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干細胞研究中心的穆索努拉教授認為,在擁有阻斷療法的當今,艾滋病遠非一定會致命的疾病。況且對于世界廣大貧窮地區來說,完全有比基因編輯更便宜的艾滋病療法。相反為了獲得艾滋病免疫(況且并不能肯定免疫),基因編輯嬰兒被暴露在未知的疾病風險中,則是完完全全“得不償失”。
英國努菲爾德生物科技協會也強烈譴責賀建奎的做法,認為此舉不單影響到做基因手術的個體,更影響到“人類社會全體成員”。而可怕的是,我們目前對基因編輯技術可能帶來的潛在后果知之甚至。
11月26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致電深圳和美兒科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實驗不是我們這邊做的,孩子也不是在我們醫院出生的?!?/div>
11月26日晚,南方科技大學發表情況聲明,宣布賀建奎已于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賀建奎的實驗未向學校和所在生物系報告,學校和生物系對此不知情。對于將基因編輯技術用于人體胚胎研究的做法,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范。
26日深夜,深圳科創委辟謠稱,從未立項資助“CCR5基因編輯”、“HIV免疫基因CCR5胚胎基因編輯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等自由探索項目,亦未資助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覃金洲及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在該領域的科技計劃項目。
此外,國家衛健委官網表示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健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并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廣東衛健委、深圳衛計委兩級部門也先后表態。廣東衛健委表示,高度關注“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已組織力量展開調查;深圳衛計委表示,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已啟動對該事件涉及倫理問題的調查。
26日,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對央廣新聞表示,此前并未收到該項試驗的倫理審查報備,目前正在開會討論此事。
7 o" T" f+ D% D Q) n3 `) }! l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8-11-27 09:00
科技最終可能害了人類。
作者: 漁家郎
時間: 2018-11-27 09:03
對于最近幾年深圳的創新,似乎一直處于輿論爭論的漩渦,前有南京昌健譽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王德明引起的實名華大基因“被舉報門”事件,華大測序儀研發到底有多少干貨?盛司潼的深圳華因康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呢?瀚?;蛱柗Q第三代基因測序技術的儀器呢?這次胚胎編輯又成了輿論爭吵的風暴中心!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1-27 09:14
就怕科學被某些私利心很重的人瞎利用來危害社會和人類。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18-11-27 09:17
[轉帖]清華教授:“基因編輯嬰兒”激進冒失,嚴重違反倫理
# v) j- z6 X( |/ ?4 C3 e% B# z4 ?5 ^6 G# E, p9 e$ V
831 次點擊 ~! S* n$ Y5 q5 `- j
11 個回復
; u! \+ t) M# {1 B# x- Y8 ?
