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找回密碼
 注冊會員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7422|回復: 22

說說外資降價哪點事兒

  [復制鏈接]
1#
發表于 2015-11-27 14:08:59 |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進口產品的印象是,價格高,質量好。

對于一般進口產品來說,有一定利潤,人家保守一個利潤底線,死活是不降價的,比如我們公司。

對于暴利產品來說,就是你自己生產不了,人家就是漫天要價,愛買不買。

最近在新浪微博“機工戰略”上,看到幾條外資降價的故事,不知是否完全屬實,歡迎大家點評。

故事1:連續管原來進口一噸8萬,自主研發成功后迅速降到2萬多。

故事2:我們廠生產的一種雙列圓錐滾子軸承,用于最高時速350的列車。我們廠能生產前進口一套3.5萬,我們廠研發了之后進口價馬上變成1.2萬了。

故事3:某重型機械廠的朋友說了一件事,我國核電機組中的壓力容器鍛件,此前一直以來都依賴進口,日本的JSW公司一直以20萬元人民幣每噸的壟斷價格向我國的企業銷售。為了改變這一局面,一重二重等企業先后投入幾十億元資金開展攻關,當我們的研發剛剛成功,日本方立即將價格大幅下降到10萬元,僅為原來一半。

故事4:我們的機械工業目前增長滑坡,但有一塊市場還可以吃,主要就是吃跨國公司的超額利潤,比如某輸變電的產品,我們的一家企業通過突破技術難點,開發出自主知識產權的設備,使得外資企業的產品由1000萬/臺降低到600萬/臺。當然,吃這塊超額利潤,相當于動了別人的飯碗,國內企業也是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

故事5:2006年,,我們國家機床檢測中心對于市場上主流的車床加工中心的MTBF進行檢測,平均統計結果大概是600-700小時,而同期對于進口機床的統計數字是2000小時,截至到2015年6月份,我們國家機床重大專項經過檢測的70臺新產品機床的平均MTBF大概是1100小時,提升了將近一倍。

反思1:投入了幾十億元,要賣多少產品才能收回投資?何況產品價格下降如此之大,如果一重二重知道成功后經濟性下降如此嚴重,也一定不會去研發。 二重的破產重整就是不顧市場所致,害死了企業 員工 投資者 債權人。

引申1: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有朋友,不孤單。最近,西門子與新松宣布:將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雙方的合作從產品層面向數字化制造邁進。西門子全面支持新松的數字化業務,西門子數字化企業軟件套件也將在新松得到應用。既然助力中國制造的目標都相同,那就拉個手,一起走吧!

這僅僅是星星之火,在眾多核心零部件行業,比如軸承、減速機、發動機等行業,依然是外資的天下。
歡迎拍磚!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老鷹 + 100

查看全部評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3#
發表于 2015-12-2 16:18:50 | 只看該作者
交易的東西,不僅僅取決于我多難得,還看你多難得
22#
發表于 2015-12-2 15:03:54 | 只看該作者
還是博弈能力不行吧,如果雙方勢均力敵,就不會出現這種,中國的技術還是需要自力更生,小日本和白人,奸詐
21#
發表于 2015-12-2 11:35:31 | 只看該作者
就應該這樣,你不能造,我為什么不宰你。
20#
發表于 2015-12-2 10:38:25 | 只看該作者
管焊師 發表于 2015-11-27 15:43
產品的價格是由供求決定而非成本決定,作為后來者,不經過舉國之力長期努力是無法獲得決定性優勢的。創造價 ...

對,
19#
發表于 2015-12-1 14:51:47 | 只看該作者
非常 發表于 2015-11-27 17:41
以下個人愚見:     
      國外的壟斷產品,也是經過長期研發、投入相當的資金。但那是國外整體基礎行業達 ...

這個我贊同,有些東西不能靠買,搞技術開發就是燒錢。而且某個項目研制成功,會帶動一系列技術的提升。
18#
發表于 2015-11-30 14:47:09 | 只看該作者
shootbomb1 發表于 2015-11-27 14:23
我們公司是這樣賺錢的
先賣標準,包括圖紙標準相關轉化,也提供產品開發服務
然后賣解決方案,比如工藝, ...

這樣的公司是最牛逼的。好的公司只追求壟斷,只有二流的公司才追求競爭。

17#
發表于 2015-11-30 13:21:20 | 只看該作者
天天天藍_ 發表于 2015-11-28 18:15
單位新進好多設備,都是進口的,每臺都只用到最基礎的功能,大量功能被閑置

什么公司,不差錢啊 。哈哈
16#
發表于 2015-11-29 16:53:39 | 只看該作者
有些東西是賠多少錢都要搞的,比如撫順特鋼那樣的企業,幾年一個訂單國家都要養著。
15#
發表于 2015-11-28 22:36:50 | 只看該作者
一朵嬌粉嫩的花 發表于 2015-11-27 15:50
反思1:投入了幾十億元,要賣多少產品才能收回投資?何況產品價格下降如此之大,如果一重二重知道成功后經濟 ...

好像當年鄧小平就是這么認為的,“造不如買,買不如租”,所以造成現在你造不出來就是天價的局面。

北京三環內的房子是能用錢解決的,但我覺得對99%的中國人來說都是個問題,無法解決的問題,你覺得呢?

在國企這種畸形的企業里面,產出什么怪胎都是正常的,可以理解的。

點評

不要偷換概念呢,哈哈,三環買不起,你可以買比四環多一環的五環,或者六環?  發表于 2015-11-30 08:03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9 07:42 , Processed in 0.08239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