國,在新東方做留學咨詢。你說這胖子懂什么投資?但他卻投出了很多明星企業,被《福布斯》列入2018年全球最佳創投人榜單。這就是真格基金的徐小平。 一個不胖不瘦的老外,大學學了1年多英語文學和書法,輟學后成為機械工,又跑國外去參禪問道,順便當個嬉皮士。后來卻開了家電腦公司,把IBM打得落花流水;然后又做音樂播放器,把所有MP3廠家和CD廠家全部擊敗;最后踏入從未涉足過的手機行業,把摩托羅拉和諾基亞踩在腳下碾壓。這就是蘋果的喬布斯。
* Y8 r/ T5 p/ n3 ~7 O7 r, \6 a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毛澤東干革命之前是圖書管理員;里根和施瓦辛格從政之前都是電影明星;魯迅、渡邊淳一、羅大佑等是學醫出身;當紅歌手毛不易本來是個男護士…… 看到這些例子,我們還能說業余不能挑戰專業嗎?
4 ?( G) B( T8 R4 [! t- l/ M$ N
2 為什么韓寒不行 馬云就行?
4 S# x5 k- ` b3 q. Z9 k* N' J# k% E- Q
那么,為什么韓寒18歲踢球敗給小學生,而馬云35歲創業做阿里巴巴,卻戰勝了中國所有搞計算機、互聯網和貿易的公司呢? 關鍵在于:韓寒和馬云挑戰的行業,有截然不同的特性。 韓寒和眾多宣稱“業余不能挑戰專業”的人,所舉的例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該行業克敵制勝的關鍵因素,是長期刻意練習形成的專業技能。 6 Y' `: n- N6 _) E$ j( G2 x
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籃球、拳擊、工筆畫、鋼琴、吉他、小提琴等。 通常,在這些領域要成為專家,都需要至少1萬小時的刻意練習。這就形成了一個極高的門檻。一個業余者不經過長時間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肯定競爭不過專業選手。
8 F2 L( m( \8 ^ W
所以,碰到這樣的行業,我也建議你不要貿然去挑戰專業選手。除非你只是為了體驗受虐的快感,而不是追求成功。 但是,世界上絕大多數行業,其成功都有另外的決定性因素,長時間刻意練習并非關鍵。 例如,在文學創作、影視表演、流行音樂等行業,個人的特色、天分、機緣是重要的決定因素,而專業技能遠遠沒有到“決定性”這個層面。 0 g u1 V1 W$ w. D
劉慈欣是水電工程系畢業,做的工作是電廠工程師,但他創作的《三體》,成為中國科幻文學的巔峰之作,超越了絕大多數文學院畢業生和長年以寫作為生的職業作家。 我們懷念哥哥張國榮在影視上塑造的經典形象,但很多人不知道,他大學上的是紡織專業,在出道成名之前,沒有任何職業表演經驗。他進入演藝圈,是典型的“以業余挑戰專業”,但他在流行音樂和電影上的成就,超越了絕大多數專業出身的歌手和演員。
t( ^( Y7 |- m$ [& ?2 b- m
周杰倫高中沒考上大學的音樂系,只能輟學在餐廳當服務員。18歲通過參加娛樂節目,當上吳宗憲的音樂助理,21歲出版第一張專輯,后來成為了一代人心中的流行音樂天王。而他那些考上音樂系的同學,我們一個都沒聽說過。 值得注意的是,劉慈欣、張國榮、周杰倫,并不是特例。在他們所處的行業中,還有無數的“門外漢”,在挑戰專業者,其中很多都戰勝了在這些領域浸淫了幾十年的專業人士。
0 U/ y1 g5 I8 ^
3 四類行業 業余能戰勝專業
+ }: }5 z" T5 s' V. v1 g/ Z+ G
業余戰勝專業的例子,在其他行業中,也比比皆是,例如互聯網、政治、軍事、制造業、營銷等等。 就說何加鹽本人,也是業余挑戰專業的一個例子。我在學校學的是旅游學和經濟學,畢業后當公務員,現在卻在寫公眾號。而且看起來比很多作家或媒體人出身的公眾號作者要做得好一些。 ; L: q/ r, [9 C( D6 t; s" a; f0 y
我分析了一下,業余選手能夠戰勝專業選手的行業,主要是這么四類: + W' [) D8 x$ f' U9 ]
一是新興行業。
+ |5 d: F' j8 |* ^
這些行業以前尚不存在,是因為科技發展或社會變遷才出現的,所以大家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也就不存在所謂的職業選手和專業技能了。成功的關鍵,要看大家的眼光、速度、天分、資金和運氣等其他因素。 例如,90年代在中國,電子商務就是一個從未有過的行業,所以做得做成功的,不是搞電腦的,不是寫程序的,也不是做貿易的,而是英語老師馬云。
+ C! j+ ~# ^$ b+ R
在美國,喬布斯做個人電腦戰勝IBM,比爾·蓋茨做操作系統戰勝IBM和蘋果,楊致遠做互聯網戰勝微軟,都是借助新行業出現的東風。 在中國,搞軟件出身的雷軍做智能手機,行政管理專業畢業的程維做共享租車,電視行業出來的羅振宇做知識付費,也都是抓住了新行業出現的機會。 $ t F9 n! Y- G
微博、公眾號、快手、抖音、B站興起的時候,都成就了很多非媒體人出身的“業余者”。 現代社會發展很快,新行業層出不窮。這些行業不存在什么專業選手,每個人都是業余的。就看你有沒有適合新行業的特質。
* s& g) w- b2 l
二是技能綜合型行業。
y, m0 O# e7 v @' @% Z y
此類行業的成功,需要的是綜合素質,而不只是某一種專業技能。其典型行業(或職業)包括政治、軍事、企業家、銷售人員等。 例如:主導了改革開放的鄧小平,不是畢業于政治學專業;將華為做成世界五百強的任正非,也沒學過工商管理;打敗了日本最好軍校的畢業生和中國最好軍校的校長的人,是一個師范畢業的圖書管理員…… + U- y2 o. K& P# J# K9 P
在技能綜合型行業或職業中,單一的專業技能并不能確保成功,其需要的是從眼光、魄力、人際交往到組織管理的全方位技能。 因此,這樣的行業/職業也不存在所謂的專業選手,每個人都可以說是業余的,同時又都可以說在某些方面是專業的。 ! s8 S9 L( a; F1 ?