, y. V; t: r# B% S# E3 G! T2 W$ P( E$ M }' B
- d0 L( |' h4 p" }# i! o, u
, T2 m' L4 n- Y" e2 g
& H/ M- ^, {/ J6 g螺旋 于 2018/11/27 8:10:41 發布在 凱迪社區> 貓眼看人
L" E5 Q6 G# `[size=1.35em] 出品| 網易新聞
2 f/ g' R& r7 u& e/ A0 L4 Q, [7 G/ R F0 M% r/ A6 @9 p
采寫| 黎琪 王茸
# G0 e/ I# A0 W+ O6 w# U, H) z, e% j
據人民網11月26日報道,南方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于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而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6 a5 I } ]- m+ E0 A3 z
/ ~' I5 ^; x! r; {( y3 T
這是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基因手術修改的是CCR5基因(HIV 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消息一出掀起科學界的巨大爭議。為此,網易新聞《了不起的中國制造》專訪了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清華大學全球健康及傳染病研究中心與艾滋病綜合研究中心主任張林琦。
# P9 D, g8 q, [
# s0 d( C) u3 |4 s d4 n# W; J 觀點摘要:! `9 h+ |0 Z$ U1 r2 ^: y
- g |5 m% h3 w8 N; z* b2 W 1.“基因編輯嬰兒”的做法不僅僅是激進,更是冒失,勢必會引起全世界嘩然。+ I3 g9 ~5 ?; @$ e/ i8 E$ k, \
q; j5 E6 @' B* _' L. J 2.從技術上來講,對健康胚胎進行CCR5進行編輯是不理智的。雖然CCR5基因被敲除,也無法完全阻斷艾滋病毒感染。 s d% G+ D0 h4 P' F8 V5 q- D
+ e Q/ B; X: W4 |9 h- E; d+ f& k$ q
3.從倫理上講,CCR5基因編輯不能保證100%安全的情況下,堅決不可以用于人體。% }$ z' l' D( J0 d7 u
" S, _/ W, M3 U9 T: D
4.經驗證明,HIV感染的父親與健康的母親,可以做到100%生育健康下一代,根本無需進行CCR5編輯。" { X% k4 S; W* |! K6 {
. A# E; c% e( o. K 5.從法律上講,基因編輯在人體的實驗在歐洲和美國是嚴格禁止的,我國在2003年也出臺過管理辦法,除非賀教授有特殊的允許。) _# H0 {# A0 d8 g
6 P/ l2 Z! p: ~2 k 網易新聞:請您解釋一下,基因編輯嬰兒是怎么一回事?) T$ G$ e: Z* d, g
( y6 g; X- F3 ?+ k; Y 張林琦:就是把我們人體一個基因,通過特定的方法,在受精卵或者胚胎期間,就把這個基因給敲除了或者去除了,主要的目的就是因為這個基因是表達艾滋病病毒進入細胞的一個關鍵受體,希望通過敲除這個受體,而阻斷這個病毒感染。
& ^' g) \: s1 o5 `/ K' D' T
: O+ Q0 ?: a% f7 ]+ Y 這個方法我覺得是一個非常不成熟的方法,同時又是一個嚴重違反倫理的方法,對于人體胚胎以及生殖細胞進行基因工程的修飾,不僅在咱們國家,在發達國家是嚴格禁止的。所以這種情況在科技界一定會引起非常大的嘩然,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件。
4 `' r& P. t6 z, o
9 d6 v/ q* J: [. P: Y 網易新聞:針對CCR5基因進行編輯,是否真的能完全預防艾滋病?
! {- Z4 l! m z6 c4 j$ V* Z G; T& a: h V4 p) R
張林琦: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因為其實我們知道艾滋病病毒進入細胞是需要多個受體存在的,把CCR5基因敲掉,無法保證它不被其他艾滋病病毒所感染。從倫理上講,CCR5基因編輯不能保證100%安全的情況下,堅決不可以用于人體。
