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2604|回復: 8

認為美國是自由市場的過來看看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9-1-15 09:01:51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01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當美國的電子廠商向日本推銷電子產品時,日本幾乎沒有電子產業。于是,日本決定趕超。到了70年代,日本在電子產業開始與美國抗衡,其產品質優價廉,深受美國消費者歡迎。美國的電子產業受到嚴重打擊,尤其是芯片工業,甚至出現大量虧損,于是美國決定反制。

日本電子產業迅速崛起的秘訣是:嚴格的市場保護,培育大而全的電子財團,政府推動民族產業的技術開發與合作。隨著松下、日立、索尼等龍頭企業的崛起,日本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急劇上升,日本電子產品風靡世界,開始在全世界挑戰美國。

20多年后稱雄世界的硅谷電子企業,當時為了救亡圖存,不得不把目光投向美國政府。1977年3月,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得出結論:日本電子產業的成功,是在美國傾銷的結果。而為了保持美國電子產業的競爭力,美國政府必須介入這次爭端。美國政府認同了SIA的立場。一場美國政府主導的圍繞芯片產業的產業戰爭,就此開始。

02

要了解這場產業戰爭,首先需要了解美國政府對高科技的戰略立場。對于高科技的壟斷地位,是美國霸權的基石。而電子---尤其是芯片---產業,則是霸權皇冠上的明珠,對國家安全有著巨大的戰略意義。

美國國內有一些利益集團認為,由于日本芯片質優價廉,從國際分工的角度,美國應當讓盟國日本成為自己的芯片提供商,這也有利于美國消費者。從比較優勢的角度出發,既然芯片已經不是美國的優勢產業,就應該放棄。

鑒于高科技對于美國防務的重大意義,美國國防部專門設立了一個小組研究這個問題。后來發布了一個報告,回答了美國國防對外國芯片技術的依賴性問題。

報告指出,美國所有的先進武器系統,都建立在無比先進的芯片技術上。芯片是決定電子產品領先地位的關鍵,而有競爭力的生產規模又是決定芯片領先地位的關鍵。而芯片業的生產規模必須由商業市場支撐,所以,美國必須保護芯片業的商業市場。

這個報告的關鍵,是它在經濟利益和國家安全利益上的優先順序。在一個國家的產業戰略和貿易戰略中,國家安全利益壓倒任何經濟利益。純粹從經濟角度、從國際分工角度來處理關鍵產業,是一種不顧國家長遠安危的行為。

在國家博弈中,需要的是捍衛國家利益的戰略家,而不是只會算計短期效益的賬房先生。假如在當時,美國放棄自己的芯片產業,今天的美國,將沒有英特爾這樣的芯片廠商,美國在計算機上、防衛系統上將全面依賴日本!依賴于人必受制于人。依賴別人的霸權,還是霸權嗎?!

尤其嚴重的是,如果日本的芯片技術被蘇聯獲得,將會對美國的霸權和安全構成致命威脅。在國家安全問題上沒有選擇。美國決定大力打擊日本芯片業,大力扶持美國的芯片業。美國國防部發揮了重要作用,提供研究經費、大規模增加訂貨等等。

03

美國在這場產業戰爭中的戰略,有一個從“反傾銷”到全方位的形成過程。

1982年3月,美國商務部表示,將調查日本的芯片商對美國的廉價傾銷。日本通產省馬上下達了出口指南,要求自動減少對美出口,自動提高對美出口價格。

而到了6月,美國司法部告知日本通產省,他們正在調查日本廠商用卡特爾等手段在美國市場上限制數量,提高價格。總之,無論日本廠商怎么做,美國都有借口打擊。雙方成立了一個高科技工作小組,于11月達成了《關于原則問題的協議》。

這個協議是一個廣泛而務虛的協議,確認自由貿易的重要性,呼吁給予彼此的企業進入對方市場以平等的國民待遇。這一協議輕易獲得了日方的同意。美國的目的十分明確而且有限。當時美蘇爭霸,美國需要日本,因此不能傷害與日本的聯盟關系,但是同時又要打擊日本在電子產業上的領先地位。

04

這個貌似公平的原則協議,其實有著很深的戰略思考。前面說過,日本電子產業發展的歷史經驗,就是市場保護、自給自足的企業制度和強勢的政府推動。因此這個原則協議,實際上直接刺中了日本電子產業的核心。而日本則在不自覺中做出了重要戰略讓步。這一讓步,就使如日中天的日本電子產業忽然失去了堅實的基礎。有了這種戰略性敗筆,以后所有的戰術失敗早就在美國的成算之中。

