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發布時間: 2020-2-4 20:18
正文摘要:菜雞想向前輩們咨詢一下,如圖示,零件A作為基準,其上配合著零件B和C,而零件B上又固定零件D,零件D和零件C在工作機制上又有聯系(比如是貨物通道),這時候,就要考慮在裝配中,C和D的精度問題,這種設計時的邏輯 ... |
這個問題可以通過尺寸鏈的計算來分析,它是機器裝配過程中,由互相聯系的尺寸按一定順序首尾相接排列而成的封閉尺寸組。在裝配或加工過程最終被間接保證精度的尺寸稱為封閉環,其余尺寸稱為組成環。組成環可根據其對封閉環的影響性質分為增環和減環。若其他尺寸不變,那些本身增大而封閉環也增大的尺寸稱為增環,那些本身增大而封閉環減小的尺寸則稱為減環。 |
組裝好后,DC有配合要求的做最后的精加工,圖紙要特別標注出來 |
設計里減少累計公差。 設計時,千萬別指望組裝不會有誤差不會有抖動。 |
可調,就搞定了 |
在裝配中,如果某個零件通過中間一個零件和具有設計基準的零件發生關系,需要進行尺寸鏈換算。可以看看機制工藝學中的尺寸鏈相關知識,這部分知識不太好懂,自己慢慢琢磨體會。 |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20-2-4 21:47 明白了,非常感謝 |
西京白澤 發表于 2020-2-4 21:38 所以需要計算尺寸鏈、考慮公差的分配。比如我要求D和C之間的孔,軸向不能偏出1mm,那B和C應該怎么分?假如B比較容易加工,那就可以適當提高B的公差等級,這樣C的成本就便宜很多了。當然,也有比較極端的例子,比如把高精度集中到不好加工的C上,讓其他零件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而C委托給專攻精密方向的代理商,這樣效率更容易保證。具體的看企業的習慣和設計時的取舍。 |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20-2-4 21:33 又見到前輩了,,非常感謝可考慮到實際裝配的時候D到C是無法直接配合在一起,中間是必須要通過其他的零件連接 |
我們的習慣是以D為基準,最后定位到C上。這樣就變成了比較簡單的,線性的,尺寸鏈(公差)分配問題 |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機械社區 ( 京ICP備10217105號-1,京ICP證050210號,浙公網安備33038202004372號 )
GMT+8, 2025-8-17 01:09 , Processed in 0.07668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