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是不是中國人不適合做軟件 [打印本頁]

作者: zmztx    時間: 2018-11-4 08:29
標題: 是不是中國人不適合做軟件
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8-11-4 09:11 編輯

1)手機操作系統
據報道,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要收費了,現在是在歐洲使用的手機上收費,大約每年收40美金或者歐元。估計在中國收費也不遠了。有人估算,如果谷歌在中國收費,大概每年是1600-1700億人民幣。問題在于還沒聽說過中國有自己開發了操作系統
2)有人認為,軟件收費就能促進國內軟件繁榮
這是從中興事件就有不少人這樣認為。可是在機械行業,數控系統沒有盜版的吧,可是國產的數控系統花了那么多錢(國家投資),還是爛泥楜不上墻。
不得不懷疑,是不是中國人就不適合做軟件
3)機械工程中,越是貼近實際的軟件,越買不到商品軟件
我們常用的CAD,如pro/E,solidworks,等,是畫圖軟件,機械可以用它,建筑也可以用它,甚至服裝打版都可以用。但是設計軟件就比較少了,齒輪、軸承有通用的設計軟件,已經很少了。而減速器的設計軟件,差不多就要自己開發了。至于機床、汽車、船舶的設計軟件,要靠自己開發(或者委托外人開發)。到了工藝階段(不是CAM那種輔助生成數控代碼),弄到現成的軟件,絕無可能!只能自己開發
我覺得,這只能靠機械工程師,或者機械工程師和軟件工程師聯手合作,才可能做出這樣的適用面很窄的軟件。
這種軟件的必要性,無須懷疑。機械工程師如果在機械和軟件都有很高的造詣,能做出這樣的軟件,他肯定能獲得高薪。

問題:如果中國人就不適合開發軟件,機械工程師就算修煉到軟件專業的水平,是不是也做不出像樣的軟件。畢竟中國有大量軟件專業畢業的去開發軟件,還有相當數量從美國學軟件回來的,可操作系統、地道的CAD、PDM軟件,等等,仍然沒有做出像樣的產品。這些開發公司是有知名院士開的。

作者: Venerealulcer    時間: 2018-11-4 09:39
開發一款獨立的瀏覽器,資金起步價就是100億以上。
而開發一款設計軟件,資金起步哪止100億,從算法,要拓撲,從2D到3D,這不是一個兩個軟件工程師可以解決的。都是需要上千人的團隊用十幾年去開發和完善的,SW每年出的新版本增加的命令不知道多少,但是涉及到單個行業的,就少了,從焊接,到冶金,從船舶到航天,從電氣到控制,從分析到圖表,SW還兼容了個別excel的功能。然后你去看看這里涉及了多少人,多少專業。
光是資金就不是一般企業可以頂得住的。再有人力資源,這涉及的又不知道是多少企業聯合制作,然后是市場推廣,新產品想打敗老產品你要有你的拳頭功能,這又是一步艱難困苦。
另外你說的什么齒輪,軸承,船舶什么開發,SW,破衣i,UG都有這功能啊,不然幻影2000怎么上天的?小短腿戴高樂怎么下海的?
作者: 機械——菜鳥    時間: 2018-11-4 10:19
我們用的軟件都是盜版的,國內要有人研發軟件,他該怎么活?除非國家砸!
作者: whb179    時間: 2018-11-4 10:31
覺得你想多了,這些都是大工程,軟件行業是贏家通吃的行業。只要軟件編寫出了就可以瞬間復制無數份出來,不像制造也還要買材料,找工人生產加工出。
作者: ィ心兂鎅    時間: 2018-11-4 10:34
如果給你開發了一個 SW 一樣的軟件 然后被N多人 盜版用你是什么感受,國內對專利的保護是差到不行,所以你要有創新那是很難的
作者: 五億美金    時間: 2018-11-4 10:51
不能把我們沒做好的,歸類為我們不適合做的,按此邏輯,你會發現適合我們做的事情還真不多。凡是需要金山銀海砸的,大量人員參與的,最重要短期內不能獲利的,我們都不適合,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是搞玄學,把一切簡單的清晰的,復雜化,模糊化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8-11-4 11:39
起碼目前是太夠嗆了吧。

零散的技術儲備,應該是不缺,或缺不到哪里去。

差就差很關鍵的團隊。
作者: 3983596    時間: 2018-11-4 11:40
國人崇尚英雄主義,而軟件開發是個團隊配合的事,除非政府主導還他媽的官僚,其他誰也別想,

盜版、破解、搞個私服是我們的強項,產品以仿制為主,軟件亦如此
作者: zmztx    時間: 2018-11-4 12:01
Venerealulcer 發表于 2018-11-4 09:39
開發一款獨立的瀏覽器,資金起步價就是100億以上。
而開發一款設計軟件,資金起步哪止100億,從算法,要拓 ...

