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求助:液壓轉向系統
[打印本頁]
作者:
fanshanling
時間:
2008-9-25 14:58
標題:
求助:液壓轉向系統
請問各位大俠:有沒有柳工
ZL50
裝載機
全液壓流量放大轉向系統液壓原理圖,以及廈工、龍工的
ZL50C-II
型優先流量放大轉向系統的液壓原理圖,不勝感激啊。他們之間的區別是什么啊。
作者:
黃牛
時間:
2008-9-29 16:02
轉向系統
' N J. Z) S, a
目前我國輪式裝載機已普遍采用全液壓轉向系統。ZL50型輪式裝載機由于重量較大,為使操縱輕便,一般都采用全液壓流量放大轉向系統。柳工ZL50C型用的全液壓流量放大轉向系統是全行業使用這一系統最早也最成功的。
圖5
為柳工ZL50C型流量放大轉向系統結構示意圖。操縱方向盤6,打開全液壓轉向器3,通過全液壓轉向器的先導、小流量去操縱流量放大閥2的閥桿左右移動,使轉向泵8的大流量通過流量放大閥進入左右轉向缸,使裝載機完成左右轉向,這就叫流量放大轉向。駕駛員操縱一個排量很小只有125ml的全液壓轉向器,因此操縱力很小,轉向十分輕便靈活,且安全可靠。進入轉向器的先導油來自流量放大閥進油道,通過減壓閥7減壓后進入轉向器3。這樣省掉了一個先導油泵。使結構簡化,且降低了成本。
圖6
為該轉向系統的原理圖。該系統還增設了液壓油散熱器,使系統油溫下降了10度,對系統元件及密封件大有好處。
! c, U7 x; h$ k% V- x# k1 Y: E
未出現全液壓向以前,我國第一代ZL50型裝載機全都采用螺桿螺母循環球式直接帶動轉向閥的機械式轉向系統,并設有帶隨動桿的機械反饋。該系統與全液壓轉向系統相比,轉向力及油壓壓力損失都較大,且可靠性也相對差一些。因此目前已基本上被全液壓轉向所取代,前面
表1
中所談到的8個主要ZL50型產品中,全都采了全液壓轉向系統。但這8個全液壓轉向系統又分幾種不同的情況。成工的ZL50B型與柳工的ZL50C型全液壓流量放大轉向系統相同。廈工、龍工的ZL50C-II型采用了優先流量放大轉向系統,廈工的增加了卸荷閥,可減少泵的排量及降低系統油壓的壓力損。
圖7
為廈工ZL50C-II型機械轉向系統原理圖。其它幾家如徐裝的ZL50E型、山工的ZL50D型、常林的ZLM50E型等均采了普通全液壓轉向系統,直接用1000排量的大排量轉向器轉向,轉向泵采用63或80排量的CBG型齒輪泵,使轉向流量穩定,在泵與轉向器之間裝有FLD-60H型單穩閥。
圖8
為該轉向系統的原理圖。
, \0 o2 N4 P% z2 T: C, \0 s
用大排量轉向器的普通全液壓轉向系統,比螺桿螺母循環球式性能要好,但轉向器體積大,仍然不如帶流量放大閥的系統優越,因此目前已逐步被淘汰。出現了一種新的同軸流量放大轉向系統。用小排量全液壓轉向器,經過特殊改進設計,可起到放大器的作用。這種系統既起到全液壓流量放大系統的作用,又減少了一個流量放大閥,性能優越,結構簡單,成本低。目前因同軸流量放大器還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因此還未廣泛采用。但從發展方向看,今后這種同軸流量放大轉向系統(可帶可不帶優先系統)有可能取代其它的全液壓轉向系統。
. X0 x' [5 Z, O# S: z; ~
CAT950G型裝載機為變量全液壓負荷傳感轉向液壓系統,該系統技術先進,是一個節能型轉向液壓系統。國內目前因負荷傳感液壓元件還未廣泛推向市場,因此負荷傳感轉向液壓系統還未實性地應用。小松的WA380-3型機轉向系統為全液壓優先流量放大轉向系統。
3 S4 V* ?1 A* Y
[attach]89097[/attach][attach]89098[/attach][attach]89099[/attach][attach]89100[/attach][/td]
作者:
fanshanling
時間:
2008-9-30 14:05
系統圖不是很清楚啊,請問樓上的,有沒有清楚點的啊,至少第一張圖啊,別的我大約可以猜出來各個閥的中位機能啊,多謝了
作者:
黃牛
時間:
2008-10-3 12:34
沒有了 點擊以后可以看大圖
作者:
fanshanling
時間:
2008-10-6 18:40
請問你可以把第一張的帶卸和的優先放大閥畫出來嗎,這個我不是很明白
作者:
肖夏龍
時間:
2008-10-31 13:58
標題:
龍工ZL50EX裝載機
朋友們龍工ZL50EX裝載機怎么沒有方向啊 。
作者:
肖夏龍
時間:
2008-10-31 13:59
誰來告訴我啊,2天了都沒有能好,是那里出了問題啊 ,快急死了。
作者:
lirenpeng
時間:
2010-5-17 10:40
你可以在百度圖片里搜索液壓轉向器就出來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