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雙軌道機構,動力在一側,工作時一側有擺動,怎么解決 [打印本頁]

作者: 風格尚11    時間: 2019-8-3 13:28
標題: 雙軌道機構,動力在一側,工作時一側有擺動,怎么解決
[attach]486508[/attach]1 \1 e/ {6 g& e/ |
怎么解決最快捷 ,我想在擺動側增加根線軌3 @& V4 B8 |: o6 s6 j  N) M: J
6 M5 y/ q/ M& S

. P' n+ h. W2 v7 g4 d7 k3 K
  q. A% I6 s/ ~  m2 O補充內容 (2019-8-5 11:37):
' A6 L3 o0 i3 C' P7 O' @( M1 K  M* w請移步十三樓有問題補充,那種解決方式需要注意什么?
' l. c$ q9 l  \/ _! F2 R3 s; T  k: _. v0 A8 [
補充內容 (2019-8-7 14:02):0 W$ \$ q- G: h# @
雖然沒有得到最終驗證,也上來匯報一下,以后各位同行也可借鑒這種思路:目前伺服動力的參數優化后,抖動明顯降低,等待跑產品后的效果》》》(伺服廠家說是調整下什么參數并且給演示了下,有效果)2 F$ J2 k) v* Q, U" @) P: t* P

作者: 學渣渣    時間: 2019-8-3 13:57
平臺承載如何?2 e7 \4 h0 \8 P: D+ T, O6 A! g' h

作者: 學渣渣    時間: 2019-8-3 14:00
學渣渣 發表于 2019-8-3 13:57; \( g0 {1 h' I: G
平臺承載如何?
, v' m, W; S: s; e, Z
速度,頻度呢
, g- o4 L% u' E* b% D* A
作者: 學渣渣    時間: 2019-8-3 14:01
本帖最后由 學渣渣 于 2019-8-3 14:03 編輯
/ g' x( w2 E) p# U+ w% m" I, U6 L( @" a" u' ~; d7 x1 h- k
再增加線軌沒意義。' @' x* K& ?) j9 ?- |* o3 J
建議增加同步機構。
/ d+ i1 z  w2 o' l
作者: 學渣渣    時間: 2019-8-3 14:07
動力在一側,這是病根
作者: 學渣渣    時間: 2019-8-3 14:09
輕微擺動都不允許?要求這么嚴格,啥機構
作者: 學渣渣    時間: 2019-8-3 14:17
公差正負0.05mm,跨距1400,絲桿100mm/S 頻率2s一次,很嚴格了。0 }6 B+ m8 [: j/ h1 K- {

. m- c$ C7 J# o4 t4 F0 G/ }怎么畫圓?平臺上負載還有Y向動作?# o9 H7 o, Y2 I6 T, b' }

+ X0 Z% G; J6 ~; I6 V8 Z) z6 u) B
' u1 a, S! v# q5 E: F# \3 D
作者: cherishp    時間: 2019-8-3 15:06
在右側也增加一組絲桿模組吧,我以前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后來考慮到懸臂上負載不大,把載板加厚,把右側導軌去掉了。
作者: 藍天心    時間: 2019-8-3 20:51
如果是這樣,只能犧牲速度和加速度了,都弄慢點,尤其加速度
作者: 塵世天涯    時間: 2019-8-3 23:33
樓主這個結構,如果負載是偏在一側的話,一定會發生樓主所描述的“擺動”,負載越是偏離驅動端,擺動越明顯。# j. e/ [0 [) a5 a! R

0 v3 n* h% P, B這個擺動是幾個方面原因造成的) g2 F9 y, F) S

  b8 D, Z8 c' h; u+ Z1. 1400毫米長的連接板自身變形, a+ r( `5 Q* x3 Y8 b9 o8 J
2. 連接板與滑塊之間的“扭動”
; h! e2 [4 `" R+ C1 ~- i3. 導軌與滑塊之間的間隙
" I. I  V# Q: u/ I( k
: @- G+ b& \1 W% ^) X對于50公斤的負載來說,完全消除應當是不可能的。減小還是可以的,備選方案有- e  a; T+ f6 s  H. g

