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8 Q. x6 {8 W8 z' \: s1 y
謝謝層主愿意對我分享這么多人生哲理,正如層主想的,我對自己的人生有很細致的規劃,我畢業的那年我就給自己定了第一個五年計劃,有三點:1.月薪達到一萬,2.找到一個女朋友解決結婚這個問題。3.存十萬塊錢。如今三年過去了,第一個目標提前達到了,剩下兩個目標照現在這個情況看,雖說有點難,但綜合考慮了下,感覺問題不是很大!這樣第一個五年計劃就算是比較完美了!于是我開始思考我的第二個五年計劃是什么! 第一個五年基本算是我從學校到職場的一個過度,第二個和第三個五年計劃可能會決定我在社會分工的一個位置!也是極其關鍵的,往上關系到我和我原生家庭的一個幸福指數,往下影響著我以后孩子的起點位置!所以我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0 ^1 S. ^7 i, T: |4 p1 H8 L3 s 第二個五年我就到了30歲,這是一個坎,邁過去了那就海闊天空,邁不過去只得老老實實做做一顆螺絲釘。從職業發展來講,30歲之前基本很難轉管理崗,那就是說還要在做五年的工程師,在深圳工程師平均最高薪資在15k左右(行業不同會有20%的上下波動。我就按15k來算),我現在10k五年到15k,理想狀態下常人每年大概可以存下自己年收入的50%左右(這比例已經是很高的了),按常規的13新來計算,五年就是7.15+7.8+8.45+9.1+9.7=42.2萬,一個三十歲的男士只有40來萬的存款,還要買房,買車,培養小孩,家人都得要健健康康的不得大?。∠胂刖陀X得壓力山大。大多數機械工程師第二個五年都是這樣的路這也沒什么多說的,但除了正常的職業發展之外,你還要蓄力,為你的第三個五年積攢資本,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現在問題就來了,你要蓄力,往哪個方面側重。這是個重要的點,2 r8 V/ J4 E' V+ O; y/ u* x
一般都會面臨三個方向,1.技術線,2.管理線,3,業務線。先來說下技術線,首先最好能成人大學提升下學歷,別的不說,研究生總是要的。你還要精通數學,物理,以及材料學。還要能看懂英文資料,而這些都是需要IQ的,對于一個只有大專文憑的人來說,技術線的那些剛需真的很難達到,無關勤能補拙不是適應所有場景的。而且大環境因素,中國機械的社會地位并不高,也就是說這條線性價比并不高。再來說說管理線,小主管容易,再往上就難,而且對于管理階層來說,最重要的是忠誠,所以這就決定著你不可能會經歷超過3個以上的老板,所以你要祈禱,遇到的老板時運要好,不寡情,這樣公司做大了你就是人生贏家了。比較看運氣,在就是業務線,要么轉型技術性銷售,要么自己創業,這個回報與風險同在,一步天堂一步地獄,比較刺激!* A9 h& t* A& s' e6 d" i
就我本人而言,我是比較青睞轉型技術性銷售的,但就我目前的處境,我沒有那個魄力去跳出舒適圈,需要一個外在因素去逼著我改變,而那個外在因素就是30歲的中年危機,所以我特別焦慮也特別期待,很矛盾的心態。或許等我30歲時有了各種牽掛,就不會像今天想的這般。或許我會做個老工程師做到50歲,然后卷鋪蓋回老家,找個看門的工作就此度過余生,或許我會從一個主管開始學著管理人員,然后又恰好遇到一個好的老板,陪著公司走向上市,然后翻身農奴把歌唱。又或許我不曾忘卻初心,成我一個銷售,最后自己出去創業,像中國千千萬萬個創業者一樣,嘴里咬著牙,眼里看著夢想(姑且稱之為夢想吧!)。未來的事,誰又說的定呢!我們能做的也只不過是做著最壞的打算,想著最好的結局。5 Y+ K0 J! @" N3 r h6 |! M+ i
3 T# Q4 T0 E* }4 N5 p; u8 F
- ~7 Q# S, C m$ ?. }" U# ?/ c, M a
. o8 \7 O4 m$ D7 @ s說著說著就走偏了!隨便看看就好了,別太在意,這只不過是我的一段YY之言!
" S' L$ x, h W5 m2 u0 Y
" K+ U# r! P: _!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