“另外你說的什么齒輪,軸承,船舶什么開發,SW,破衣i,UG都有這功能啊,不然幻影2000怎么上天的?小短腿戴高樂怎么下海的?”
前面提到的CAD軟件,是繪圖軟件
設計通常指幾何結構設計和物理設計
以齒輪傳動為例,如何根據中心距確定齒數比,進而確定齒輪的各種幾何參數(比如變位系數);大致確定幾何結構后,還要進行強度等一系列的設計、計算、校核等物理設計工作。
這些目前任何一款CAD都做不到,但是他們都有二次開發的接口,你看到的所謂設計,都是二次開發的。也就是1樓談到的需要機械和軟件造詣很深的人,才能完成此工作


作者: zmztx    時間: 2018-11-4 12:20
五億美金 發表于 2018-11-4 10:51
不能把我們沒做好的,歸類為我們不適合做的,按此邏輯,你會發現適合我們做的事情還真不多。凡是需要金山銀 ...

“凡是需要金山銀海砸的,大量人員參與的,最重要短期內不能獲利的,我們都不適合,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是搞玄學,把一切簡單的清晰的,復雜化,模糊化”
用錢砸,砸空了,直接進個人腰包了
大量人參與,主要來分錢,至于干活就再說了
短期不能獲利,言外之意就是還需要繼續投資
最后的結果,就像趙本山的小品:“人沒死,錢花了了”
這是國企,可是民營的呢?好像也玩不轉。臺灣、香港等也沒有太好的表現啊!那個下圍棋的阿爾法狗,也沒幾個人,卻有不俗的表現。但那幾個人都是鬼老

把一切問題復雜化,把所有事情攪混水。這是中國官場做派,是御用文人的做派。現在還有陳景潤嗎?好像真是沒有了
當年好像有這樣的說法,中國還能出陳景潤,國家就不至于沒落

作者: Venerealulcer    時間: 2018-11-4 12:22
zmztx 發表于 2018-11-4 12:01
“另外你說的什么齒輪,軸承,船舶什么開發,SW,破衣i,UG都有這功能啊,不然幻影2000怎么上天的?小短 ...

齒輪強度校核大小軟件都有,專業級的很多,不是集成模塊化的也不需要,就一個電機帶動幾個齒輪,你去搞個校核軟件,大炮打蚊子。真正需要用的是那些超大體量的公司,參考西門子,控制方案涉及工業方方面面,但是他們不可能為了你一個核電項目的控制,把完全不需要的電廠控制給套進去一樣,你要才有。SW2014版本安裝一套是4萬,UG是11萬多還是閹割版的。不是沒有,是你不知道。有些你開發了沒用,市場都沒有。比如之前炒的圓珠筆芯的頭子,前腳說沒國產,后腳就有了,然后呢?一年需求量就這點,投資回報不成正比。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8-11-4 20:36
本帖最后由 未來第一站 于 2018-11-4 20:37 編輯

計算機在中國大面積才普及幾年?基礎在哪擺著呢。
作者: zmztx    時間: 2018-11-4 22:09
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8-11-4 22:28 編輯
Venerealulcer 發表于 2018-11-4 12:22
齒輪強度校核大小軟件都有,專業級的很多,不是集成模塊化的也不需要,就一個電機帶動幾個齒輪,你去搞個 ...

這個東西不能憑想當然,也不能被現有的商品軟件所迷惑
現有的CAD軟件,的確有帶齒輪設計的功能,但是十分簡單。對于變位、對于強度,但凡要求高一點就不行了
UG,確實有不少軟件,我印象大約有十幾個,但主要集中于工業工程,而不是機械工程。其他如pro/E情況也差不多。
關于齒輪設計的專用軟件,有,但是深入到工藝階段,基本上就沒有了,因為到工藝階段必須和企業實際情況貼合,不可能有普遍適用的軟件。
這類軟件的用戶,多為成熟的制造企業。什么叫成熟,比如造減速器,幾十年下來都是這東西,而不是今天造減速器,明天造自行車,后天又去造自動門。
對于成熟企業,都有一套成熟的制造管理方式。比如用滾珠軸承還是滾柱軸承,其實很難講哪個絕對好。當人家多年使用滾柱軸承,總結了一套保證性能的方式。于是開發這家企業的設計、工藝信息化系統對滾柱軸承就需要格外關照,需要把人家積累的東西融合進去。由此也能看出為什么要量身定制。
還是以齒輪傳動為例,在強度計算中,如果按照以往方式,可能要先計算出彎曲強度,然后再校核接觸強度。但如果引入現代設計方法,采用等強度設計觀念,這樣的設計思路帶來的好處是可以節省材料(你見到的齒輪專用軟件就不見得有此功能)。而等強度又可以細分為單個輪齒的接觸/彎曲、大小齒輪的等強度、各個減速級之間等強度。從實際出發,工程上誰也不會要求達到絕對的強度相等。那么就需要取舍。而怎樣的取舍還要看企業制造條件。如果你有臺值三四千萬的磨齒機,那你可以接6級以上精度的齒輪。這時強度就需要精確計算(相對于精度低的),甚至還要修型。但是對7級以下的齒輪,誰的不會覺得這個東西有必要。顯然,還是要量身定制。
上面講的簡單,但涉及的是制造企業信息化的核心內容。對于工廠來說,所有的工作(接單、排計劃、質量控制、成本核算等)都是圍繞這個核心展開的。只有當核心內容經得起推敲(合乎數學合乎邏輯)其他工作才站得住腳。理解了這點,就能理解為什么UG、pro/E等的套裝軟件里為什么都是工業工程的軟件,而沒有機械工程的軟件。

