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5-10-24 11:11
正文摘要:正在看的這本書叫《繼承與叛逆-近代科學為何出現于西方》,作者是陳方正,香港中文大學物理學系名譽教授。寫書的緣由是因為李約瑟寫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出“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遠超西方,但是近代科技卻落后于 ... |
有機會看看 |
以后看看。 |
![]() |
我認為康德的思想最能表現出西方在技術方面的思想:純粹理性批判未必要依賴具體的經驗 |
其實小時候我也有過一個想法,中國古代科技如此牛逼,各種領先世界幾百年,如果沒有當初的閉關鎖國,而是在明末發展資本主義,我大中華一定是世界上最牛的國家。后來隨著受教育程度的加深,越發覺得當初想法的naive。一個是前面大俠說的學而優則仕這個事情,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是,西方科學的許多成果都是經過了嚴密的數學推導和大量實驗測得的。反觀之中國,發現基本上是建立在勞動人民的長期實踐經驗,抑或是偶然的碰巧發現,沒有人去研究為什么,只知道前輩都這樣用。而且,對于這塊,我個人覺得,西方的語言就比我漢語有了先天的優勢,你想想,亞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那會兒就出現基本完整的公式表述了,咱們在干嘛?君不見現在我們的課本上依舊是洋文寫的公式,試試拿漢語寫個公式,哈哈,一定很好玩。高中時候翻過一本九章算術,覺得上面的文言文表述問題特別逗。所以我認為,西方在古代就已經形成一整套數理化科研和教育系統的時候,中國被挨打就只是時間問題。 |
自然科學的發展脫離不了哲學思想的指導,封建社會統一思想,儒家一家獨大都限制了自然科學的發展。 西方近代科學的發展的契機應該是文藝復興,歐洲那幾個國家的皇家學會,起到的作用更大一些。 |
有機會看看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30 05:39 , Processed in 0.07696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