; @; g/ J5 E3 [9 [+ Y; l: B7 Z1 @
網易新聞:此前在技術層面是否已經具備條件,但只是沒有人進行試驗?
! R: |/ m- |7 I; A' l- M% F* {# B8 x
5 a* i1 L5 T( v 張林琦:這個不是一個技術的問題,關鍵是一個倫理的問題。這個技術實際上可以,在動物、植物、小鼠以及猩猩身上都開展過相應的實驗,但是大多數都集中在人體的體細胞,就是特定的組織細胞,而不是我們的胚胎細胞,或者說是跟生殖細胞相關的實驗。
$ k4 u5 u& _$ {, o$ \# g- X) f" e3 P
因為這個實驗在人體之上產生之后,它會永久地留在這個個體身上,并且會遺傳下去。所以這種突變的方式,可以根本上改變人的特質和基因的完整性,后果是不堪設想的。今天你可以改變這個基因,明天你就可以改變另外的基因,也可以說是人體自我毀滅的開始。
# J9 q8 f% j) W4 F y; ^' P
4 L# B1 }4 h2 r5 F 網易新聞:那對CCR5基因進行編輯還有沒有必要?有學者認為,也許還會其他更安全的方案。
' Q( |' n$ \# C3 C4 w# J6 x$ [6 ]+ u5 A- _0 @) N% C: ], z, r
張林琦:只要不涉及胚胎和生殖細胞,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因為在國外針對T淋巴細胞、免疫細胞開展一些基因編輯的工作已經很多年了,有多個臨床實驗都在進行之中。但是我們今天看到這個報道,就不是對常規的特定的體細胞展開基因編輯,而是針對胚胎細胞,這是有天壤之別的。
" w7 x' g" M8 _# |# M7 M
7 y1 Q% s5 } P- R3 Z 網易新聞:接下來我們還能控制試驗在人體的進展嗎?! t6 ~- U3 c* C! L( R
6 }3 j: X8 _+ C" }5 E
張林琦:既然已經開始,并且已經出生了,基因是怎么敲除、修飾的,就基本上已經確定了,無法再挽回了。這是完全不可逆的行為。% W% ~) s6 s7 w4 `* A
N( M" t) q, Y: r, P9 H5 z$ F 網易新聞:您對試驗中的倫理審批程序怎么看?2 i& I7 _- w8 V' v6 o! J, l" [
! I5 w+ n; Y% B* p0 ]; H9 b. b 張林琦:每一個臨床機構都有自己的倫理審查委員會,不管他們有多么大的權威和審評的能力,都一定要在國家的政策和監管管理框架下,開展相應的倫理審查工作。像這類用基因修飾方法來改變胚胎以及受精卵的基因的做法,不僅在咱們國家是禁止的,是違法的,在發達國家同樣是違法的。你可以參考一個MIT剛剛發表出來的報道,美國和發達國家在這方面的嚴格禁止的情況。
- k5 \5 u) ?: Q" Q/ b+ \) o- I' I @. F }5 T

% G# |) a1 h- ?! G8 {! T) F- A# q
: O: M7 ?( E* A3 ^6 }& j (MIT文章:《獨家:中國科學家正在創造基因編輯技術嬰兒》)
* }; f9 ^0 h" U3 [9 p# }& H
( ^) \6 v, }' b; i
0 T1 M- K, G7 A! Z2 x" h O
" f( U+ C% D& i4 V' n& d3 t (譯文:目前,實用基因工程胚胎來建立人身在歐洲大部分地區是非法的,在美國也是被禁止的。根據2003年中國政府對試管嬰兒的指導,這在中國也是被禁止的。目前還不清楚他是得到了特別許可,還是可能沒有法律效力的指導。)
' y- ^5 P" j$ s) @- T" Y4 y+ r
: f( H- |/ j4 [2 y 為什么這個現象一定會在全世界引起巨大的嘩然,因為它涉及到了人類本身的完整性、基因的完整性、倫理的不完善性。在2003年中國也有相應的政策,所以不知道賀教授是不是有特殊的允許。
' F5 X# {* h* B( D5 S; c3 _
0 `2 A3 O& G; X- k- w: w 網易新聞:您認為賀建奎團隊為什么要做這樣的試驗?
3 O2 R) L3 e+ ~- N0 I3 Z% `9 W% W; C) N2 k$ g
張林琦:確實不知道,因為每個人的思考和行為都由自己來把握,有些鋌而走險的人其實是很多。對于這種觸及生命科學技術,以及生命本質的重大問題,竟然可以采取這種手段,我覺得還是非常驚人的。+ c$ d/ _* e3 ^! s4 H# V. |
[2 b i, g& [) s7 |$ T+ R
網易新聞:其他國家有沒有相關的經驗或教訓值得借鑒?
