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招工難/技工荒,究竟是為什么? [打印本頁]

作者: 遠祥    時間: 2018-10-27 06:57
標題: 招工難/技工荒,究竟是為什么?
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發布的2017年人才藍皮書《中國人才發展報告(NO.4)》顯示,我國高級技工缺口高達近千萬人。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黨組成員李守鎮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曾提到,在日本,整個產業工人隊伍中高級技工占比為40%,德國則高達50%,而我國,這一比例僅為5%左右。

而企業作為城市化建設的主力軍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龐大,在高達近千萬的技能人才缺口下,“技工荒”是令企業頭疼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以焊接工種為例,如今,雖然機械化焊接手段在行業內已經普及,甚至出現了通過設定軌跡完成焊接的焊接機器人,但中國建筑集團代表隊、中建鋼構的工作人員徐佳偉向記者表示,機械化焊接手段只能完成一些簡單的焊接工作,仰焊、氣保焊等焊接方法還是需要人工完成,機器焊接也很難進行戶外、多角度的作業,焊工人才的緊缺狀況依然不容樂觀。

據調查:職業院校的教師、企業相關工作人員、鉗工、焊工等比賽選手后發現,包括社會觀念、就業導向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目前技能人才仍然稀缺。


招生難:費盡全力湊不齊一個班

王慧林是本屆振興杯決賽河北代表隊焊工項目的技術指導,河北隊今年參賽的兩位焊工選手都是他的得意門生。但“得意”的背后,他也有一些隱憂,“現在培養一個好焊工越來越難了”,王慧林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招生的時候我們也在不遺余力地介紹現在的國家政策,帶著學生和家長看設施齊全的實操基地,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焊工就是一個又苦又累的活兒,不僅是學生不愿意學,家長就不想讓孩子吃這份苦”。王慧林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目前招生工作已經成了職業教育中焊工專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他所任教的河北機車技師學院是全國創建較早的一批技工學校,是河北省重點技工學校,就是這樣一所學校的焊工專業,中職階段招生湊不齊一個班,學生只能插到其他專業的班級,高職階段勉強能湊齊一個班,但是生源質量和人數也不盡人意。

跟王慧林有同樣憂慮的還有安徽代表隊的技術指導郭祥增,他是安徽阜陽技師學院機電系的教師,雖然剛剛參加工作不久,但也深深感受到很多技術工種在招生時面臨的尷尬處境。“其實不僅僅是焊工,很多傳統技術工種這幾年都遭到了冷遇,現在的大多數年輕人都在圍觀網紅,追趕潮流,像焊工、鉗工、汽車裝調工這種又苦又累、待遇一般的職業并沒有太多吸引力”。

高等教育的持續擴招也在壓縮職業教育的發展空間,“博士碩士滿街跑,高級技工難尋找”的順口溜不僅僅是一句笑談。中國一汽代表隊的技術指導、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資深教師袁瑞仙告訴記者,目前整個職業教育行業依然面臨著招生難的壓力。“職業學校生源減少,招生困難,但是企業和社會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卻在不斷地提高”。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0-27 07:37
不知道這一輩或者這一代專業技師退休離開工作崗位后,會不會出現專業技術能力強的崗位斷層的現象?誰來傳承他們的絕活和手藝?現在沒有幾個人愿意踏下心來學一門技術或手藝,快餐的時代,培養專,技人才難上加難。
作者: 山中漁人    時間: 2018-10-27 08:01
社會浮夸了,人心也浮夸了!
60、70年代人以技術工人為榮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作者: 非常    時間: 2018-10-27 08:04
本帖最后由 非常 于 2018-10-27 08:07 編輯

咱們看事看問題要分析當時的環境,特別是經濟環境。分析那些能成為高級技工的人,這些人在當時都是有些“聰明”的,而且當時的工資行業對比也沒這么嚴重。(稻盛和夫:阿米巴經營。大家看過沒?原版自序翻譯過來的第二段:在如此嚴峻的經營環境中,不僅在日本,世界各地都頻頻爆出企業丑聞。針對這種情況,人們強調企業遵紀守法的重要性,美國制定了一項要求加強企業內部控制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這些動向就是希望通過制定嚴格的規格和制度,阻止企業不法行為的發生。)
以前這些“聰明”人往往會在工作中,根據自己的要求,自己制作適合自己的工具或改進工具。但是,現在這樣“聰明”的人,怎么會甘愿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埋頭在工廠里呢。對比下,現在的“聰明”人都往哪里跑了,肯去的地方工資不一定很高,到手工資四,五千,但是架不住福利高啊,住房公積金就是我們的七,八倍。
而德國對待技工工人員會有我們差異這么大嗎?還是說我們沒有達到那個技能水平,不值那點錢。
我們很多企業在學國外先進的管理方式,但是就是學不來,就是沒研究當時的環境。
作者: LIUYASHAN    時間: 2018-10-27 08:13
不存在技工荒,主要是錢沒給到位,錢能解決任何問題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0-27 08:24
首先,雷軍曾經花了很長時間搞清楚了交付能力這個詞,在他熟悉的互聯網根本不會考慮這個問題,這個時代的潮流就是快,所有背離這個節奏的行業和公司都會遇到困境,快的背后還要好,比如半個小時外賣送到手上,東西不好吃評價也不會好,所以真正沿著又快又要好在發展,這個時候可能有人要辯論一下,那么又回到“快”字上,快到沒有人有功夫去辯論,能干就干,不能干就淘汰,就是這樣粗暴簡單。