再說說開發難度
難度有很多種,集成,難度高,而且沒有盡頭。尤其對于大型企業,集成耗資巨大,當然也有軟件公司漫天要價的因素。比如MES系統,這個根本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的系統,要價是幾千萬人民幣。
再有就是前面提到的“核心問題”。這個對專業程度要求特別高。舉個例子,在開發中遇到棘手問題怎么辦?
從實際出發是繞著走,不是去死磕。但是,必須做到不違背科學,不給以后埋雷!這既需要扎實的機械功力又要有豐富的經驗。
我們知道,機械工程師要達到經驗豐富程度,大概需要十年到二十年。這就出現問題了,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你的數學還能記住多少?
數學之重要,是因為在解決核心問題之前,所有問題統統要建模。這可比設計要難出一個等級。數學必須好。這樣的人,很少,差不多都是著名大學的畢業生!
然后才是計算機軟件問題,怎么組織數據、怎么設計界面、怎么設計導航(這需要機械和軟件很好的結合),等等。
問題很多,最好自己去實際中具體操練一下。當然,如果你能勝任這種工作,工資高是肯定的。


作者: tuidongzhe    時間: 2018-11-4 23:53
zmztx 發表于 2018-11-4 22:09
這個東西不能憑想當然,也不能被現有的商品軟件所迷惑
現有的CAD軟件,的確有帶齒輪設計的功能,但是十 ...

我們公司就是做UG,Solidworks等三維設計軟件二次開發的,或者說軟件定制。利用這些三維設計軟件提供的接口API,就可以進行相應的開發,其實對于軟件開發人員的開發能力要求并不高,很多都是剛畢業,甚至以前沒有學過C++,C#這些編程語言,就投入項目邊學邊做了,當然項目核心開發人員必須很強的開發能力和多年開發經驗的。
做三維軟件定制開發的資金投入也沒有那么高,也可能目前的項目都不算太復雜吧。就我參與的一個項目來說,盡管項目成本不大(但項目壓力還是比較大,經常加班加點開發),但對于客戶設計效率提升是非常顯著的,據我觀察可以提升80%,設計人員也都用定制的軟件處理訂單業務,誰不愿意用效率高、又省事的做事方法呀。


作者: zmztx    時間: 2018-11-5 06:54
tuidongzhe 發表于 2018-11-4 23:53
我們公司就是做UG,Solidworks等三維設計軟件二次開發的,或者說軟件定制。利用這些三維設計軟件提供的接 ...

資金需要沒那么高,我覺得實際情況就是這個樣子
至于說對開發人員的要求不高,實際情況不太一樣。如果是單一要求,比如只是齒輪設計,要畫齒輪齒廓的細節,特別是出現根切后還能畫出準確的齒廓;要能計算各種強度和概率,等等。這些只要在學校里學得扎實,經驗差點也可以完成。但兩個項目合在一起,比如設計+工藝、三個項目,如設計+工藝+排計劃,這可就難了。哪怕是你在學校讀了十個博士也夠嗆。主要是遇到問題繞著走,不知該怎么掌握分寸。
除了實現要求的功能外,最關鍵的是永遠保證正確。這是對機械工程師最基本的要求,同樣也是對應用軟件最起碼的要求。要想達到這個要求,難度非常大。所謂永遠正確,一是審圖不出現錯誤(別小看這個要求,手工條件下這可比登天還難。計算機條件下,要保證在各種稀奇古怪的要求下還能做到,同樣不容易);二是試驗驗證,這對很多人來說心里都發怵。所以真正較勁的是機械模型是否對,寫代碼還是其次的

作者: Venerealulcer    時間: 2018-11-5 08:08
zmztx 發表于 2018-11-4 22:09
這個東西不能憑想當然,也不能被現有的商品軟件所迷惑
現有的CAD軟件,的確有帶齒輪設計的功能,但是十 ...

