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張麻子 于 2018-9-5 16:43 編輯
來源/央視財經、中國經濟網 等
前幾天,由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出爐。2018年民營企業500強入圍門檻繼續增長,達到156.84億元。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威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分別以6036.21億元、5578.75億元、4917.99億元的的營業收入位列前三。恒大則以17617.52億元的規模位居資產總額榜首。 1/ 10個數據 156.84億。2017年,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發生較大變化,有104家企業新入榜單。入圍門檻達156.84億,比去年提高36.32億。此外,民營企業制造業500強入圍門檻為74.65億元,民營企業服務業100強門檻達215.10億。 3000億。超大型企業進一步增加,9家民營企業營業收入超過3000億,比去年增加3家。華為和蘇寧繼續蟬聯榜單前兩位,營收總額分別達6036.21億和5578.75億。京東、恒大、國美今年新進入“三千億陣營”。而營收總額超過1000億元的有42家。 563.86億。民營企業500強資產總額為281932.21億,戶均563.8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排名前三的為恒大、萬科、碧桂園,均屬房地產業,且3家資產總額均超萬億。 11321.01億。利潤水平繼續回升,稅后凈利潤總額為11321.01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比2016年增加近3000億。華為、萬科、恒大等18家民營企業2017年稅后利潤過百億。 10254.10億。納稅總額達10254.10億,同比增長28.24%,占全國稅收比重為7.6%,比上一年提高1.47個百分點。華為、萬科、恒大為民營納稅前三強,分別達710億、565.62億、420億。 950.83萬。民營企業500強員工總數為950.83萬人,同比增長7.05%,占全國就業人員比重為1.22%。 162家。產業結構持續優化,第三產業入圍企業數量連續5年增加,從2012年的117家增至2017年的162家。而第二產業同期從380家降至333家。此外,2017年,第三產業資產總額超第一、第二產業資產總額之和。 10%。研發能力增強,研發人員占比10%以上的企業數達189家,比上年增加12家;研發強度超1%的企業數為182家。其中,華為2017年研發投入高達896.90億。 7902.86億美元。民營企業500強實現海外收入(不含出口)達7902.86億美元,較上一年大幅增加5427.13億,增長219.21%。 1446家。500強中共有446家參與各類國家發展戰略。其中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227家,占比50.67%。 2/ 4個特點 一、服務業比重增強,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018民營企業500強中,第一產業入圍企業數量為5家,與上一年持平;第二產業入圍企業數量連續五年下降,從2012年的380家降至2017年的333家,下降幅度為14.11%;第三產業入圍企業數量則連續五年增加,從2012年的117家增至2017年的162家增長幅度為38.46%。 第二產業資產總額113844.86億元,占40.38%,同比減少0.02個百分點,民營企業500強中第二產業企業資產比逐年遞減。 二、制造業仍占主導地位。 2017年,民營企業500強中制造業仍占主導地位,民營企業500強有88家制造業企業,較上一年持平。制造業企業營業收入占民營企業500強比重同比下降0.31個百分點,資產總額占比同比增長0.15個百分點,繳稅額占比同比下降1.06個百分點,稅后凈利潤占比同比增長2.58個百分點,從業人員占比同比下降2.79個百分點,研發費用占比同比下降4.3個百分點。調研顯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民營企業500強中的制造業企業研發投入仍保持較高占比,原始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三、前十大行業結構出現變化。2017年,民營企業500強前十大行業共包含11個行業316家企業,較上一年減少2個行業22家。行業分布繼續變化,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躍居第一,綜合排名提升到第二位,建筑業排名下降到第三位,房地產業位居第四位。 建筑業,房地產業,批發業及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入圍企業數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少。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綜合,化學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與零售業等行業入圍企業數量則有明顯增加。 前十大行業結構變化反映民營企業500強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呈現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調整的趨勢。 四、中國區域經濟兩極分化狀態日益明顯。在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浙江共有93家企業入圍。這是浙江連續20年上榜企業數位列全國各省區市第一,高于江蘇的86家、山東的73家、廣東的60家等沿海發達省份。 廣東雖然入圍企業數量排名前三,但其資產總額持續增長,占比為27.01%,位居第一。浙江入圍企業營業收入總額和資產總額占比有所下降。浙江入圍企業營業收入總額占比為14.9%,同比減少3.7個百分點;資產總額占比為9.37%,同比減少1.62個百分點。 在長三角地區,入圍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浙江有93家、江蘇有86家、上海有15家、安徽只有4家。三省一市共有198家企業上榜,作為一個板塊整體是名副其實的區域經濟的高地。 安徽省入圍500強的4家企業分別是文一集團247位、國購集團355位、眾泰汽車361位、山鷹國際443位。安徽上榜企業數只占長三角地區上榜企業總數的2%,不到浙江的4%。 東北三省中,一共有9家企業入圍榜單,其中遼寧有6家企業,吉林2家、黑龍江1家。 通過梳理可以發現,在民營企業百強中,浙江企業最多,為16家,廣東、江蘇兩省相同,都有15家,三省份上榜企業占百強榜的46%。但是前10強中,浙江沒有一家企業上榜。 在民企百強中,中部六省只有5家企業,分別是:湖南2家(新華聯和三一)、湖北2家(九州通和卓爾),江西1家(正邦集團),其他三省河南、安徽、山西均無民營企業上榜百強。 從全國各個省區市來看,有20個省份上榜2018中國民營企業百強榜,其他省份在民企百強上為零。 值得注意的是,2018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顯示,企業入圍數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占比有所提高,由2016年的411家增加到419家。由此可見,中國區域經濟呈現的兩極分化狀態日益明顯,強的地方越來越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