其次,在行業多元化的今天,選擇多了,實業滿足不了人和資本對于回報的要求,加上實實在在的生活環境改善,小年輕不在是今天不工作明天沒飯吃的困境,對于不能速成又來錢少的行業,自然沒有吸引力。

第三,除了外部因素,更重要的是內因,一方面機械行業大家都知道,小學初中都在干,門檻低,而真正推動行業進步必須靠有文化的專門人才,我接觸很多參加國家技能大賽的大中專學生,在學校里每天都實訓,這樣的人自帶幾年工作經驗,然而進入工廠后還是覺得太嫩要從最低級勞動做起,名曰先做人再做事,很多人強調師徒關系,師徒關系的前提是徒弟學這個手藝的動力,比如美國華爾街金融運作,做機械就算牛上天還不如賣房子的時候就很難讓思想自由化的年輕人耐心學。

第四,傳統文化也有關系,太強調做人和情商,忽略了最基本的還是做事,傳統文化是槍打出頭鳥,真正有能力的大牛人尖端人才是很難培養出來的。說了這么多,其實就一句話,錢少沒動力,錢少不是老板給的少,而是很多人一輩子所謂的絕活就這點價值,自己當個寶有和沒有都一樣,絕活兒只是在自己廠里,放進行業大環境內如果還是絕活兒肯定也不缺徒弟也不缺高薪的,人最怕的就是同是駕駛員以為自己開三輪的和開飛機是一樣的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0-27 08:31
曉昀 發表于 2018-10-27 07:37
不知道這一輩或者這一代專業技師退休離開工作崗位后,會不會出現專業技術能力強的崗位斷層的現象?誰來傳承 ...

師徒制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絕活兒的價值,很多絕活兒只在一個廠里,出了門就不算絕活兒了,比如美國的華爾街師徒制還有歐美廚師行業的師徒制,很多主廚都開法拉利的,中國就算一個人手上絕活兒厲害有價值賺了錢,他也不敢開法拉利,文化不允許,沒有刺激就沒有動力~~~反觀互聯網金融和當年初高中時代的古惑仔文化一樣,運氣好幾年就可以買賓利,而且大家不會認為這些人開個法拉利有什么違和感,文化不變,不鼓勵冒尖不鼓勵炫耀,一個行業注定沒落,畢竟人還是動物性的,需要刺激

作者: PM2.5~    時間: 2018-10-27 08:32
LIUYASHAN 發表于 2018-10-27 08:13
不存在技工荒,主要是錢沒給到位,錢能解決任何問題

是的,所謂的技工荒,就是崗位收入太低。

作者: 風刃    時間: 2018-10-27 08:40
關鍵還是培養成本與收入差太多,工作條件也苦。還有一個干活的和與人交際所產生的效益也差太遠。
搞業務,做服務業不枯燥,也能積累人際關系,不用大量專業知識培訓也能收入比干活的高。
重點在于企業認為人多,兩條腿的蛤蟆找不到,兩條腿的人很多,不愿意養著大批的技術人員,跑了一個找一個頂,一個師傅帶一幫苦力模式干活

作者: ncy502652960    時間: 2018-10-27 08:44
社會浮夸了,人心也浮夸了!
60、70年代人以技術工人為榮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說得太有道理了!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8-10-27 09:42
這種事情根源還在于企業發展不好。一個國家,你不要聽那些偉人吹牛逼,看官宣有多么熱鬧,那都是浮在表面的東西,根本不是一個國家的本質或實力。那要看什么?就看一條,這個國家的企業辦得怎么樣。企業是現代國家的命脈,企業辦不好,其它再吹牛逼都不算數的。GDP靠企業,稅收靠企業,就業靠企業,收入靠企業。。。企業的競爭力就是一個國家的競爭力。美國牛逼,不是什么特朗普牛逼,而是那些企業牛逼。

中國是官本位,權本位,而不是企業本位,不是市場本位,不是工農業本位,也不是教育科技本位。各行各業,只要你不在官位,實際上你都是任人擺布,畏畏縮縮,沒有安全感的。你去看新聞聯播說又哪個領導去技工學校視察了,投入了多少錢,一陣風刮過而已。企業辦好了,需要人才了,給出高薪了,老百姓的孩子干嘛不當技工。企業不好,當個技工,學了好幾年,也沒有房屋中介快遞小哥掙得多。