5 B* c+ S1 b8 k" U4 Z; r2 }/ x% h+ Z' n
7 F$ G. p' Y. i0 b5 Q1 L! F 張林琦:其實在生物科學技術發展過程中,都有很多臨床實驗的嘗試。但是在這個嘗試之前,政府以及監管部門都會推出相應的指南和界限,明確規定哪些東西是可以做,哪些東西是不可以做的。% B. s9 I0 j- W, C
( @% z; _. X$ @3 d9 ]- K$ Q+ s 在這種情況下,某些科學家在這方面確實是很冒進,同時對相應的管理規定又沒有嚴格遵守,致使這種現象出現之后。像這種基因修飾過的人體,不僅僅對我們個體,乃至于對整個科學的監管在國際上會留下非常負面的印象。1 W, R g2 s3 r0 B7 E
% @1 G1 A" y" }, ], ], C) z2 f/ f
5 Y% l* a2 A; X% O
作者: xueqingchao
時間: 2018-11-27 09:20
由于違背倫理,正規渠道,國家,政府,學校,機構等肯定是避責的, 注意,避責不等于反對, 其實是默認的,不然也沒有人敢搞,這個事,行業都明白;為什么美國沒有高,因為美國立法了,而中國沒有;
% U7 x. T2 U; \, S' g B0 e9 o6 s, s8 R1 Q; C8 D' j! h1 O% y- k
其次,這件是本身不違法,如果違法人就抓起來了,說白了,這是一次試水,看看國內國外有什么反應?! 下步就要面臨國際,國內要立法,因為中國公開的是首次,所以很有可能會基于中國,來主導擬法,這是對中國在這個行業,或一些大學,機構影響深遠的,為什么國外一些機構,哪么NB,就是因為,這種類似實件搞多了;
4 Y. O& J% b) S! ~* j& D
; p$ c, f; j% z/ o3 J- F
明人不說暗話,私人肯定一些國家早就搞過了,但這種事不能上臺面, 影響太大,涉及面太廣,比如運用到戰爭領域,太可怕了。。。
作者: 漁家郎
時間: 2018-11-27 09:43
% t5 `% @) ]) h6 h
這家醫院的老板背景是莆田系,想想百度魏則西事件的陰影還沒完全散去吧!細思細節極其恐怖,在法律法規的空白地,未經實驗反復驗證的新興技術在資本的裹挾下踉蹌搶跑!
, v+ D7 [8 k/ _) D! S. j" W
作者: quanzhixian
時間: 2018-11-27 11:01
現在也不是冷戰時期,搞的這個突進干啥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8-11-27 11:07
我就想問一下,如果拋開倫理問題,單純從技術角度來說,用基因技術免疫了艾滋病你支持嗎?
' L6 I9 v5 x# z( r+ i
作者: 煙雨迷蒙
時間: 2018-11-27 11:20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
3 K; d& l U! y! ~. z& K9 g
2018年11月26日 11:09 人民網
* n+ \' E7 i3 h; z9 d$ i; F新浪財經APP
1 N$ x# j7 p" W2 M( Q
縮小字體
# u. w# c6 U1 Y/ {9 S4 y, n& a
放大字體
3 P1 A' Z; n2 w# [
收藏
4 f# N7 E7 W# q微博
1 w* E$ r- [6 @ a0 [7 O
微信
- e! C" ~+ n/ p$ G- y1 L分享
! {% o4 o D7 _981
" _# N W' |; y+ @+ u
, K7 s3 N4 |7 |# {“只有潮水退了才知道誰在裸泳”,一張榜單盡顯中國經濟的“大事”與“大勢”! “2018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火熱進行中!【點擊投票】Pick你心目中的商業領袖
0 J- ^* m% N+ }0 o8 M3 x
3 l% Y6 a* Z# H( m 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
4 z9 P- Q; ^" o) }4 l- L$ V
2 P+ w% ~" K5 N0 [ 人民網(7.710, -0.07, -0.90%)深圳11月26日電(呂紹剛、陳育柱)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于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于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7 R. R7 K1 K3 U' o! y/ l' w p9 R7 {0 F0 A8 I' |
這次編輯峰會于2018年11月27—29日由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英國倫敦皇家學會和香港科學院在香港聯合舉辦。據賀建奎介紹,基因編輯手術比起常規試管嬰兒多一個步驟,即在受精卵時期,把Cas9 蛋白和特定的引導序列,用5微米、約頭發二十分之一細的針注射到還處于單細胞的受精卵里。他的團隊采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這種技術能夠精確定位并修改基因,也被稱為“基因手術刀”。
