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一個農民眼里的勞動節 [打印本頁]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9-5-1 16:50
標題: 一個農民眼里的勞動節
本帖最后由 曉昀 于 2019-5-1 16:55 編輯 & x0 S0 {/ x/ I! h( x

. n) E( N6 {5 x- O! E! k        今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是所有勞動者最崇高的節日!& g+ c5 ~, ?* [
. B/ Q+ W" O8 `7 _
我們社區絕大多數學機械,做機械這一行的人應該都來自于農村,我也不例外,我也是農民的孩子。雖然上大學離開了農村,畢業后進了城市工作,但是,依然對農民,農村和農村生活有著深厚的感情,每次放假都想去農村的村莊找找過去生活的感覺。今天跟家人出去玩,大學同學拋了一篇文章,看的潸然淚下,幾次都無法繼續看下去。7 G) W$ x  `; J' o6 I
7 n' r& }9 |8 U; @" l
今天我們不說機械,也不說工作,給大家分享下這篇文章,也許這就是我們很多人過去曾經經歷過的生活。雖然每個人的一生都不易,生活艱辛,拖家帶口,但是,我們依然熱愛自己生活,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和幸福感!
4 _$ S2 t9 ^$ m8 g) U6 R' G0 V下面是正文。
: S2 d, _1 \5 l) h1 k& U  `; k! a. X  g2 R) s6 g3 P
7 f' P+ k* K) P2 `1 K# P) h! F1 e
十年前的勞動節,我在福建泉州一鞋廠做鞋。那時一天工作10小時,如果不是吃飯還要花時間,工廠恨不得讓我們每天工作12小時。
9 c; s- u# a- l& m" M6 a
' g3 Y0 T  p% O6 J其實這樣也挺好,我寧愿連續工作12小時,這樣剩下的12小時,除了浪費六七個小時睡覺,還可以有五六個小時供我在二手筆記本電腦上寫作。8 n& d- @0 b! E( |: T7 b
2 E0 f, X& o& q, r6 W2 k
那時寫作也不投稿,寫完就發表在博客論壇,有人喜歡看就很滿足,還因此結交了一幫文友。我有一半的朋友,都是通過寫作結識的。
$ {, t  @% m* J; Z- i* o# }
3 W6 [* @' T3 f7 h& b) E在新浪論壇混了大半年后,我略有薄名。2009年勞動節來臨之際,文化漫談版主“晚風”主辦了一個【五月的歌】征文比賽,邀請我參賽。我下班后隨手寫下這一篇《一個農民眼中的勞動節》,同時發博客和論壇。
9 K- g% U/ _$ e* f4 c% Y2 N" L+ r" @- v" ?& O/ F
這篇小文很應景,在論壇和博客都推薦了,反響還不錯。看了一下其他參賽寫手的作品,我想這篇是要得獎的了。結果這個比賽到最后不了了之,對此我也無所謂。
; n5 y5 c4 K0 Y5 N: J( @' p# ^+ U1 t! {3 j9 _; h, H% C1 v2 A( `
可是沒想到,在那年勞動節,有網友告訴我,《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了我這篇文章。' P# |4 z9 X1 z+ Z6 ^  c' O% n
- e0 }: ?2 ~+ C; G2 y1 K" a2 k
在此之前,我從未在報刊發表過作品,這算是我的處女作了。我很高興,一連請自己胡吃海喝了三天。
$ M) z1 i& H$ a3 j! y, d
' n/ @( Y4 o, \- l( L8 ~& g  f后來,這篇小文繼續被《讀者》《青年博覽》《文苑精典美文》《新校園》《文摘》等雜志轉載,我心想,這么多雜志發表,以后靠稿費就可以養活自己了。; V* K' _: y; u/ M# g. X4 v$ ]
% [, L5 U. ]9 ?
我聯系《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輯,索要稿費,最后稿費只有160塊,就這160塊我還沒拿到手,因為匯款單上收款人是萬小刀,而這并不是我身份證上的名字,我無法證明我是萬小刀,所以稿費最終沒有取出來。
* A- o/ g& N1 F. b+ y; k; L3 F0 B; \2 G1 Q7 v; ]
后來《青年博覽》的稿費只有60塊,大概因為不是首發,所以稿費便宜吧。這60塊稿費我也沒拿到,因為我居無定所,留的是我孝感同學的地址,他告訴我有60塊的稿費,但如果為了60塊回孝感,路費都得花幾百塊,所以稿費不要也罷。
6 o6 Z: ^" Z; p) n+ x4 |$ d3 m( {# S1 [$ \( T
最讓我虛榮的是,這篇小文還上了高中語文試卷的閱讀理解試題,有幾名中學生還因此找到我博客,成為我讀者。這挺好。- w& \# ~4 S6 v# ]1 n* q

