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負載率大,速度快,使用頻率高的時候不行。其余情況的確要求不高也不會出問題 |
樓主提出的問題是很有意義的。 首先你預知了絲桿安裝在鋁板的毛面(沒有精加工過的毛坯面)上,不一定能保證安裝與配合的位置精度(平行,同軸,直線等配合公差)。 絲桿基座下的兩個墊塊也不能保證安裝配合精度,還需要裝配人員適配到動作順滑的安裝姿態。 但是樓主沒有理解這兩塊墊塊真實的設計意圖。 這兩個墊塊起到兩個作用,第一是補償絲桿自身的高度,去迎合其他機構的安裝位置。 第二是在作為根基的鋁板毛面上堆起兩個孤島,這兩塊墊塊可以很方便的拆下來二次加工,或者是銑床,或者是磨床能都很方便調整厚度,使絲桿安裝得更平行。如果條件允許,最好就是把這兩個墊塊裝在底板上,再上銑床或者磨床。一次裝夾,把兩個孤島的安裝面磨成統一的高度,這樣能節省平面精加工的時間。還能減少加工過程中金屬受熱產生的變形和應力集中。 如果條件不允許,最快最省事的方法就是塞銅皮。銅皮要墊在底板和墊塊之間,先用墊塊和底板的螺絲把銅皮壓緊,再裝上絲桿,裝上運動機構。測試往復動作,找到最順滑的姿態。墊好合適的銅皮之后,墊塊和底板就不要再輕易拆卸,點螺紋膠,或者在螺絲頭上畫油漆筆標記。因為拆卸墊板,再裝回去,底下的銅皮可能會移位,壓緊的銅皮應力釋放了厚度可能會回彈,再裝起來螺絲的壓緊力可能會變化,甚至較薄的銅皮會碎掉,一直壓住不能掉出來,也沒人知道,拆一次就拼不回來。甚至要裝回去的時候銅皮丟了找不到。又要重新調整兩頭的厚度。 說點題外話:“要看懂機械設計里面的‘招意’,比測繪出更準確的尺寸更重要。”比如前輩做的設備上,兩個墊塊拆下來用卡尺量,厚度是10.03mm和10.10mm。就算你真的量準了,上磨床也磨到了尺寸,裝在你自己新做的設備上也不一定能很合適。這時候原來的設備把這兩個墊塊裝回去,動作也不順滑了。為什么?原設備上的墊塊,安裝關系被改變了,厚度變得不合適了,高度要從新墊,基準要重新找。新的設備底板的落差和原設備的落差本身就不一樣,用前朝的尚方寶劍怎么斬本朝的官? 我并不了解你這臺設備的所有情況,我說的不一定對,也不對樓主付任何責任。但是樓主是但是人,可以什么話都聽,但不能什么話都信。加油! |
不靠加工精度保證,就只能是裝配調整費時 |
這里合理的做法應該是跟電機安裝板一樣,軸承座安裝面、導軌座安裝面都開槽位,深度要求一致,然后軸承座和導軌座的高度給公差控制,這樣通過加工保證,就不需要墊了,打表調整一下絲杠和導軌的平行度就好了 |
欣欣子 發表于 2024-2-5 15:21 感謝老哥提供的建議,是這樣的我是個新手可以說是沒做過設備,并且也沒有人去教我如何去設計,至于為何沒人教,是因為公司并不是以機械為主的,而且以光學為主,機械為輔的,所以就我一個人負責機械設計和安裝調試,但是我本身也是剛畢業的學生,并沒有經驗,所以我一般都是自己看書看論壇看視頻來學習,然后呢這個設備是我在網上下載的資源,用來看看別人是怎么設計設備的學習一下,但是雖然沒有實際設計過設備,不過也是看了很多相關的理論知識,然后就發現了這兩個問題,想請教一下這種問題如何解決,剛才也看了各位老哥的想法,發現基本都是靠調試來解決 |
2902007034 發表于 2024-2-5 15:18 沒標那就看來料板子的精度了,我這邊供應商的板子來料一般是平面度0.1mm,這種大板不標沒人會給你飛一刀或者磨的絲杠軸承座軸承中心的高度、導軌的高度要有公差控制,不然就得墊,好的設計可以減少很多裝配工作 |
圖中傳動結構主要實現功能要求,能正常運行即可。墊塊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電機中心高干涉,軸承兩端高度差能適當的調整。如果對于稍高一點的精度,墊塊高度0.01mm調整,必須鐵件磨床磨削。 |
非標導軌與絲杠卡不卡,主要看裝配師傅“墊”的水平。與加工尺寸完全無關,主要看人。 |
沒仔細看 非標自動化行業不需要太高的要求 要高精度絲桿導軌安裝,芯棒-大理石平尺-準直儀器等工具都需要的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7-22 07:25 , Processed in 0.07036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