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這個西格瑪-n曲線有ab,bc,cd幾段,(等壽命曲線) 在循環(huán)次數約為10”以前,相應于圖3-1中的曲線AB段,使材料試件發(fā)生破壞的最大應力值基本不變,或者說下降得很小,因此可以將應力循環(huán)次數N≤10 時的變應力強度看做是靜應力強度的狀況。 22 曲線的BC段,隨著循環(huán)次數的增加,使材料發(fā)生疲勞破壞的最大應力將不斷下降。仔細檢查試件在這一階段的破壞斷口狀況,總能見到材料已發(fā)生塑性變形的特征。點C相應的循環(huán)次數在 10*左右(也有文獻中認為約在10,現在工程實踐中多以10為準)。這一階段的疲勞破壞,由于應力較大,材料已出現局部的塑性變形,所以用應變-循環(huán)次數來說明材料的行為更符合實際。因此,人們把這一階段的疲勞現象稱為應變疲勞。由于這一階段的應力循環(huán)次數相對很少,所以也稱為低周疲勞。有些機械零件在整個使用壽命期間應力變化次數只有幾百到兒千次,但應力值較大,故其疲勞屬于低周疲勞范疇。但對絕大多數通用零件來說,當其承受變應力作用時,其應為循環(huán)次數總是大于10"的,所以本書中不討論低周疲勞問題,若需要可參見參考文獻[20] 書上主要研究的是cd段吧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3 06:08 , Processed in 0.06275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