從里根政府以來,美國對日本的經濟戰爭的主要戰術是“剝洋蔥”。先是提出一個原則性意見,對關鍵的問題往往一筆帶過。在獲得日本認可以后,再在這種原則上就關鍵問題提出具體建議。這是一個典型的“剝洋蔥”的例子。

從“務虛”開始,以長遠的戰略立足,是美國在與許多國家博弈中的經驗。以中國的入世談判為例,中國談了十幾年,談了什么?后來中國主導談判的官員披露---談的是四個字:“市場經濟”。“市場經濟”貌似務虛,然而一旦它成了談判的原則基礎,中國的經濟體系、中國的產業保護、市場保護等等都成了談判的內容。中國后來的所有不平等讓步,都在這四個字當中。

在日方接受了市場準入的原則后,美國開始需要細節了。日本不得不同意全部廢除芯片關稅,并且開放了國內市場。然而,盡管如此,美國電子產業在世界市場上的份額仍然在繼續下降。

1985年,日本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芯片生產國。美國企業惠普公開指出,日本芯片確實是質優價廉,日本問題芯片的比例只有美國芯片的10%。但是,這場產業戰爭從一開始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原因,美國的戰略目的是要維護美國在芯片業上的長期壟斷地位。美國國家利益和產業利益在這里是完全吻合的。

到了1985年春,美國芯片業相信,假如政府不迅速采取嚴厲措施,整個芯片業將在與日本的競爭中消亡。SIA經過激烈爭論,一致同意對日本采取激烈行動。1985年6月,SIA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就日本電子產品的傾銷提起了訴訟,這就是著名的301條款起訴。起訴中把矛頭直指日本政府。

05

對于美國政府而言,決定這個案子的核心是國家安全利益。美國當時的貿易代表尤特在回憶中寫道:“我們的(芯片)技術和質量是不比日本的好,可能還更差。但是,我們不能承受(美國)失去芯片生產能力的后果。芯片業關系美國未來的關鍵。假如你失去了(芯片能力)你將變得依賴別人。美國作為世界領袖,能依賴別人嗎?我們的判斷是:不能。”

貿易代表首先考慮的不是比較利益,而是美國的安全利益。國家安全高于一切,大國博弈呼喚這樣的貿易代表。從這個角度看,中國上世紀80年代關于大飛機、計算機產業、關于開放中國國防產業的決策,看不到安全戰略。在國家博弈中,短期經濟利益考慮多了,國家安全利益就少了;自由貿易迷信多了,技術和產業獨立就少了。

就在美國政府思考對日決策時,美國出現了一系列后來對美國政策有極大影響的報告。這些報告宣稱日本存在一個影子“九人委員會”。他們定期會晤以決定芯片價格、市場份額等等。日本堅決否認這些報告的真實性。對于“九人委員會”的真偽,美國政府從來沒有確認。國家博弈,虛實相間。不同的利益需要不同的事實。強者大膽假設,弱者小心求證。

在一連串的壓力面前,日本政府開始后退。1986年9月,兩國簽署了《半導體條約》。主要有以下規定:1)日本政府不僅必須停止在美國市場的傾銷,而且必須停止在其他市場的傾銷(為美國占領其他市場開路)。日本廠商必須保留詳細的成本記錄,以確定“公平價格”。日本廠商可以高于但是不能低于“公平價格”。2)美國企業將獲得日本20%的市場份額。

06

這個條約是日本芯片業衰退的開始。芯片產業是一個更新很快、長平周期很短的產業。由于不能低于成本價出售老產品,導致產品周期延長。另外,這個條約導致日本的芯片廠商自相殘殺,以前產業鏈上的協同合作蕩然無存。

日本通產省為了避免日本企業間的不良競爭,對出口規定了統一的最低價。這一政策馬上受到美國芯片業反擊。1987年3月,美國政府以日本沒有執行協議為名,決定對日本進行3億美元的進口限制,限制包括日本產的電視、計算機等等,但是不包括芯片。這種挑動群眾斗群眾的招數,可謂別具一格。這種進口限制一直持續到1991年。

