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樓主: 聶俊

彎管方法討論(二天時間弄出來的彎管機設計方案)

[復制鏈接]
11#
發表于 2008-12-18 19:41:22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呵呵,
12#
發表于 2008-12-18 21:37:00 | 只看該作者
很好的設計,學習了
13#
發表于 2008-12-18 21:49:29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不錯的設計。
14#
發表于 2008-12-18 21:59:51 | 只看該作者
我為你加油!
15#
發表于 2008-12-18 22:00:36 | 只看該作者
1.從圖上看,轉動的液壓缸用的是鏈傳動,他怎么實現重復運動呀?
2.中間彎管模(藍色的)是固定的還是轉動的呀,固定的話與轉動的液壓缸和支架是怎么安裝的呀?
16#
發表于 2008-12-18 22:20:18 | 只看該作者
樓主的方案做的真漂亮,欽佩!
從圖上看,管子直徑不大、長度不長。提幾點不成熟的問題:
1.看不到芯軸。芯軸對于防止管子變扁很關鍵。
2.沒有防皺板。彎管起皺是一個常見問題。
3.夾緊機構及后面的壓緊機構,感覺剛性不足。
4.轉動應該是鏈傳動吧,動力是油缸嗎?看不到。速度怎么樣?感覺一定要快。
5.整個機架感覺有些單薄。
      當然,如果管徑不大,而且壁厚較厚,以上都不是問題。但如果是這樣,又是單一產品,是不是可以考慮更簡單的結構呢。比如,對本社區曾經發表過的幾個傳統的彎管機構進行改進,提高精度和自動化程度后,能不能實現呢?
     我是亂說一通, 不當之處,請指正!
17#
發表于 2008-12-18 22:50:21 | 只看該作者
我手上也有一份彎管機的圖紙,本來是要自己先做個用,但我們覺得回路控制這塊有點問題,就耽擱了下來,不知樓主能不能具體說說你這個的控制回路。有個控制回路圖更好了。

[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08-12-19 06:57 編輯 ]

點評

延時繼電器控制線圈用行程開關壓力式的!  詳情 回復 發表于 2015-11-1 12:17
18#
發表于 2008-12-19 00:15:32 | 只看該作者
要是能動畫演示就爽呆啦
19#
發表于 2008-12-19 06:07:10 | 只看該作者
彎管方法有很多種,較常見就有壓制彎曲、壓縮彎曲、延伸彎曲、滾彎和拉彎。
從外觀看,壓縮彎曲和拉彎很相似,都是讓管子繞中間模具回轉。但壓縮彎曲是夾住管子后端,回轉模繞中間模具回轉將管子成型。拉彎則是夾緊管子前端,回轉中間模具讓管子成型。
按樓主的圖所顯示情況,采用的應該是拉彎。但圖中中間圓模具上少了夾緊管子端部的半圓塊和很重要的防皺塊。
一般彎管時管子的形變,外側是拉伸,內側是壓縮。管子壁薄則容易在內側形成皺折。采用拉彎,配合芯棒和防皺塊,可強制使內側不壓縮甚至也拉伸,從而避免皺折。薄壁管只有采用拉彎方法才能得到好的效果。
10年前曾制作過幾臺這樣的彎管機。貼兩張照片,請注意夾緊管端部位。




[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08-12-19 07:00 編輯 ]

點評

元帥的知識面真的很讓人欽佩  發表于 2011-12-8 15:42
20#
發表于 2008-12-19 06:44:3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愚公yu 于 2008-12-18 22:20 發表
樓主的方案做的真漂亮,欽佩!
從圖上看,管子直徑不大、長度不長。提幾點不成熟的問題:
1.看不到芯軸。芯軸對于防止管子變扁很關鍵。
2.沒有防皺板。彎管起皺是一個常見問題。
3.夾緊機構及后面的壓緊機構,感 ...

1、樓主面對的工件在他的日志里說過,是薄銅管。采用拉彎方法是對的。
2、薄壁管拉彎一定要配合心軸,相信樓主考慮到。工件套在心軸上,圖上看不到正常。
3、同意,沒有防皺板的拉彎是不行的。
4、直接用氣缸夾管和抵住隨動塊,力量需要核算一下。除非工件是很細的銅管,不然力量好像真的不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4 16:58 , Processed in 0.07685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