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 “波士屯動力”機器人受虐后反擊人類的視頻后,想必不少人都對機器人越來越智能深感擔憂。
機器人受虐后,真的會反擊嗎?
NONONO!這可不一定~
EPFL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柔軟的仿生昆蟲機器人,金屬軀體和透明翅膀,遠看就像一只小蒼蠅。
蒼蠅機器人使用稱為“ 介電彈性體致動器”的人造軟肌肉來驅動微小的腳,從而可以以較快的速度推動小機器人。 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看到它“飛”來……
可能你也忍不住想拍它:這就是蒼蠅,完全看不出是個機器人
狂拍! 拍到它趴下!
擰起來想扔到馬桶沖下去。
這個蒼蠅竟然還“活著”!
蒼蠅機器人整個“身體”都是柔軟且黏糊糊的,而且十分平坦。所以在以上動圖中,你可以看到當研究人員用蒼蠅拍反復“蹂躪”它以后,再將它提起來,它仍然可以再次行動。
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他們對蒼蠅機器人第8次實行暴打。 每次暴打后,研究人員將其提起,蒼蠅機器人好像忘記了此前的“不快樂”,仍然繼續前進。 也許這就是傳說的打不死的“小強”,只不過這個“小強”是一只仿生蒼蠅機器人。 研究人員表示,能在蒼蠅拍肆虐的情況下生存的機器人版本是栓系的版本,而不是帶有電池、微控制器和傳感器的自主版本。
在研究過程中,如何驅動蒼蠅機器人行走是棘手的事情之一。一般驅動器的功率在毫瓦范圍內,比較低,但是要驅動蒼蠅機器人的行動力,通常需要幾千伏特才能工作,而這個時候往往需要更多的電池。再不濟也是需要小型化的動力系統,一般重量為幾十克。這對于蒼蠅機器人來說,顯然是不可能承受的范圍。
因此,研究人員另辟蹊徑,選擇了介電彈性體執行器或DEA,它可以在超低的電壓下運行,將它們堆疊后,運行電壓僅為450伏,而功率電子器件僅重780毫克,其循環頻率高達600赫茲。
通過使用柔性傾斜的支腿,這個支腿細得像硬質的毛發,其中一條腿允許機器人旋轉——整個軀體繞著前面的第三條支撐腿旋轉,最高速度為18毫米/秒(0.5體長/秒)。
同時,研究人員通過一條膠帶讓其保持為彎曲形狀從而加固蒼蠅機器人的結構,這樣顯著提高機器人的性能,甚至將速度幾乎提高一倍,達到30 mm / s(0.85 體長 / s),而且機器人的有效負載能力也同時提高。
如果是采用800克有效載荷的電池、電子設備和傳感器的移動機器人,估計速度只有12毫米/秒,14分鐘便耗盡“力氣”了。 大有用處的“天生受虐狂” 近年來,軟體機器人始終是研究人員重點研發的對象,幾乎所有的科學家都在等待的是一個可以同時被粉碎和不受束縛的 軟體機器人。
但是他們與普通的軟機器人不同,他們幾乎是全身柔軟材質,普通的 軟體機器人則是需要機外電源或電子或電池形式的剛性組件。 我們可以想象,這種“天生受虐狂”蒼蠅機器人必定大有用處。 如果是遭遇正在發生的災難,這種抗揍還能恢復原狀的機器人,將能夠代替救援人員深入危險地區進行搜救行動,拯救更多的生命。
同時,他們還能搜集信息,及時傳回研究總部,為人類對生存環境的研究采集更多的數據信息。 EPFL的研究人員說,他們正在與斯坦福大學合作,“目前正在開發不受限制的,完全軟化的版本”。 所以,當你看到一只“蒼蠅”走過來時,它可能不是真正的蒼蠅,而是一個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