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12-8-24 16:32
正文摘要:本帖最后由 沈石頭 于 2012-8-25 05:01 編輯 , W8 a3 \& A, m* Y+ ~( y/ M ! V, M/ ?/ Q' q; _0 W- \: D如下面幾個圖所示,這是一個兩端安裝滾動軸承的夾送輥受力分析,壓力是作用輥子表面,夾送輥是成對使用,這 ... |
贊同4樓的第2,3點 關于LZ疑問2,未倒角計算出的數值是虛假的;% Z, ~( r; Z) w0 r6 Y0 u% | 關于LZ補充,如果輥子是球鐵,軸是鋼,用一種材料參數計算也不對 |
本帖最后由 huawei-hw 于 2012-8-29 13:42 編輯 ; `" A7 Q, r% e' t 6 `: a# v- u( I( ` 建議你在兩個軸承支撐處使用圓柱面約束(釋放軸向約束),再找軸端一面施加軸向約束。另外:你這個分析,涉及到上下棍子和板材的接觸擠壓變形問題,實際是一個接觸分析問題。建議你將上下棍子夾板材的裝配體,一起導入WB做接觸分析,就更接近真實工況。給你傳幾個不同約束的教程,希望對你有幫助。至于圓角應力集中問題,我也遇到過,但還沒什么更好的解決方法,你要是有解決辦法了,麻煩你告訴一下哦。 ![]() ![]() ![]() |
本帖最后由 沈石頭 于 2012-8-29 12:56 編輯 O/ P$ b* ]5 v7 [ [$ L3 _1 w2 a! A 是有點暈,加載方式前面講了,因為工況是上下圓柱輥子夾送鋼板,接觸面是微量的彈性變形,所以不用像理論計算滑動軸承強度那樣按照投影面積分布負載,而是以切線接觸方式的線載荷;另外軸的倒角是按照軸承的尺寸來的,這個倒角是必須的,其他的破壞方式在我目前的仿真分析中沒法看出,但是這個倒角處的應力集中的表現確實存在了,我的疑問是倒角的應力集中情況為什么比不倒角還差;ANSYSWB中導入的文件在沒有特別定義時,一律默認為系統中同一彈性模量的材料,所以不同材料的裝配件跟定義連接方式沒有關系;軟件不同其中的一些設置不同,溝通起來比較困難,不免有雞同鴨講的尷尬。非常感謝您的熱心幫助! |
佩服佩服!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19 01:54 , Processed in 0.102192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