涉及到工藝的軟件,你的意思是把你齒輪的參數輸入就跳出來這個齒輪的工藝?
那麻煩您舉例,普通產品的工藝軟件有哪些?國內外都可以。
據我所知AX系統算是完善,也只能依靠人來進行輸入。

作者: anflylove    時間: 2018-11-5 08:25
工業對應專業軟件 投入太大,預期收益太低, 像你們天天用的windows 發帖這玩意 還有 excel表格這些東西,看上去不起眼的玩意 投入的都是天文數字,而且有些產品搞了 快30幾年,再去構建這些基礎設施 不太劃算,而且這些軟件的市場就那么點大,是一個可以看得見且固定的市場,買得起的肯定都買了,買不起的用盜版 你也無可奈何,最主要的是當下世界已經過了那個構建基礎工具的時代了,你再去構建這些基礎工具 基本上是頭破血流。

本人從機械專業畢業,現在已經轉行做開發了,一點小見解。
作者: anflylove    時間: 2018-11-5 08:28
zmztx 發表于 2018-11-5 06:54
資金需要沒那么高,我覺得實際情況就是這個樣子
至于說對開發人員的要求不高,實際情況不太一樣。如果是 ...

資金沒那么高,是因為你們做的是插件的東西,不是平臺化的工具本體

作者: 遠祥    時間: 2018-11-5 08:58
現在IT行業的工資高,而且還有1024這個節日,可見社會對于它們的重視度!
作者: zmztx    時間: 2018-11-5 09:05
本帖最后由 zmztx 于 2018-11-5 09:13 編輯
Venerealulcer 發表于 2018-11-5 08:08
涉及到工藝的軟件,你的意思是把你齒輪的參數輸入就跳出來這個齒輪的工藝?
那麻煩您舉例,普通產品的工 ...

在“大批量定制”中,需要設計+工藝+排生產計劃
大批量定制,既想要大批量生產的低成本,又想要定制生產的多樣性。實現的關鍵就在于“成組技術”,這是針對機械制造的
具體說,雖然零件種類多,但是他們多為形狀特征(3DCAD軟件中的概念)相同,尺寸不同。在加工中通過柔性工裝夾具和數控機床參數調整,基本上可以做到像大批量生產那樣來組織生產。裝配的意思差不多。
這中間有個環節,就是如何在訂單中把所有零件中相同的形狀特征找出來,而且是事先設定的可以在同一臺設備上用相同的柔性夾具的零件族(特征族)。這就是機械設計+機械工藝要解決的問題。
這些找出來后,就要讓這些零件在各個工作中心處排隊。這就是排計劃要解決的問題。注意,用現有ERP中排產方式不行,因為那是以確定性思維指導的排產,這里必須用非確定性思維指導。
具體如何實現就不說了。方式不止一種。我的體會就是千萬不要追求玄而又玄的玩意,怎么實在可靠怎么來。

涉及到工藝的軟件,你的意思是把你齒輪的參數輸入就跳出來這個齒輪的工藝?”
輸入設計參數,最后出工藝文件、出生產計劃。基本是這個思路。如果要做到完全自動,就不要考慮通用,將特定情況運用到極致。當然,就算這樣,也不一定能全自動。重要的是保證系統能閉環運行。系統包括生產制造,目前的ERP(包括價格昂貴的MES)無論從原理還是實際運行,都不能實現閉環運行。這里只討論機械制造。

作者: Venerealulcer    時間: 2018-11-5 09:40
zmztx 發表于 2018-11-5 09:05
在“大批量定制”中,需要設計+工藝+排生產計劃
大批量定制,既想要大批量生產的低成本,又想要定制生產 ...

呵呵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11-6 09:27
這種標題要不得!搞事情嘛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11-6 09:31
anflylove 發表于 2018-11-5 08:25
工業對應專業軟件 投入太大,預期收益太低, 像你們天天用的windows 發帖這玩意 還有 excel表格這些東西, ...

言之有理,意見非常中肯!

btw,朋友轉行做機械軟件?IT?還是,,,,

作者: anflylove    時間: 2018-11-11 18:50
threetigher 發表于 2018-11-6 09:31
言之有理,意見非常中肯!

btw,朋友轉行做機械軟件?IT?還是,,,,

我轉行做應用信息系統了,軟件工業里面 最低端的那一塊哈。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