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一則幾十年前的故事,折射出當時中國工業的無奈——
上世紀70年代,中國想要引進英國的斯貝發動機。英國人很奇怪:“吳仲華不就是中國人嗎?”英國人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英國研發出葉輪發動機,使用的就是吳仲華的理論。
吳仲華是內燃機方面的專家。他和妻子李敏華都是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后來成為了美國航空咨詢委員會路易斯噴氣實驗室的研究員。他不僅解決了當時困擾學術界的三維流動問題,還研究出渦輪發動機原理,并寫出渦輪機械三元流動方程。正是在他的理論基礎上,后來英國才研發出當時最先進的葉輪發動機。
1950年,聽了新中國代表在聯合國上的發言后,吳仲華夫婦決定回國效力。他們以旅游為名,繞了一大圈才輾轉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后來吳仲華先后籌建了清華大學燃氣輪機專業、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熱工系,為我國燃氣輪機領域發展奠定基礎,培養人才。
吳仲華一直主張自主研發發動機,只可惜他的夢想一直沒有實現。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我們太過于依賴蘇聯,吳仲華又因為一些原因陷入了困境,而中國的航空工業發展也幾近停滯狀態。
后來我們引進英國的斯貝發動機,花了整整12億。這些錢在那個年代可不是個小數目。而斯貝發動機正是基于吳仲華理論研發出來的。
可見我們從來都不缺少人才。我們的發動機之所以一直沒有發展起來,除了歷史因素,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發動機的研發是一項系統的工程,不光是有理論就能行得通的,還需要強大的工業水平與之匹配。但無論如何,當初如果我們的航空工業按照吳仲華的思路發展下去,現在或許會有很大不同。
一則故事1.png (199.18 KB, 下載次數: 32)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9-27 11:10 上傳
一則故事2.png (708.79 KB, 下載次數: 35)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2-9-27 11:10 上傳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