3 o( x4 H; l9 Q/ ^+ V" a1. 連接板增加厚度,增強抵抗變形的能力
3 D- O$ m. d0 }2. 更換有定位銷孔的滑塊(THK,力士樂好像有這樣的型號,可以直接選擇),并在連接板上增加定位銷孔。實在不能更換,也一定要在連接板上打銷孔,對滑塊進行限位,放置滑塊與連接板之間發生相對滑動3 F  y( j3 f" m; ^
3. 選擇中預壓或者重預壓的滑塊,降低滑塊與導軌的間隙,增加整體剛度1 N( k+ w" W4 ^' M, O
4. 連接板每側都跟兩個滑塊固定,且兩個滑塊的間距放到最大(所謂最大,就是滿足行程的情況下,兩個滑塊離的越遠越好)
作者: 學渣渣    時間: 2019-8-4 11:56
塵世天涯 發表于 2019-8-3 23:33
4 M& M' n. B2 x  l, }; a樓主這個結構,如果負載是偏在一側的話,一定會發生樓主所描述的“擺動”,負載越是偏離驅動端,擺動越明顯 ...
& x' E$ i! ~3 i) m0 U
要求公差正負0.05mm,大俠覺得應該如何改進呢
2 l, x% m/ w$ p6 h0 y
作者: 蘑菇23    時間: 2019-8-5 11:08
塵世天涯 發表于 2019-8-3 23:33
2 K/ E6 d; d- j$ a樓主這個結構,如果負載是偏在一側的話,一定會發生樓主所描述的“擺動”,負載越是偏離驅動端,擺動越明顯 ...
% h% z+ }7 t! Y4 i4 ~3 h7 g+ f
三個硬連接,絲杠那里的連接改格浮動的會更好一點,另外這個設計很考驗裝配,直線導軌對高度和平行度都有要求,設計出圖的時候圖紙公差不知道設計的如何,50KG不算很重 : ~% x4 [5 v5 T. U' P; Y

  Q6 G$ ]1 T4 o5 f+ D3 S) m
作者: 風格尚11    時間: 2019-8-5 11:35
如果把絲桿螺母與上面大板的連接點移到中間,是否可行?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作者: 風格尚11    時間: 2019-8-5 14:03
風格尚11 發表于 2019-8-5 11:35
/ Y0 P; H' s8 Q如果把絲桿螺母與上面大板的連接點移到中間,是否可行?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7 m- N3 i+ `( h! D: @$ k6 d5 ^
[attach]486592[/attach]' }% J, C* Z1 _& L& D! @4 f: R- H2 _

作者: wang123jun    時間: 2019-8-5 14:55
個人覺的還是加個同步機構好點,兩邊同時受力;或者就是中間受力;因為單邊配合間隙如果大了,不只是搖動,卡死的可能性都有,
2 |6 N' V# O3 ~$ d! a9 W
作者: 大白小白    時間: 2019-8-6 14:06
1400mm的跨板多厚?最好加筋;
  Z% [3 N$ b$ G" W' ^: J9 J' M
3 x6 ^; U9 ^! m" A% P' F在右側增加一條線軌,可以測試一下。
作者: 849519836    時間: 2019-8-6 14:50
1.雙動力驅動* y9 M8 p  `% k+ h# n" a- D
2.用同步帶將兩側的同步驅動
作者: 風格尚11    時間: 2019-8-6 16:42
大白小白 發表于 2019-8-6 14:06
- z7 }: x- `7 R9 d9 c* ^1400mm的跨板多厚?最好加筋;
1 y5 u% u2 U& R- W% I+ }* ]% @; e2 ~7 M, E% m2 J8 _' y' M
在右側增加一條線軌,可以測試一下。
5 A' \& {4 S  ]+ o8 {. k
[attach]486733[/attach]加了加強筋的,% o; b5 |% D, j" s4 C2 `! }1 d
1400的板12mm厚,有個大立板在中間!8 n8 P1 J/ L5 [$ H" e2 q" C

作者: 風格尚11    時間: 2019-8-6 16:43
849519836 發表于 2019-8-6 14:50( s) M) r: h$ y4 ^1 w
1.雙動力驅動2 c: Z8 q; J8 J
2.用同步帶將兩側的同步驅動
- P# R0 f& u/ [9 }/ `
機構已成型,重新設計肯定來不及了,想盡量改善!
' T4 }5 s- t) N" a- o6 w
作者: 大白小白    時間: 2019-8-6 19:00
風格尚11 發表于 2019-8-6 16:42
0 _. r' S3 Z- |# s加了加強筋的,% {9 _9 F8 P2 S
1400的板12mm厚,有個大立板在中間!
% z3 {/ b/ {( {. \+ O! N6 D# F
焊接還是螺絲連接?
/ S1 Y/ ]& R: Z
作者: 風格尚11    時間: 2019-8-6 20:18
大白小白 發表于 2019-8-6 19:00
/ W( ^2 b% f: c# S7 u, v焊接還是螺絲連接?
: g& w! ~$ o7 V6 G% a
螺絲連接!) c9 ~; [. L; y, L: ]8 l

