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226|回復: 12

差分機,這才是最強大腦

[復制鏈接]
#
發表于 2018-2-26 19:32:35 |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xiaobing86203 于 2018-2-26 19:32 編輯   @. q; }, ?% W  _' i9 p9 h' D+ U

, X+ W3 l7 v! C! N" j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機械史上最強大腦:英國數學家查爾斯·巴貝奇,他是可編程計算機的發明者,計算機的先驅。他設計過的計算機器有差分機、分析機和第二個差分機。差分機可謂是機械史最復雜的巔峰之作。

  a( Z, Z3 J2 j/ p& L! m

2 T0 i* h3 f4 |: `
    在英國政府的支持下,巴貝奇在 1822 年開始了差分機的設計和制造,希望將從計算到印刷的過程全部自動化,這樣就可以避免人為誤差。差分機使用有限差分方法來機器計算多項式函數的值。

9 ~9 u9 t' O- Z, e2 B+ ]0 F' h
有限差分方法是個簡單但功能強大的技巧,它用重復加減的過程來避免需要的乘法和除法。
差分機一號局部裝置
) w0 d& Q+ Y5 E9 v+ y( s' s
    不過由于當時制造工藝水平較低,這個 10 英尺高,10 英尺寬,5 英尺長,重 2 噸,以蒸汽機驅動的龐然大物在 10 年間只完成了七分之一,看不到未來的英國政府不得不停止了對該項目的支持(畢竟按照這個趨勢,要 70 年才能完成)。

: u3 D! f+ W. M3 j! }
差分機一號已完成的七分之一

) {6 t" Q1 ~* ?* V1 _' q
差分機結構圖
+ T% W/ N& P0 \6 k8 M
雖然失去了政府的支持,但是在設計和制造差分機的十年讓巴貝奇有了設計更強大機器的能力,更加精密的分析機因此面世。
- ~8 ~$ W9 {6 u! n! o& E
分析機模型
+ K- x& X) ]) b6 d8 O
它能用多項式展開的方法計算對數和三角函數,具體的計算過程則是用打孔卡片輸入,完成類似匯編語言的程序指令。

2 x" |# j# h! L1 p
分析機部分組件的實驗模型,巴貝奇自制,現藏倫敦科學博物館7 q5 d5 ^5 A& U! z# }  c2 n
5 T6 R7 Y: C* p  |
設計和嘗試建造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機器成了他整個下半生的夢想。這個分析機的設計理念比差分機更超前,向未來穿越了大概一個世紀。

( _$ q" s% G; h4 |4 H8 t: f. O
4 @! c6 Y  J/ h# |5 {9 E6 @% n; M
在分析機之后,在1847~1849 年間巴貝奇運用在開發過程中得到的心得,重新設計了差分機2號,它可以計算到 31 位數及第7階差,而且零件數還只有差分機1號的 1/3。可惜的是,這時候巴貝奇已經找不到愿意出資的人了,因此差分機2號也只停留在了紙面上。

* _' q& x4 X& g8 z
差分機2號
4 u8 h7 {' T& |1 P6 Q5 V% |4 x
第二個差分機在1849年設計出來卻在有生之年只實現了很小一部分。盡管如此,巴貝奇為電腦科學留下了一份極其珍貴的精神遺產,包括30種不同設計方案,近2000張組裝圖和50000張零件圖。。。

  X/ U3 r' @7 \# j2 r
1985年時,倫敦科學博物館照著巴貝奇的圖紙,打造了一臺完整的差分機2號,這臺巨大的手搖智能機械計算機,長3.35米,高2.13米,有4000多個零件,重2.5噸。
4 X/ @9 d) W/ A
倫敦科學博物館的差分機2號▼

/ `0 x. j9 O+ K- Y( g0 _7 `
美國加州的計算機歷史博物館也有一臺差分機2號,是根據巴貝奇稍早的一個設計方案制作的。
- @) t( Y( E0 o. W* i* F
加州計算機歷史博物館的差分機2號▼
1 F( v1 \3 }) a* H1 h. L9 b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發表于 2018-3-4 15:05:41 | 只看該作者
我找不到它的用處
12#
發表于 2018-2-27 15:23:24 | 只看該作者
牛逼得沒話說8 O7 k# d, [% n9 q- x% j. [" {1 f
11#
發表于 2018-2-27 14:59:12 | 只看該作者
比運籌帷幄快多了,
10#
發表于 2018-2-27 12:45:17 | 只看該作者
不明覺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發表于 2018-2-27 11:01:51 | 只看該作者
太牛B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發表于 2018-2-27 10:17:46 | 只看該作者
宋明兩朝我國有物質基礎發展科技,缺文化意識。最終敗北,晚了三個世紀。
7#
發表于 2018-2-27 09:42:43 | 只看該作者
老外對機械的專研程度確實是我們現在無法比擬的,值得敬佩。
6#
發表于 2018-2-27 09:11:57 | 只看該作者
牛逼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發表于 2018-2-27 09:10:37 | 只看該作者
個人感覺,這樣的牛人已經超越了“人”的范疇
4#
發表于 2018-2-27 09:09:02 | 只看該作者
厲害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1 01:12 , Processed in 0.098937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