4 m- H& y, I9 V1 T! @1 L8 S
$ w+ ^% p8 j+ F: `3 Y. p9 q$ m, i
這次基因手術修改的是CCR5 基因,而CCR5 基因是HIV 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此前資料顯示,在北歐人群里面有約10% 的人天然存在CCR5 基因缺失。擁有這種突變的人,能夠關閉致病力最強的HIV 病毒感染大門,使病毒無法入侵人體細胞,即能天然免疫HIV 病毒。
V1 ]8 t' U- y
" p& j, {" f1 y0 t M
賀建奎還將在峰會現場展示他領導的項目組在小鼠、猴和人類胚胎的實驗數據。在50枚人類胚胎基因測序結果顯示,未發現脫靶現象;而所有人類正常胚胎里面,有超過44% 的胚胎編輯有效。賀建奎還展示此次基因手術嬰兒臍帶血的檢測結果,證明基因手術成功,并未發現脫靶現象。他表示,結果仍然需要時間觀察與檢驗,因此準備了長達18年的隨訪計劃。
( k+ W8 Q6 @! o. Y
2 ^6 q4 G; n" A7 y5 ~- r( L0 }1 @( S' e2 ~( W2 {# n K1 y9 H
CRISPR/Cas9 技術自問世以來就因簡單、高效備受矚目,吸引全球各地科學家在醫學、動植物育種、藥物篩選等不同領域進行研究。賀建奎強調:“對于少數家庭來說,基因手術是治愈遺傳性疾病和預防嚴重疾病的新希望(6.450, -0.15, -2.27%)?!?他還率先提出基因技術研究和應用領域需遵循的“核心價值”,包括對真正需要的群體保持“悲憫之心”(Mercy for families in need)、僅僅用于嚴重疾病的“有所為更有所不為”(Only for serious disease, never vanity)、尊重孩子自主性為前提的“探索你自由”(Respect a child’s autonomy)、命運不能由基因來決定的“生活需要奮斗”(Genes do not define you )、“促進普惠的健康權”(Everyone deserves freedom from genetic disease)等5項倫理原則。
4 i9 |5 I! B! @! O2 [. B
; L$ _# q3 c: j1 u9 F3 @4 M, D6 w 美國哈佛醫學院遺傳學教授、基因工程知名專家喬治丘奇George Church 說:“考慮到HIV 對全球公共健康的威脅有擴大的趨勢,我認為賀建奎選擇了一個非常好的目標基因?!?font class="jammer">2 F* s# S4 E) r T1 @
, ~: ?) R. G2 J6 v
不久前,中山大學一研究團隊發布了國內首份針對普通公眾和HIV 攜帶者關于基因編輯認知的比較報告,超六成受訪者對基因編輯技術的運用持積極態度。575份HIV 攜帶者問卷顯示,有94.78% 的HIV 攜帶者支持基因編輯技術用于預防HIV 。另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2018年4月針對2537名美國成年人的一項調查顯示,60% 的美國人支持對未出生嬰兒進行基因編輯,認為為了降低患嚴重疾病的風險,基因編輯是一種有效的醫療手段。
6 z* u/ \1 [! ~1 k* ^: E2 z! G' g/ V- J% [7 x3 ^. ^5 v
4 m- Z- U+ }2 y/ _% h; Z2 y% X% S好像之前的報道都是一團喜氣啊。。。怎么畫風一變就變成千夫所指了? 我們的媒體都是墻頭草啊。。。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8-11-27 11:47
也許是個潘多拉盒子。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1-27 13:28
0 o2 Z, O2 u0 u4 A不支持,人為去改變這種先天自然規律會引起根本無法控制的問題。最重要的一點是人和人真的會不對等,我想這才是大家都反對的重要原因吧。修改過的人可能在身體智力各個方面優于沒有修改過的,同時修改過的人衍生出的疾病或者行為可能帶來毀滅性的風險。說簡單點,修改基因后可以成超級人類,其他沒修改過的怎么辦?你看一本書要一個星期,他們只要1分鐘,你打他他不疼,他打你你受不了;另外自然調節會衍生出超級疾病。這個始作俑者就是作,搞得好像全天下就他會似的
, z' w# g. v: d3 @! \- ^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8-11-27 15:05
額,首先咱們這個技術是真的嗎?有沒有炒作的嫌疑?其次,違背倫理,后果不確定的事情不要做,災難可能就是這樣引起的
作者: 遠祥
時間: 2018-11-27 20:38
有些東西是不能被觸及的!特別是倫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