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fā)布時間: 2024-1-30 14:40
正文摘要:本人正在申請一個發(fā)明專利,目前處于實質審查階段,據(jù)代理公司說有80%的可能通過。 5 }5 o V" L3 ~- n如果能通過,我想利用此專利進行創(chuàng)業(yè),不知道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希望資深大佬解惑。 + ~# f# }* q; ... |
補充一點,關于這個東西,我申請了包括發(fā)明、實用新型、外觀、原著保護全套的專利保護,如果批下來我個人是完全掌握的。 |
正常人應該是賣了算逑……讓愿意講故事的人去賣高價去量產。最好是有專利分成 |
也沒見到其他維度的思考。單就專利這一塊進行創(chuàng)業(yè)討論,說白就是有個好點子咯,點子好不好,靈不靈你自己在局內能看的清? |
優(yōu)秀的技術不一定能夠受到市場歡迎,前期最好不要放棄現(xiàn)在的工作,先做幾個樣品去戶外安全用品公司去溝通一下。看一下成本和市場前景,如果市場能接受這個產品再考慮下手吧。 |
創(chuàng)業(yè)可以,做好市場調研整理方案去撈資本的錢 |
等專利授權以后,做一個侵權風險的分析,有專利進行保護不意味著產品生產問世后不侵權 |
市場需求是關鍵,市場大了仿品也會泛濫 |
兄弟,你考慮過這個市場和實用性嘛 1、市場方面,你可以淘寶搜一下救生手環(huán)或者自動救生圈,一種適用于水下意外,一種適用于意外落水,這些都是有成熟的產品的$ J2 o. j Y0 z& u! Q 2、實用性方面,先說水下意外,一般水下作業(yè),兩只手都是用于操作的,或者游泳,兩只手都是需要用上的,如果發(fā)生意外,是否有足夠的冷靜和時間去尋找握把,而且這個誤觸性是否考慮到( G1 [& K/ R9 w, t 3、如果意外落水,一般水邊作業(yè)都會有救生衣,被動性防護肯定要比這個方便6 m4 t9 j( l! W- v. B 4、氣罐和氣囊分開,增加了攜帶難度,同時軟管一旦被扭到/別住,對于應急產品來說這個太致命,不能保證100%的擊發(fā)率這個就是一個致命傷! s1 A+ A! V8 D: V8 e. H 以上幾點你可以看一下再做進一步考慮,賺錢不易,可以自己DIY一套玩玩,但是想要批量弄,還是慎重一點 |
本帖最后由 機械專代師 于 2024-2-19 22:34 編輯 # X6 k9 [* g8 J! _7 T 1、我與這個代理的意見可能剛好相反,我認為這個發(fā)明授權希望遠小于20%,極大概率是駁回(可能駁回概率95%以上),201521075440.X、201120504395.0、202110921393.X都公開了類似使用頂針刺破密封膜來給氣囊充氣的方案,第一個專利也有類似的杠桿。 ( z( R A: o6 R9 L0 h9 @ 2、即使這個專利小概率授權了,至少也要把權利要求1和權利要求2合并在一起,相當于就是你整個產品的全部。同行只需要在你這個產品上省掉某個部件或者替換一個部件,完全就能規(guī)避你的專利了。 3、專利穩(wěn)定性問題。即使同日申請的實用新型授權了,實用新型專利的穩(wěn)定性也不好。 - W$ k& @* r( ]# `3 c1 c, t$ v 4、這個產品使用時有兩個動作,拔保險、按壓手柄;人落水時,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按理說,不會第一時間去拔下保險,或者因為緊張狀態(tài)根本沒能力拔下保險。 . n0 b' R. h' T |
喂我袋鹽 發(fā)表于 2024-2-2 20:01- V+ e0 h0 R7 d/ T 慢慢充氣炸開9 l6 \2 l& d, M |
littlecan 發(fā)表于 2024-2-2 11:45 丟過去炸開,顯然不行。是救人,還是害人?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qū)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8 14:57 , Processed in 0.08749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