三是資源特色型行業。
. b- u1 B2 V2 z: L8 W/ w# y' p
很多行業的關鍵成功因素是擁有某一類特殊的資源(如資金、礦產、人脈、相貌、天分等),這些資源和特色,并不需要長時間的技能訓練。 例如,有的行業是資金決定一切,有錢的公司隨時可以介入這個行業,而不必在乎其專業性。或者,只要有足夠的錢,就可以把所有的專業人才和專業技術都買過來,所謂“職業選手”的職業性,根本就不構成事業成敗的決定因素。 / m! K; o3 w8 d# t+ `
有的行業是資源占有型,只要能拿到資源的獨占權,或者擁有厲害的人脈關系或者背景,就可以輕松打敗競爭對手。這方面的例子,從煤礦、稀土到房地產,不一而足。 還有些行業是靠創意、特色、天賦等。例如前面說過的文學創作、影視表演、流行音樂等,還有藝術、營銷、設計、廣告等行業,以及近年來出現的公眾號、微博、長視頻、短視頻、直播、脫口秀等,都屬此類。
. k& y( a# ~/ n$ A
李子柒是一個農村打工妹,沒有任何影視制作經驗,但是憑著自學幾個月,做出的視頻,影響力就完爆眾多電視臺和專業視頻團隊。原因就在于她的作品具有某些為觀眾所喜愛的特色。 如果你或者你的公司,擁有某個行業取勝所必須的關鍵的特殊資源、才能,或者形成了某種廣受歡迎的特色,那么,你也可以用業余的身份來挑戰這個行業的老牌職業選手。
8 |6 B5 p7 d) w' }' C: E
![]()
李子柒/圖源:百度百科
: y' n8 j7 T+ y7 t- [! G7 \# X
四是技能移植型行業。
; I) ?/ s& X. B( l4 c4 l1 m+ ]
有些行業雖然需要某些特殊技能,但是這些技能并非該行業獨有,而是可以從其他行業移植過去。 在世界上,總有某些人、某些公司,不管做什么行業,都能很快做到頂尖。
+ ]) L1 x( Z. r2 ]3 u: N1 t
最典型的就是喬布斯,不管是做個人電腦、動畫電影、音樂播放器、智能手機還是平板電腦,他都不是第一個,但是卻總能戰勝所謂的“專業選手”,顛覆整個行業。 其原因就在于,喬布斯的創新能力、設計能力、產品能力、營銷能力,可以不斷從A行業復制到B行業,而這些能力恰巧也是B行業的關鍵成功因素。所以他可以不斷以業余挑戰者的身份,迅速打敗新行業的專業選手。
" i7 j* t( J9 J" W/ c% e7 }
![]()
喬布斯/圖源:百度百科
: b4 B1 H% j0 P7 E
在新冠疫情期間,我們也看到,一個制造汽車和電池的公司比亞迪,能夠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把從未生產過的口罩,做到日產量世界第一。因為其模仿能力、自主制造生產線的能力、打通上下產業鏈的能力非常強大,可以隨時移植到別的行業——盡管不是所有行業。
5 g$ P/ l& I9 c
對個人而言,在某些時候,寫作能力、演講能力、創新能力、營銷能力、動手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資源整合能力,甚至家世背景、人脈資源、名氣、長相或聲音的某些特色,都可以從一個行業移植到另一個行業,成為克敵制勝的關鍵因素。 碰到以上四類行業,業余選手就有可能戰勝職業選手,取得非凡成功。我們把它總結如下: 8 r) u, ^0 v) |: m. K
![]()
8 ]" d2 c/ E5 ]6 z+ i. Q5 c
4 怎樣才能 用業余挑戰專業? 1 Y4 v) F5 q9 Z
是不是只要選對了行業,業余者就一定能夠戰勝職業選手呢? 這不一定。因為,即使是在與自己很匹配的行業,業余選手要挑戰職業選手,還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 c1 | Q5 G' b$ u. m6 f
第一,無比熱愛。
# Y" G1 X( S. r1 R, u, r% _% d
作為行業的挑戰者,你需要無比熱愛這個新的行業,把所有精力全部都投入進來,每時每刻都要琢磨如何做得更好。 進入新的行業,往往需要忍受初期被碾壓、看不到出路的迷茫和痛苦,需要不斷戰勝種種未曾預料的困難。如果沒有萬分的熱愛,業余者是無法堅持下去的,更別說戰勝職業選手了。 + @ S/ i2 ?4 e6 _* `* B+ {
如果你留意一下那些半路出家,卻做到行業頂尖的人,沒有一個不是對新行業無比狂熱的。若非如此,他們在碰到專業人士的第一次打擊之下,就會放棄了。 熱愛,是業余挑戰專業的最大底氣。
# c: ?& Z" M: c2 V5 z
第二,加倍努力。 * L1 u) E+ ^8 ^- m- h) ?