5 U7 u% N- U( f后來相繼發表了《留守兒童小放》《懷念一棵夭折的柳樹》等小文,稿費我也沒要了,我繼續在工地工廠打工。( m3 h( K" B8 b. }/ M! Z, P: A
+ e& n' d9 _+ N' u6 }, X+ s8 T, m* T
自此,我知道靠寫作混飯吃還是挺難的,畢竟不是誰都是韓寒郭敬明,認清這個現實后,只把寫作當業余愛好。這樣也挺好。
0 c9 t# B9 E0 ^! c8 a$ g' T" {( x; ~0 r7 |1 d
今天是我處女作發表十周年的日子,濫竽充數把舊文貼上來,大家隨意看看:
' ~, C; _6 L7 `6 Y- K
* l9 m" ?8 Q: H3 o
2 s9 g4 C( |" U7 b2 Y2 V. Q2 f0 P2 c/ L, f
) P; `- T6 n) L. v$ v6 h
) U4 i* e: u1 d
一個農民眼中的勞動節
/ L$ x, r+ h2 D  J5 G" |
: }8 c: Z/ a( `0 t+ k2 Y
2 ?; ~+ u: J7 Y. b

. y4 q5 J6 n" i# a5 Y, q' Y2 c) e8 D6 J( S2 P; Z* W$ _

6 b/ @5 X7 B. d一、$ j; o) ]3 B; p9 z

4 j8 H4 {4 N( _$ s$ E5 U他仍然記得母親的話,勞動節是需要勞動的節日。
4 R* f2 F) V2 O; z5 U; J9 s* g! `# z' u6 S: T' A7 c/ I# ^! c7 r
那是1990年,他念小學一年級。那時候他總想著玩,很多年后才給那時的他找到借口:玩,是孩子的天性。
  U; W% Y% |/ `3 t) J# T% ~. A: L9 Q, u9 {2 I: y, R% e% B$ ?" l
這個道理,母親也許知道,也許不知道。那時候母親說,地里的活還沒干完,種子不播下去,來年你吃什么,穿什么,拿什么去繳學費?
9 U! s$ t4 @: s
" g/ h8 _+ j" [4 v- y6 [那不是一個8歲的孩子思考的問題。他思考的是,他要去滾鐵環,或者跟其他孩子玩彈球,再或者去拍紙片。在那些游戲中,他才懂得什么是快樂。
# S$ h; Y2 B7 b" h) l& [; p! j+ v  U) J; m5 `4 l! R! R
于是,他一屁股坐在地上,.哭叫著不愿意隨母親去地里。他說,勞動節學校放假,是讓我們玩的。母親就說起了開篇那句話。但他不聽。母親說,地邊有映山紅,有蘭花。他不聽,他在地上打滾。# r( t) S& @8 e9 E; V
7 A  f' c0 F) B* R  Z
最終,母親擰著他的耳朵,一起去地里。
, i* G& J- C/ r9 S) B2 g- @
/ ]$ }7 ~" Q( t" Y
( i& D% |6 [& V
0 G$ \6 a: N6 O* ?8 K' Q4 D; g3 V二、4 y* V2 S9 G5 j3 M% U7 L

5 e* a( i! I' @6 M5 D6 l/ N一轉眼,那個孩子長大了。在縣城念高三,為了備戰高考,五一學校并未放假。
( n9 d! a  ]! S, S6 ~  M1 u8 D0 J2 s: @. ]
他忽然想起母親,才過去幾年,母親就開始衰老?骨質增生,風濕病。醫生說,勞累過度,你母親已不能再干繁重的體力活。他也曾想讓..城里打工的父親回家,然而母親并不許可。( E$ D! q: H* z' _. W  d2 i& p8 _$ ~0 S

' l( {$ w" Z: ]  o4 B# C$ t9 [母親說,你上大學,拿什么做學費?" k' _( g; Z3 t8 N5 t3 c. S
& I+ Y5 S- @! ]3 z
他說,大不了不念大學。
) e0 z/ t( [6 k6 q& [; |) @" z' f; s, P8 J
母親生氣了,她想再次擰他的耳朵。然而發現她兒子長高了,她必須將手舉得老高,才能夠著兒子的耳朵。
, O# Z$ H/ m5 U' u% l: g
- y8 B1 x+ y( e2 U" }
% W0 ^" J! T' |; J他想起這些,無心復習。他想回家幫母親播種,他懷念起家鄉的映山紅、蘭花。他向老師請假,懇求再三。老師終于搖著頭,同意了,并囑他早些歸校。1 X' ^' L2 p* l+ B4 {
$ c) Y% D8 T9 N# E
一大清早他便來到縣城的汽車站,坐了3個小時的汽車,再走了3個多小時的山路,晌午時分,才回到他的村莊。他看到很多即將凋敗的映山紅,蒼白的花瓣讓他想起母親的臉。幸好還有蘭花,清幽的香氣,給他和那些忙碌的農民一絲安慰。: y  ?' N, C) \5 s5 M0 _
, G! g! K) Q4 P0 T
母親看到他,還是很高興的,他這才發現母親眼底無盡的溫存。他扛著鋤頭,提起剩下的一些種子,隨母親回家,做午飯。午飯很豐盛。有臘肉有風魚還有蒸雞蛋外加一盤青菜。這些都是他愛吃的。
( r0 G$ n" O: z1 J+ j7 m* n, y( h8 ~5 A3 ^2 }3 Y; i9 |9 v) y! [
吃完飯,母親問,學校又要繳幾多錢?生活費還差幾多?母親以為學校又要繳錢了。$ L: t- J6 V6 \/ f5 J2 l