作者: 849519836    時間: 2019-8-7 09:32
風格尚11 發表于 2019-8-6 16:434 C0 V+ |% n% Y' H
機構已成型,重新設計肯定來不及了,想盡量改善!
2 L+ u: G+ e- H+ F1 [
那你這套機構用不了多久,就有可能報廢的。長期下來另一側有可能憋死的,所以說還是在不大概的前提下在另一側加一組動力源最好,最簡單的是采用雙伺服驅動,不過這個就看你們電氣工程師的水平了,要不然下來也是會經常伺服報警的,其實就是用軸將兩側共用一個動力源。長痛不如短痛,自己好好想想,到最后設備到了客戶那邊在修改,都是淚的
  Q4 }/ j& D) \) X; s/ K
作者: lurenyi    時間: 2019-8-7 11:49
你們整個公司當初就沒同事質疑你這結構超級不靠譜嗎
作者: 風格尚11    時間: 2019-8-7 13:58
lurenyi 發表于 2019-8-7 11:49
7 a: x* X# p$ S: y7 I' y你們整個公司當初就沒同事質疑你這結構超級不靠譜嗎
2 {2 U# u7 F+ O4 `+ H  {. J  z+ `
這套機構之前的老設備有用,不過那是用kk模組搭的并且總長只有1.1mm ,為了節省成本這次改成絲桿+滑軌。相似的結構,所以就沒人關注這里了,設備裝好后,我去推了推,發現抖動比較大
1 P; r! N* a( V# J& y
! Y  i4 V1 [( Q# Z8 Z3 v
作者: 風格尚11    時間: 2019-8-7 13:59
大白小白 發表于 2019-8-6 14:06
: f% h/ f0 U5 D; e  Y' x9 k1400mm的跨板多厚?最好加筋;
* v# M8 E# O1 p5 y2 L# _- |/ ?
* f+ `0 K9 O3 H& s* i在右側增加一條線軌,可以測試一下。
0 Q$ P, c4 K% Z  R" S. @
工件已發 等待測試結果8 |9 c. t: a, I& e4 u: q

作者: 風格尚11    時間: 2019-8-7 14:01
849519836 發表于 2019-8-7 09:32" ^$ i, H' p# x# V
那你這套機構用不了多久,就有可能報廢的。長期下來另一側有可能憋死的,所以說還是在不大概的前提下在另 ...

- E1 u6 m) U& s% P' E目前伺服動力的參數優化后,抖動明顯降低,等待跑產品后的效果》》》(伺服廠家說是調整下什么參數并且給演示了下,有效果)4 h* U8 g& c) b4 _0 F9 `

作者: 大白小白    時間: 2019-8-7 14:16
風格尚11 發表于 2019-8-7 13:59# |6 V$ H! ^& v. h% g
工件已發 等待測試結果
. j$ {( G# E* K' J* {
回來發發照片,看看能不能一起想辦法改善,減小損失, t7 d6 C# x. J