在美國全力以赴拆散日本芯片業的產業聯盟時,美國半導體協會得到了政府批準,成立了由14家美國芯片廠商組成的“美國半導體制造技術戰略聯盟”。這個聯盟將運用產業基金和政府的資金進行新技術開發。與此同時,由美國一手導演的日元大幅度升值,迫使日本廠商大幅度提高了出口價格。

1992年,美國芯片產業重新獲得失去的市場份額,與日本同為世界最大的芯片出口國。同時,在日本市場20%的目標得以實現。1993年,美國取代日本再度成為世界最大的芯片出口國。

1994年,為了擺脫美國加在日本芯片業身上的枷鎖,在條約即將到期時,日本貿易大臣搶先宣布這個條約完成了歷史使命。但是美國卻宣布延長這個條約,最后則是在原條約基礎上簽署了新的條約。

這場產業戰爭,從議題,到時間,到方式,全都由美國確定。美國還利用市場武器,大量培植對手的對手。在90年代中后期,韓國和臺灣地區的芯片和電子產品,開始大規模涌進美國和世界市場,對日本構成全面挑戰。而日元升值導致日本電子零配件價格飆升,不得不將零配件生產轉移到海外。日本財團內部的傳統產業鏈就此斷裂,日本電子產業作為整體從此風光不再。再后來,漫長的經濟衰退,使得日本的電子產業江河日下。

進入21世紀,不僅芯片產業,日本整個高科技產業都被美國遠遠拋在后面。索尼、三洋等都在虧損中掙扎求生存。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表于 2019-1-15 09:11:44 | 只看該作者
貨幣、貿易、能源這些,美國是依靠美軍背書,我們是依靠PLA來背書。拳頭大說了算。
3#
發表于 2019-1-15 10:15:40 | 只看該作者
自由市場……自稱罷了。各國都有貿易保護,去年開始的中美之戰不就是政府干預下的“自由貿易”么
4#
發表于 2019-1-15 11:25:58 | 只看該作者
人家說的自由市場是在本國內來說的,在本國內很少有政府背景的國企呀央企呀什么的對民營的壟斷和打壓。人家基本沒國企都是民營之間自由競爭。當然對外肯定是要貿易保護了,不然人家怎么保證國際地位。
5#
發表于 2019-1-15 11:55:41 | 只看該作者
Venerealulcer 發表于 2019-1-15 09:11
貨幣、貿易、能源這些,美國是依靠美軍背書,我們是依靠PLA來背書。拳頭大說了算。

無知
6#
發表于 2019-1-15 11:56:51 | 只看該作者

無知的是你吧,小伙子。沒有軍隊背書的后果參考鬼子。
7#
發表于 2019-1-15 12:49:49 | 只看該作者
你根本不懂民主與自由是什么!你跟不不懂什么是資本主義,什么是社會主義,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你根本不懂美國為什么選擇相對的民主,而中國選擇專制!都是歷史的最好的決定,沒有對錯,沒有哪個好,哪個不好!
8#
發表于 2019-1-15 13:02:23 |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9#
發表于 2019-1-15 13:09:26 | 只看該作者
煙雨迷蒙 發表于 2019-1-15 11:25
人家說的自由市場是在本國內來說的,在本國內很少有政府背景的國企呀央企呀什么的對民營的壟斷和打壓。人家 ...

美國就沒什么國企的概念,好像就兩三家比如usps是國企。。。我們很多人是用中國的生態看美國,比如國家和企業和企業主的關系,實際上根本不是一種游戲規則,有興趣可以去看看美國兩黨選舉的時候哪些資金來源于哪些機構,這都是明明白白寫出來的,正大光明的事,這是另一種生態另一種社會結構,兩者不能放一起簡單對比。有些人天天講政府如何對民企,好像沒有民企國家就沒錢似的,有興趣去看一下民企交稅的情況,拋開間接影響社會消費和民營吸納就業如果搞不好會影響社會穩定不說,光是單純說交稅,可以看看民企交稅占總稅收的份額,一個中國煙草是全部民企500強交稅的總和包括大家心目中的英雄華為、阿里巴巴和京東這些巨頭,其中的原因大家都知道。。。說到底國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讓有些民企搞自己的飯碗,但是你不能撈過界,在中國估計也沒指望民企交多少稅,只要吸納就業穩定社會發工資搞活經濟就可以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9 05:22 , Processed in 0.072485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