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1220|回復: 1

世界最快電機誕生!每分100000轉,設計靈感來自長橋

[復制鏈接]
1#
發(fā)表于 2022-9-28 10:48:25 |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xbq1013 于 2022-9-28 10:50 編輯

最高轉速的電機之王誕生了。
出自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實驗室,每分鐘可以達到100000次的轉速。
更高的轉速,意味著可以實現(xiàn)更高的功率密度,在相同功率下,電機的尺寸也會更小,同理,消耗的能源更少。
更快的轉速也能提升電車性能,幫助電動車減輕重量,從而增加續(xù)航里程。

這款新型電機不止這些功能,還具備以下優(yōu)點:
1.所需的稀土材料減少70%
2.每公斤7千瓦的峰值功率密度
3.制造成本比傳統(tǒng)電機更低
4.還可用于高速壓縮機、飛機發(fā)動機內(nèi)部集成等領域
最重要的是,這款電機并不只是實驗室產(chǎn)物。按照研發(fā)團隊的說法,如果特斯拉想采用這款電機,6-12個月就能調(diào)整規(guī)格上車。


01
靈感來自長橋,稀土材料只用30%
電機是電動車的核心,也決定了一輛車的性能高低,比如續(xù)航的長短,跑的快不快,極速多少等等。

不過要想達到能效最優(yōu),總會陷入一種取舍和博弈。
比如為了增加續(xù)航,可以加大電池組,但也會加大電池組和車身重量,同時產(chǎn)生很多其它問題,比如需要改變電池管理系統(tǒng)以及車身結構等。
除了電池,就是在電機這個重要硬件方面下功夫。通常情況下,電機的體格越大,就會越容易獲得高效率。怎么讓電機更小,同時保持足夠的性能,甚至更優(yōu),是不少研發(fā)人員重點攻克的方向。
新南威爾士大學電氣工程與電信學院的副教授 Rukmi Dutta 和 Guoyu Chu博士領導的一個團隊表示,他們采用了一種新型技術,可以顯著改善現(xiàn)有的內(nèi)部永磁同步電機 (IPMSM)。
新型電機的最大功率和速度使得現(xiàn)有高速記錄翻了一番,每分鐘可達10萬轉,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快的內(nèi)置式永磁同步電機。
“電動汽車的一個趨勢是讓電機以更高的速度旋轉。” Guoyu Chu博士表示,每個電動汽車制造商都在嘗試開發(fā)高速電機,原因是物理定律的性質(zhì)允許你縮小機器的尺寸,使用更小的機器,消耗的能量也會更少,車輛的續(xù)航里程更長。

這款電機是如何在同樣體積下,擁有更高的轉速呢?
研發(fā)團隊表示,新電機的設計靈感來自韓國的Gyopo鐵路橋,這個設計結構克服了傳統(tǒng)IPMSM的常見缺陷。
比如IPMSM型電機在其轉子中嵌入了磁鐵,以產(chǎn)生強大的扭矩以擴大速度范圍。然而,由于其轉子中的鐵橋很薄,導致IPMSM的機械強度較低,這限制了它們的最大速度。
其實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認為EV用電機并不具備體格優(yōu)勢,因為汽車用電機存在體積、形狀以及質(zhì)量等多種限制,這些限制也注定了電機很難實現(xiàn)大幅進化。
研究團隊采用了雙系拱結構設計了一種新的轉子拓撲結構,并創(chuàng)建了現(xiàn)有技術的更強大版本,可以有更好的功率重量比。
有了這個新型的結構,電機的峰值功率密度達到了每公斤7千瓦。
新南威爾士大學團隊表示,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新電機還具有顯著的成本優(yōu)勢:每臺電機使用的稀土材料更少。
一般情況下,一些高速電機通過套筒來加強轉子,而套筒通常由鈦或碳纖維等高成本材料制成。因為轉子拓撲結構具有很好的機械穩(wěn)定性,所以新型電機也不需要套筒,也只需要30%的稀土材料,比如釹,從而降低了制造成本。


02
電機可以隨意DIY,最快半年就能上車
其實對于新能源車來說,一臺好的電機需要具備基本不少要素,比如體積小,功率大,轉速高。
電機的輸出功率由扭矩和轉速的乘積決定,在輸出功率不變的情況下,轉速越高,馬達的扭矩就越小,成反比狀態(tài)。
而扭矩則是由馬達的半徑和施加于馬達的力決定的,在施加馬達的力不變的情況下,扭矩越小,馬達的半徑就可以越小,電機的體積也就可以變得更小。
就像是在美國被譽為“特斯拉殺手”的Lucid,作為目前世界上量產(chǎn)純電動車中峰值功率最高的電機,達到了500Kw的功率輸出。但其體積卻相當小,Lucid Air的電動機重量為74千克,而特斯拉單電機的重量高達92千克。

Lucid電機的體積之所以小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轉子繞組體積小,也就是馬達半徑更小。
正是因為小巧的體積以及超高的功率輸出,其被譽為“最強電機”。
而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以研發(fā)的技術過硬而著稱,在工程技術界其地位就像清北在中國的地位。
電機的研發(fā)主導團隊之一Rukmi Dutta博士是電氣工程與電信學院能源系統(tǒng)高級副教授,專業(yè)研究電機的設計和控制領域,例如汽車和可再生能源部門的永磁電機。她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為許多動力企業(yè)提供咨詢服務。
另一位新項目主導人——博士研究員Guoyu Chu,同樣也是來自電氣工程與電信學院,研究領域涉及機械工程,電子工程和電氣工程。
Guoyu Chu在2014年獲得山東科技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學士學位,2017年獲得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電氣工程碩士學位后,便一直在新南威爾士大學攻讀電氣工程博士學位至今。
這兩位專家在電機領域發(fā)布多篇學術論文,新型電機則代表著他們在電機方面的最新、最重要的成果。

他們帶領研究團隊在設計這個電機時,還使用了他們研發(fā)的智能輔助優(yōu)化程序,預先反復測試了電、磁、機械和熱量等各方面的性能來優(yōu)化電動機設計。
團隊一開始對90種設計方案進行評估,然后先選擇了按最優(yōu)設計的前50%來生成一個新的設計方案,并重復迭代過程,直到達到所需的最佳效果。
要知道最后的電機設計是他們分析的第120代方案,最終才實現(xiàn)了每分鐘100000轉的絕對最大速度和每公斤7千瓦的峰值功率密度。
“我們有自己的電機設計程序包,可以自行輸入速度,功率或者密度的要求。”Dr Guoyu Chu表示,運行這個系統(tǒng)幾周后,就會得到滿足這些標準的最佳電機設計。
按照他的說法,如果像特斯拉這樣的電動汽車制造商想要使用這種電機,那么只需要大約6-12個月,就可以根據(jù)特斯拉提出的規(guī)格要求進行修改,達到最佳的電機設計。
Dr Guoyu Chu表示,如果有供應商采用這款電機,會稍微降低轉速,同時增加功率,以平衡電車的需求。
顯然,這款可隨意DIY的電機并非實驗室獨創(chuàng),在制造成本降低、能效也最優(yōu)的情況下,大規(guī)模量產(chǎn)也會是大概率事件。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
發(fā)表于 2022-9-28 11:15:59 | 只看該作者
得來臺多大的減速機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guī)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wǎng)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0 10:12 , Processed in 0.07076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