對業余者而言,人家專業選手比你先入行二三十年,憑什么你能超越他? 要想縮短和先行者的差距,除了我們前面說到的資源、特色等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必不可少的秘訣,就是比先行者更努力。
1 E/ E! R0 u0 ~; X% y7 x4 G
一般而言,每個行業里都有很多人本來就是在混日子,他們在行業里幾十年,實際上并不是把技能磨煉了幾十年,而是把第一年學會的技能重復用了幾十年。你要超越這些選手,是很簡單的,也許幾個月或一兩年就可以。 但是,每一個行業做到頂尖的人,也都是很努力的人。而你要在新的行業做到頂尖,就必須比這些人還要努力。
2 Q$ H5 ~$ q. P+ F2 a, d
在正確的方向上,付出比專業人士更多的努力,是業余挑戰專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 I% V* ]; e3 s; D% U
第三,錯位發展。 ' n d, f1 P, u$ K' r4 D @$ ~
一個新入行者,要打敗在這行業已經做了很多年的職業選手,其身上一定要有職業選手所不具備的特質,而且這個特質是該行業至關重要的成功因素。 如果你學的東西,全部都是職業選手早已學會的,憑什么你能戰勝他?他豐富的經驗就足以輕松碾壓你。
4 t, J/ O; U, N, s2 H
所以,如果業余者想挑戰職業選手,一定要和原來的選手錯位發展,形成他們所不具備的殺手锏。 你需要想一想,你擁有哪些超越原來職業者的能力或資源?你掌握了哪些原來專業人士不擅長的技能?
6 G" `! B2 e! i: Q5 |9 O
![]()
護士出身的歌手毛不易/圖源:百度百科 # v1 L* ^9 w; I S& R* u
此外,哪怕一個業余選手既選對了行業,又做到了無比熱愛、加倍努力和錯位發展,也不是百分之百能成為行業頂尖。因為很多時候,走到行業頂端,還需要時間的積累和運氣的幫助。 但是,我們可以無比肯定,他一定能超越這個行業絕大多數職業選手,跑到行業中比較靠前的位置。 & ^ M* ~0 Y& e( P5 @1 V; o6 H
5 挑戰專業人士 你也行!
/ `' t/ g7 k u; [7 J3 t, d4 a
世界上有不少人,對自己現在所做的工作并不滿意,他們渴望進入收入更高、前途更好的新行業,來改變自己的人生。 還有不少人,從小就無比熱愛某個行業,但由于父母壓力、經濟拮據、或種種陰差陽錯的原因,而在年輕的時候入錯了行,被迫放棄夢想。
; v( O" R7 ~# q- E
他們可能也曾想過重新選擇自己的人生,卻被“業余不能挑戰專業”的想法所嚇阻。 他們害怕自己切換新的賽道后,會被那些行業老手虐得體無完膚,一敗涂地。 & ~" `, K d; j' x; q
因此,在面對陌生的領域時,他們遲遲不敢邁出改變自己命運的關鍵一步。 于是,年復一年,他們依然陷在自己完全不喜歡的行業里苦熬,而且有可能還要苦熬一輩子。 但是,也有無數的高手,從來都不信“業余不能挑戰專業”那一套。
4 u ?7 E0 e6 Q# i2 N* @
他們相信的是自己的眼光、熱情和努力。 他們勇敢地跳入自己完全陌生的新行業,奮力拼搏,闖出一片新的天地。 他們是圖書管理員毛澤東、嬉皮士喬布斯、英語老師馬云、解放軍戰士任正非…… & Y d R# b6 v% |
他們也是電廠工程師劉慈欣、化妝品柜員李佳琦、打工妹李子柒、男護士毛不易…… 他們都以業余者的身份,把職業選手挑落馬下。 你,還在害怕什么呢? 來源:何加鹽
! a7 V' j1 W% u7 T+ @# l% M%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