! i2 V! }; P. @' ]; T" u) z他說,不是回來拿錢的,是回來幫家里干活的。
4 [! b8 S( z7 V
$ K2 L( ]7 n; U母親的臉一下子陰云密布:下個月就高考了,你不好好復習,要你干什么活?!快回學校去!
( ]: {( j. c- j4 T& _0 H
9 U" V- u. U  D- e# v0 d7 j他不愿意。他說把活干完了再去學校。
7 h4 c" l7 a9 H) i
/ V- \/ G* @2 L7 `! K! q母親這次沒再想擰他的耳朵,她知道夠不著。她拿著掃帚把兒子趕去了學校。  O% w, R+ m8 ~* U7 w4 s
, w* {- t) B* h
$ H/ c0 Z0 _/ w& n& I

4 ]+ r. y% l* j  \5 r# J* M三、
+ L4 C3 d3 }! W* U# q9 J, U7 n( \, @" r! u2 l4 \2 X
大學的勞動節,學校放7天假。
7 `% x: x- d/ g) s9 d2 X2 N7 x- w( a
( @- O& X) I. y) `; ?家境好的同學結伴旅游,家境差的去打一些零工。他做了幾份家教。“五一”那天,他家教的學生和家長都出門旅游去了,難得清閑。他想起父親在不遠的一座城市打工,于是決定去看望父親。
6 [  V2 m% d- [+ e# P( L' Y! a4 ?
0 [2 ^) @8 Z' L2 \* r父親在工地干活,他知道地址,由于父親沒有手機,所以也沒法提前通知,這樣也好,可以給父親一個驚喜。
* z% X9 C8 `. j1 R; U& q% o3 Y2 G7 c- ^9 B. [
到了那座城市,他買了張地圖,問了很多人,坐了很多站公交車,直到天黑,才摸進父親的工棚。4 w+ @9 [8 I3 C

7 S! Z; x2 [' V7 w* U1 G6 ]4 d很多光著膀子的民工,在工棚里打牌下棋,還有的光著身子在洗澡。0 N2 `- p/ i" O) V6 X

- D# s3 e6 G: ~; d0 y  p& y然而父親并不在工棚。工友說他父親出去撿易拉罐去了。& {* U6 w7 j  v1 o4 o0 y
' K0 `! E. P* E
他問:在哪兒?5 }6 b) T0 ~; b3 z% o! P) _0 d/ f3 K6 s

1 @  f' s# V9 |+ H工友:工地外面的濱河公園。$ E8 n4 }# I& U
  R1 f2 p" H' b  \& }
他沿著河邊尋找父親。昏暗的路燈下,一個人低著頭提著水泥袋徘徊著,他感覺似曾相識,很可能是父親。他喊了一聲:爸爸。
" k* S6 T0 Z" p7 }/ I. n& g( s! ]9 i  s0 I; {4 Y
他轉過頭,揉了揉眼睛,竟然真是他兒子。 . v3 T8 `0 w- U) q* ~, ]

& ?/ f( m1 V1 B父親提著水泥袋,跟他一起坐在一張石凳上,寒暄了幾句。
8 M  I8 u! ^; r; T6 h
1 B; c) J, d) o, Z( \他說,爸,白天累了一天,在工棚休息一下嘛,怎么還跑出來撿易拉罐?我在學校做了幾份家教,賺生活費不成問題。你不用這么辛苦的。) B, P3 g! \# ~9 Z, ]

$ l5 K/ M4 v4 F5 T& D父親說,今天勞動節,工地放假了,以前不放假的,不曉得么搞的,今年放假了。要是不放假,晚上我就不出來撿這些東西了。父親抖了抖水泥袋,嘮嘮叨叨地說著。$ n/ I& v% F2 u, W! H3 D
+ u. U) _/ D- K$ o& h
放假也好啊,休息一下嘛。3 B/ {+ k0 m. B7 G2 t

