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08-1-9 21:41
正文摘要:前言 隨著中國世界工廠地位的確立,越來越多的裝備被引進來,也帶進來了越來越多的凸輪機構,如包裝機械、印刷機械、自動機械等應用大量的凸輪機構,各大公司的機械研發部門開發了很多優良的凸輪運動曲線??梢赃@么 ... |
感謝分享 |
從頭到尾看了一遍,雖然不是很懂但是覺著很受用,謝謝各位前輩不吝指教。 |
![]() |
謝謝分享 |
學習了 |
談談我初次被凸輪機構震撼的一件事。那是在2003年,我下海到廣州順德一家銅管行業的設備公司,接觸到德國一臺銅管聯合拉拔機,總體說:就是兩只手交換拽拉銅管,把銅管從外模和模芯之間的環形縫隙拉出來時,就成了所要的銅管。整套設備的動力就是一根動力軸,動力軸上固定著帶動兩個手的兩個柱面凸輪,還有控制兩個液壓握手的柱塞泵及輔助機構,沒有啰嗦的PLC控制系統,沒有各處設置的檢測開關,每分鐘能拉出120米銅管。 主軸轉一圈,雙手就完成一個動作周期,可以這么說,在零部件強度允許,銅管發熱允許,液壓油升溫允許的前提下,主軸轉多快,效率就多高,永遠不用擔心動作時序紊亂。 這就是老腰說的凸輪機構的高效性。 相比較而言,日本的設備,身上布滿了傳感器,看起來很高大上,可是效率只能達到60米/分鐘。因為傳感器~處理器~電磁閥所需要的幾十毫秒時間拉低了效率。 而凸輪機構無需通信,我到這,你就一定在那,每個零件,都同時走自己的路,不用判斷,也不用思考。 |
老腰 發表于 2008-1-9 22:25 威望不足,下載不了 |
老腰 發表于 2008-1-9 22:25 高手 |
向各位大俠學習了。 各有優缺點,我們的任務是整合各種機構的資源,設計出“多、快、好、省”的設備。 |
感謝分享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9 01:24 , Processed in 0.09309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