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為機械加工的一種重要方法,切削加工具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在長期對金屬切削加工研究的過程中,眾多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本文介紹其中的兩位。
4 S4 P5 }: z M" c8 n4 ?
. R8 x, V- |3 N0 U& T8 p4 N: }" b/ @$ }$ }
9 } O1 _$ D" }' \8 X: D7 C
6 _, H" M P: Y2 }8 b8 A1 p
4 V' r6 T$ a0 m( Q% ~- V5 z0 |# f羅伯特·胡克(Hooke Robert)羅伯特·胡克(Hooke Robert,1635-1703)胡克是17世紀英國最杰出的科學家之一。他在力學、光學、天文學等諸多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所設計和發明的科學儀器在當時是無與倫比的。他本人被譽為是英國皇家學會的“雙眼和雙手”。1679年Hooke把他包括6個主要工作的一組報告匯集一起,出了一個單行本《論刀具切削》(lectiones culeriannae),這本書中至少包括了Hooke的兩個重要的科學發現,一是提出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定理,這就是著名的應力與應變成正比的彈性定理。另一個發現是Hooke直覺地理解到振動著的彈簧與一個單擺是動力等價的。5 Z6 a3 s# M' I' R5 G6 n4 E
8 r! K2 e" H, y
1 l3 ]6 h3 r3 F. q% X; [0 [. b9 ?
6 u* \8 s2 t. _
' Q- i0 Q5 M; Z弗雷德里克·溫斯洛·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98年泰勒和懷特發明高速鋼。特倫特在《Metal Cutting》一書中寫到:“高速鋼刀具的出現引起了金屬切削實踐的革命,大大提高了機械加工車間的生產率,并要求完全改變機床的結構,據估計,在最初幾年,美國的工程制造業,由于使用了價值二千萬美元的高速鋼而增加了八十億美元的產值。”1907年,在整整工作了26年切除了3萬噸切屑,掌握了10萬個以上的實驗數據的基礎上,泰勒發表了經典論文“On the Art of Cutting Metal”中提出了著名的刀具耐用度公式,第一個研究了切削速度和刀具耐用度之間的關系。這一公式對今天預測刀具耐用度仍有重要的指導意義。1911年,泰勒出版了《科學管理原理》一書,提出了“泰勒時間制”,運用行為科學的方法分解每種工作的最佳作業方式和所需時間,制訂出工作標準對勞動者進行考核和激勵。這一研究奠定了現代管理的科學基礎,被譽為“現代管理之父”。泰勒一生獲得了40多項專利,包括 “移栽活樹設備”、“動力汽錘”、“磨滾珠設備”等;泰勒還是一位運動健將,他為自己設計了匙形的網球拍,并贏得了1881年美國網球冠軍賽的雙打冠軍。* l' s2 {) i& b# v6 \
5 u( I7 l1 s: A6 W/ j0 c7 n. j胡克和泰勒應該屬于科學家與工程師兼為一體的人物,他們善于在工程實踐中發掘和提煉科學問題,這種能力值得研究人員和工程師學習。名著Metal Cutting Principles的作者,美國金屬切削理論家M.C.Shaw教授的書Engineering Problem Solving: A Classical Perspective提煉了工程中的基礎數學、力學和管理學問題,值得一讀。 b" a2 {) @& }, n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