作者: weianrong1    時間: 2019-8-7 18:03
|塵世天涯發表于 08-03 23:33樓主這個結構,如果負載是偏在一側的話,一定會發生樓主所描述的“擺動”,負載越是偏離驅動端,擺動越明顯。<br>
' N0 v0 a- X: h5 M) F<br>
1 I- h$ g  [4 |這個擺動是幾個方面原因造成的<br>
' w2 S2 U: A! m& s2 E! X( Q<br>7 n* D1 f) G# U3 ~1 I8 R
1. 1400毫米長的連接板自身變形<br>
7 m. W! O- E) z# _0 d2. 連接板與滑塊之間的“扭動”<br>
9 s3 ^% J2 O; I3. 導軌與滑塊之間的間隙<br>* \1 p. R! `9 U/ D" ^  e. J- e: m; v
<br>
0 h# p( {0 L5 s' w$ }對于50公斤的負載來說,完全消除應當是不可能的。減小還是可以的,備選方案有<br>
" `+ p7 e) C) Y: ^<br>
& v5 ?9 e( b3 Q# ?' i  K' I, z6 W/ {1. 連接板增加厚度,增強抵抗變形的能力<br>
! n; i- ^/ E; s0 |* k* d2. 更換有定位銷孔的滑塊(THK,力士樂好像有這樣的型號,可以直接選擇),并在連接板上增加定位銷孔。實在不能更換,也一定要在連接板上打銷孔,對滑塊進行限位,放置滑塊與連接板之間發生相對滑動<br>
; R6 ]8 p' X+ \2 ^' c3. 選擇中預壓或者重預壓的滑塊,降低滑塊與導軌的間隙,增加整體剛度<br>/ \8 b, N! C: b' {5 x. g6 x
4. 連接板每側都跟兩個滑塊固定,且兩個滑塊的間距放到最大(所謂最大,就是滿足行程的情況下,兩個滑塊離的越遠越好)
老哥說得很全面
作者: 849519836    時間: 2019-8-8 10:43
風格尚11 發表于 2019-8-7 14:01$ i4 M, ]/ T& _2 |' v5 h
目前伺服動力的參數優化后,抖動明顯降低,等待跑產品后的效果》》》(伺服廠家說是調整下什么參數并且給 ...
5 s3 b5 A( w0 `" E
程序是能優化一部分,解決因跨度過大造成的共振(加濾波器),優化程序。但是主要的問題還是結構性的,不要指望程序能完全解決。一套良好的程序是建立在理想的結構基礎上的,LZ
" U4 T( G+ L' I7 s$ ^7 ^) y7 n
作者: 風格尚11    時間: 2019-8-8 13:21
849519836 發表于 2019-8-8 10:430 ^! I. P9 p8 o7 j
程序是能優化一部分,解決因跨度過大造成的共振(加濾波器),優化程序。但是主要的問題還是結構性的,不 ...
; h8 N7 t. R, i' l$ U1 N
知道的,驗證方案也在做,同步進行!每一步都有不同的效果!
3 b7 Q9 w) J' }# _
作者: 漢室后裔    時間: 2019-8-8 13:43
除了10樓所說的4個思路之外,補充:
# V$ z3 ~! H, u0 k' i) A' s% J1、滑塊除了增加預壓,還可以考慮用加長型的;
, Y8 A3 L/ a* V# _( H* c9 z2、導軌跨距盡量縮小;3 V  S( U  @$ G8 C- V
3、滑塊打定位銷不好做的話,可以考慮加壓塊。
$ H/ C2 N6 J+ H( N# \0 P  z- a- J/ F: h: @1 ~! p/ L+ S
空間允許的話,借助傳動軸一個電機帶2個絲杠
作者: 喂我袋鹽    時間: 2019-8-9 13:34
“伺服動力的參數優化后,抖動明顯降低”
& _  s( w- J1 a6 W
, ]- l& }; B% T3 o是說降低速度的沖擊,優化速度曲線吧,類似凸輪曲線
作者: lurenyi    時間: 2019-8-28 10:37
風格尚11 發表于 2019-8-7 13:58
# J5 D8 I/ O8 M. S3 }這套機構之前的老設備有用,不過那是用kk模組搭的并且總長只有1.1mm ,為了節省成本這次改成絲桿+滑軌。 ...

2 S& n8 F  D: {前兩天無意中在客戶那里看到和你這結構類似的,橫梁竟然有兩米多的跨度,同步帶加導軌,動力在單側,精度沒要求,梁比較結實,運行還算順暢。雖然眼見為實,但我還是真心不喜歡這樣的結構
, m3 d+ J& N% \7 {4 J
作者: 風格尚11    時間: 2019-9-16 11:08
過了這么久才上來匯報這個事:
5 o2 ?$ P6 y# ^2 o( v- ^4 X 我之前的改法可以明顯減少震動,基本沒有抖動的出現,且更換了專業走軌跡的驅動器以后,路徑也比較平滑。但是會出現一個新的問題,擺動跟隨的問題。打個比方:動力側動作1mm  無動力側由于不能及時跟隨,結果就走了0.9mm  。現在更換為雙驅動,是OK的 ,中間加雙線軌+中間驅動也是OK的  精度都在3條以內。希望對大家在以后的設計中能有所幫助。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