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7-8-16 15:59
正文摘要:如圖所示,這個O形圈槽內徑是73.4,外徑是78.6,深1.97,可是我查了O形圈的國標,尺寸與其最接近的一個是O形圈內徑為73,剖面尺寸為2,好像尺寸不對啊,為什么? ... |
樓主是高手啊 |
陌上古道 發表于 2017-8-18 11:10 端面擠壓量0.03的擠壓量,有意義嗎? |
本帖最后由 陌上古道 于 2017-8-18 11:12 編輯 我不知道你覺得哪不對了?圖紙開槽內徑73.4,O圈選73的,說明內側受力,擠壓變形量0.4,O圈外徑計算可知77,槽外徑78.6,可以輕松安裝,槽深1.97,端面擠壓量0.03.個人感覺設計的槽沒任何問題。O圈開槽設計根據端面或軸向密封,要預留一定的擠壓量增強密封效果。 |
中山楊 發表于 2017-8-17 18:26 如果要用,2.4mm,差不多了,他這個溝槽,我覺得有點怪。剛才看了一下標準,這個溝槽寬2.6剛好是線徑1.8的o型圈的溝槽寬,溝槽深1.9剛好是線徑2.65的o型圈的溝槽深。我總感覺是哪位工程師查標準的時候看錯行跟列。 |
韓寒11 發表于 2017-8-17 18:53 其實標準不標準,都無所謂。原理不了解什么都沒用。軸向密封,如果是內側受壓,o型圈應該以溝槽大徑為基準,如果是外側受壓,o型圈以溝槽小徑為基準。o型圈壓縮率8%-30%,填充率75%,最大90%。為什么內側受壓以溝槽大徑為基準?外側受壓以溝槽小徑為基準?其實只要想想就能明白。為什么要有一定的壓縮率,這個不用說了。填充率為什么不能超過100%?這幾個問題想明白了。基本上,不管標準還是不是標準又有什么關系。 |
本帖最后由 藍色格 于 2017-8-17 19:24 編輯 年華不_CZffW 發表于 2017-8-17 07:55 |
年華不_CZffW 發表于 2017-8-17 07:55 兩個標準打架了 |
藍色格 發表于 2017-8-17 08:21 對,是軸向密封,供應商的資料上面,線徑2.00,2.08,2.20,2.21,2.25,2.30,2.40,2.50,2.62,2.63,2.65的都有,不過要看密封圈材料,我估計線徑2.40左右,不過也遇到過槽寬跟線徑一樣的,不過壓縮量只有10%左右。這個如果是用2.6,壓縮量有點大。內徑的話,比73.4小點就行。 |
溝槽寬 2.6 深 1.97 這個 O 選 73X2.65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25 00:53 , Processed in 0.08496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