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常見的外圓磨的振紋有螺旋型的和延圓柱方向上的直紋(操作工常叫它為橫紋),還有就是亂紋。
' W8 l. E1 P' F! x5 V, f
6 {, t0 t6 h# t5 l亂紋一般是砂輪沒修整好或主軸(可以是砂輪的也可以是工件的)壞掉了;螺旋紋一般是縱向走刀快了或砂輪沒倒角等。0 m- Z% d5 W0 M$ N }- H
申明一下,我不是磨工,對這方面也沒多少經驗,連磨床的把手也只是搖搖輕重而已,從來沒實際操作過任何外圓磨。這里只想談談對“橫紋”的一點個人的體會。
+ ]3 t8 J# J) N1 E/ Y% _7 i& i$ ~/ ` v% S7 F6 P- a2 k
磨床的振紋,你百度一下,博士、碩士論文肯定不少。螺旋紋、亂紋談的比較少,針對橫紋的一定不少,什么機床自激振動、強迫振動,很多的。我沒事就喜歡看看,學習麼!終于知道了:圓周上橫紋的條數=工件轉速/強迫振動源的轉速(大概如此啦,不背公式的,或許是反過來的)。然后有人就把振動源(砂輪)作為研究的主要方向。7 a# p7 a. P* i/ J4 M. t5 k
+ s2 l* K* g/ X+ E7 H1 |) c好吧,我跟各大俠們分享個我親身經歷的一點事,互相學習。
+ H; m# S* w, E5 ^$ j0 K* T: z9 G2 t
有一臺xxx的外圓磨,砂輪頭架轉速就一個,xxxx轉;工件頭架三角帶輪有級變速。全新機床,磨出工件非常漂亮,光潔度、圓度都能達標。但所磨的某個主軸的套筒,裝配后,幾個來回跑合,就明顯看見橫向振紋(俗稱暗紋)。有天來了個鬼子檢驗員,掏出個紅寶石油石,在套筒上蹭幾下,打了不合格。事后工程師們也用金相砂紙蹭了蹭,果然橫紋很明顯。要出口怎么辦?好,改造磨床,哈,所有轉動件都做動平衡,導軌重新鏟刮等,還是不行,就懷疑電壓電頻,呵呵,穩壓的穩頻的都有了,磨削參數是調了又調的,結果還是有橫振紋。因為砂輪轉速是固定的,振紋的條數還真如論文里寫的,條數等于什么的,所有人都把振紋歸咎于砂輪主軸。改造來改造去的,無法克服。投降了,最貴的一臺磨床拿去粗磨了。直到有一天,一個初出茅廬的維修工,在保養時,不小心敲壞了工件頭架的帶輪(鑄鐵的),只好做了個新的。呵呵,從此這臺磨床居然成了廠里的主力軍!2 s- _" @& i; Y: u/ i
" S) s& V' ^0 a為什么?N年后,我還是百思不得其解。一直到數控磨床的出現,而且是高端的,我想我大概明白了。
. f& {! _) \8 r; T( S$ a; {5 J/ K" ]' F. w2 I. Y# z
有個小伙磨個工件,在砂輪主軸上按計算,輸入個1800轉,工件麼,好說,100轉,結果有橫振紋,調調參數吧,工件60轉,還是有。火了,磨慢點,30轉還是有!呵呵,逛個什么論壇看見的,大意如此。他大罵瑞士數控磨床是騙人的!呵呵。
) [: W6 ?1 s6 [) T6 f9 ]$ K4 x想了想,明白了,砂輪轉速和工件轉速之比不能是偶數的!最好是小數點后面除不盡的,比如0.333333333333,0.67676767676。這道理學機械的不可能不知道,可惜還是不知道。想想當年好慚愧!* Z# o0 b+ b: B8 L5 a, v
; w2 L) c% n, [# ~
我想那個小伙能把工件轉速調成9x轉,也許能克服。我想,那臺xxx的磨床,也許就是帶輪巧合與砂輪轉速打架了。要知道從來就沒有設計師對三角帶輪提很高的要求,也沒有裝配工對每臺磨床出廠時,檢查砂輪、頭架各檔轉速的。制造廠出一千臺也許也遇不到一臺,呵呵恰恰給人學習的機會。論壇逛一萬遍,也不如看看壇友的抱怨,尤其是技術方面的。) _+ m1 y7 @3 X& I
互動就是學習!: t! D5 K# v& l; e- q6 ~
: t7 J# \( Y- o) p) p4 R! S9 J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 · 采用|主題: 929, 訂閱: 40
- · 機加實例分享|主題: 19, 訂閱: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