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9-4-16 11:55
正文摘要:本帖最后由 loveskycc 于 2019-4-16 11:55 編輯 1 T" Z' g: ?! C) R0 q3 W9 b/ v5 \8 S: y" s 最近隨著“兄弟”被重新定義,京東一系列換人動作和996這個話題被熱議,很快網上列出了當今 ... |
牛逼啊大佬 |
其實就是標準化 |
長涯 發表于 2019-4-25 10:52 是的,只要習慣了這種工作方法和思路,是干一個工作做一個產品就得到一份秘籍,這樣才能越做越精 |
loveskycc 發表于 2019-4-25 09:35 前輩的思考方向確實讓我受益匪淺,我之前的老板也再籌備,準備做一個設計文檔,對每個需求點進行規則性描述,設計者靠設計文檔一步一步按規則計算下去,就可以完成整個設備的制作,可惜我離開的有點早沒能幫老板一起制定這個規則,現在還蠻后悔的。不過雖然換了行業,我還是覺得一個具現化的規則要比在工作中跟著看,學還要有效率的多。 |
長涯 發表于 2019-4-22 16:38 我一直認為人有三層需要突破,第一個就是模糊概念的動手,也就是主觀意愿的努力最后得到經驗,第二個是你提到的,也就是總結歸納,很多人停留在第一層,到第二層的都很少,因為第一層只需要人動手動一點腦就可以,第二層除了動手和動腦,還要具備相當理論和實踐功底、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字組織能力,也就是能夠吃透還要能夠說穿一個問題,至少也要自圓其說的精確化和系統化,第三層就是這些頂尖科學家或者其他行業,分析統一形成一套理論公式,這個理論可以應對所有的現象或者說至少在很長一段當前認知的時代里統一廣闊的領域 |
長涯 發表于 2019-4-22 16:381 X* o2 [% l; o% I3 E 你說太對了,就是應該這樣,實際上你的工作方式已經開始和老一輩有本質區別,愛因斯坦之前的物理世界也是這種研究方法,海量的試錯尋找一個公式或者叫統一的系統,也就是我們現在很多人不總結不分析不歸納不統一的點化經驗,愛因斯坦把這種方式升級了,從特殊案例入手推出一個理論模型,再用海量的點去印證,這就大大加快了研究世界的進程。可能你的行業也就是偏門自動化對你的思路起了推進作用,由此你甚至可以將特殊的經驗再高度統一提煉出來推向更多的自動化。( `/ ~3 i$ g6 F* U& H3 J / V5 p+ P( w; c4 o) \ |
京東喊話996,感覺是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江郎才盡。 |
我之前在的一個偏門自動化行業,幾乎是靠老設計師用經驗撐起了整個行業,我離開這一行前,根據老師傅的一部分經驗數據,整理成了一些數學公式,又自己根據設備零件情況整合了一些數學公式,綜合在一起后可以達到這樣一個效果:配上一個簡易的word說明,只要根據客戶的產品,在外鏈接TXT文件里變更幾個變量參數,剛入門的設計者就可以完成整套裝配體的自動設計。 雖然已經離開那行,不過通過那段經歷,我個人覺得經驗是十分有用的,但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如果有人可以做一個系統性公式化整合,就可以大大降低某些門檻,提高設計效率。 |
考慮事情的方式挺有意思的,第一個公式我認識,第二個公式是干嘛用的?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4 18:06 , Processed in 0.080766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