6 |- A! E' K0 w  g6 p/ L休息又沒得工錢,哪個愿意休息!父親接著從口袋里掏出一把零錢:看,這有30多塊錢呢,就是白天撿這些東西賣的錢。父親再次抖了抖手中的水泥袋,里面傳出易拉罐清脆的響聲。父親高興地說,這些還能賣10塊錢哩。
" ~- x8 [% j3 M9 A
7 r. @6 k6 s& m. {$ |他扭過頭去,趁父親不注意迅速拭去眼角的淚水。5 U5 k3 Y0 K4 _$ q" ], B, D6 T

( F+ K" k: r# t6 v6 n- x- Q第二天,他坐在回學校的汽車上,數著父親賣易垃罐掙的零錢,淚流滿面。( |  W9 E0 R/ h$ i& j; b& a

* f" t# q! ?) _* O1 s3 R3 @" G【作者:    萬小刀】! z4 l) o8 A  Q) [5 W
( F4 |& {- T7 q* V5 n* i; B; Z
: i: Q8 a  |. A- ]: z- P* Y+ L

, p  p2 M2 E5 S: E: [2 V9 W  N
作者: 楊善梅    時間: 2019-5-1 17:31
如今十幾歲的小字輩們,自小就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家人只需要他(她)們一心只讀圣賢之書,五一學校放假的時候,還要拿起手機或一頭鉆進網吧里面,抓緊時間打游戲,過游戲過關晉級之關,因此他(她)們心里面大多都沒有勞動的概念了。( Y( h% v; N! O. R9 C% N
1 `/ T( u) F! u  J
想當年我在浙江瑞安打拼時,我們家的一個遠房親戚家的小孩想跟我進廠上班學技術,不想孩子的爸爸媽媽卻一個勁的告戒我道,“我家的小孩在家一直嬌生慣養,從來都沒有干過活,平時不會洗衣服,不會做飯,更不曉得什么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因此需要我每天幫她家的孩子打理日常生活起居!”5 S7 J" n2 {5 a0 d# F1 c

( m) \; B/ y8 [" N- O+ }7 j我自己每天在廠里還要按時上下班,哪里還有那么多的閑暇時間來照顧你家的孩子呢,如今我發現但凡能夠獨自一人在外打拼的小桿子,大多都是西南方向,位于云貴川那一帶的人,然而像我們老家這邊的那些小家伙自己小,家人都是惜疼護癢,放出去怕被大風吹飛了,含在嘴里又害怕被口水泡化了,從來都舍不得讓孩子適當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勞動,因此這些孩子在成年之后,大多吃不了這個苦。: w% ^0 Q8 e% T! a

; j; O/ L* C, v! U+ x& W1 ]6 B我聽完我家的這個遠房親戚所說的一番肺腑之言之后,深感特別無語,我靠,我暈,我暈,我狂暈,我豈不是帶了一個富家大少爺或公子哥去廠里上班?于是我思來想去,最后還是婉言拒絕了他們家的請求。
作者: peipei1860123    時間: 2019-5-1 19:04
真是很好的文章呢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9-5-1 20:06
孩子很少能懂的父母的艱辛,有的長大了才懂,有的長大了也不一定懂的
作者: 機械社區618    時間: 2019-5-1 20:40
所以說,光努力是沒用的。0 a& m: n; D3 M0 h& E/ U
努力+運氣+思想,才有希望過得好一些。
作者: 破碎重鑄    時間: 2019-5-1 22:30
知心大姐五一節快樂!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9-5-1 22:34
破碎重鑄 發表于 2019-5-1 22:30
) `/ i& S% c( ]8 x' O8 F知心大姐五一節快樂!
+ E" y# d! B5 t  W
祝你和社區所有同仁五一節快樂!; \8 N: x2 [! M, w

作者: william78    時間: 2019-5-2 08:34
鼻酸眼花
作者: 3983596    時間: 2019-5-2 10:18
以前上學時,五一就是播種的時節,每次都是回家干活,當時對別人是放假到山山水水旅游,對我而言是到田間勞動,現在還挺懷念
作者: 五面怪    時間: 2019-5-2 10:19
咱是農民娃怎能忘根,若是等我們到了父母的年齡還能有2畝小地種著算算是種奢望?
作者: 遠祥    時間: 2019-5-4 09:47
現在的農二代已經沒有父輩那種吃苦耐勞的精神了,嫣然變成了溫室里的花朵!
作者: 山下火甲子    時間: 2019-5-7 13:32
替樓主的文采感到惋惜,感興趣的話可以試試寫小說
作者: BobChan117    時間: 2019-5-13 14:31
一代人過著一代人的生活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