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一些外資撤離中國后,也有中資開始撤離。就在亞洲首富李嘉誠出售上海物業之際,中國首富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的女兒宗馥莉表示,有可能把企業搬出中國。31號,有經濟專家指出,企業家們不看好中國經濟,因此紛紛撤離,但政府絕不會無視這種情況發生。
宗馥莉29號對媒體說,李嘉誠都搬出去了,我為什么不可以搬出去?她說,和當局花費精力打交道讓她倍感頭疼;她這一代人與她父輩完全不一樣,政府不能像對待其父輩那樣對待她這一代。而在宗馥莉講這番話的一周前,海外媒體廣泛報道,亞洲首富李嘉誠宣布出售香港大型超市連鎖店百佳后,又以60億人民幣出售他在上海的寫字樓。
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南卡洛萊納大學商學院教授謝田說,政府實際上對資本大規模流動是有限制的,也一直在提防;外資撤離政府無法干涉,而中資就不同了。“中國本土這些企業家能不能夠真正把資本、資產移到海外,我持非常懷疑的態度。如果中國允許資本自由流通,中國企業很容易把錢或企業搬到海外的話,中國就不會有這么多資金外逃、地下錢莊、地下銀行運作了。就是說,一旦有大規模的國內企業、民營企業資本開始外逃的時候,很可能政府就會出臺很多限制措施,不讓這些資金外流能夠成功。” 對于中資撤離中國的現象,官媒環球時報評論稱,中國企業別輕易說“撤離中國”這類氣話。這類言論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多方面的不必要的傷害,尤其是降低部分消費者對企業品牌的忠誠度。 對此,謝田說:“特權利益階層本身已在大規模的轉移資金。它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而已。”
“資本家或者資本,最終的利益目標就是賺錢。中國現在經濟下滑,看衰了,不看好。前二、三十年,那么多外國資本到中國來,它就是趁著中國好賺錢,現在不好賺錢就走了。現在連中國資本到香港的也要走了,因為他覺得錢不好賺了。
“以前很多西方企業、美國企業、韓國企業開始撤離中國。現在中國本土的、國內的企業也在考慮撤資或是希望撤資,這說明中國經濟下滑的一個很糟糕的趨勢。另外也說明中國的政治環境和社會環境讓這些企業家不愿意待。”
“講國內因素:人工費增加非常快,大概這幾年增加了一倍不只。土地費、資源費,現在環保費也要增加了。這些雜七雜八加起來以后,商家的利潤就下降了。再加上政府不愿意進一步改革開放,只想吃現成飯,買賣土地、資源,空氣和水源,這些都快賣光了,等等這些因素促使中國的經濟下滑了。那么更大的一個就是國際市場沒有了。所以這些綜合因素加起來,資本覺得在這里賺不到錢了,往外找到能賺錢的地方走了。”
點評:
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