中國人做事故意離開常識,搞得什么都很深奧。之所以什么事情都顯得很復雜,是前提錯了,都假設權力是全心全意要把國家搞好而不是保衛自身榮華富貴似的。

還有就是循環,整個市場是一個循環,是一個鏈條,時間上有周期。單看某一時,單看某一點,你根本搞不清問題所在的。中國不解決企業家無長遠打算的問題,死都沒有出路。其它一切問題均無解。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18-10-27 09:55
山中漁人 發表于 2018-10-27 08:01
社會浮夸了,人心也浮夸了!
60、70年代人以技術工人為榮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60、70年代的技術工人就如現在的暴發戶,可以隨便找一個農村的村花做老婆,一般人還會嫌棄不會要這樣的老婆

作者: 大大大大大大大    時間: 2018-10-27 10:11
時勢造英雄
作者: 蒲蒲機加工    時間: 2018-10-27 10:27
工資不高,又苦又累,每天和機油鐵屑為伍,年輕人已經沒有這個忍耐力了而且,一般的工廠也確實沒有這個能力給他們更好的待遇,利潤薄到想哭,加上重稅,各類社保公積金開支,實在是給不出高工資,我們自家工廠基本都是自己在做,請工人都快請不起了,而且今年市場尤其低迷
作者: parkorliu    時間: 2018-10-27 11:06
PM2.5~ 發表于 2018-10-27 08:32
是的,所謂的技工荒,就是崗位收入太低。

任正非那話,人才都是用錢砸出來了。。

作者: 所羅門_x    時間: 2018-10-27 13:25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20年前數控盛行,到現在有大批的從業人員,為啥?多簡單啊,那時會的人少,工資很高,是普工的3-5倍。現在呢?水平一般的和普工差不多,高手也就2-3倍,還需要很長時間磨練才行。現在技術人員的投入與回報不成比例了,誰還愿意干呢?
應該立法來保護技能型從業者的工資待遇與福利。
作者: t2930    時間: 2018-10-27 21:32
過去機械產品啥價?現在機械產品啥價?比如汽車 ,比如車床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0-28 08:27
PM2.5~ 發表于 2018-10-27 08:32
是的,所謂的技工荒,就是崗位收入太低。

收入低是因為創造的價值低,就這么簡單,想高收入就要提高自己創造的價值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0-28 08:30
parkorliu 發表于 2018-10-27 11:06
任正非那話,人才都是用錢砸出來了。。

首先,任正非是招走幾乎最出色的985 211畢業生的背景下說的這句話,你讓文盲給他100萬他也干不了華為的事,其次,華為已經在調薪和設定職業周期,因為以前通訊是高利潤行業,隨著競爭利潤越來越少,利潤都沒有怎么支撐工資~~~很多人談這個問題只看工資不看自己工作創造的價值,然后照搬網上一些雞湯,這是不對滴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0-28 08:33
t2930 發表于 2018-10-27 21:32
過去機械產品啥價?現在機械產品啥價?比如汽車 ,比如車床

你說對了,這就是生產過剩價值降低,從而自己創造的價值也在降低,價值低了何來好的工資待遇~~~設備越來越先進,很多日用品都可以全自動化生產,以前一個人一天做10個的東西,現在機器一天做1萬個,價值就在降低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0-28 08:42
所羅門_x 發表于 2018-10-27 13:25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20年前數控盛行,到現在有大批的從業人員,為啥?多簡單啊,那時會的人少,工資很高, ...

立法?估計先應該給鉆木取火立法。。。當然這是開玩笑的,只能說明社會在進步,設備越來越先進,以前的技術隨著人們素質的提高和信息的爆發,已經慢慢變成了常識,這是人類進步的必然規律,比如數控,數控是基于坐標系的加工方式,2、30年前那些人不懂坐標系,理解起來困難,學會的人少,現在基本是常識,尤其是計算機輔助加工以后,甚至可以不用專門學數控,就可以把機器操起來。。。你在享受冰箱電視汽車這么多年只跌不漲的時候,心里應該明白這是生產價值在降低,比如一個有牌子的風扇才100塊,也就是一個全家桶的錢,所以這是歷史的必然

作者: 堅如磐石    時間: 2018-10-29 17:06
銷售的底薪基本上都和干技術的工資差不多了,銷售提成多高,技術基本上都是加班死工資,銷售干的好一年掙個幾十萬,干技術每天都加班周六日不休息加班一年能掙10萬嗎,不缺才怪。
作者: 五億美金    時間: 2018-10-29 17:31
本帖最后由 五億美金 于 2018-10-29 17:32 編輯

關于曾經的高級技工,我的理解是,特殊的年代造就出一批特殊的人,但我不覺得那是國人本來的性格,什么是國人本來的性格,相信捷徑,相信運氣,相信以小博大,相信彎道超車,所以我們大概是全球最好賭的民族,甚至應該去掉大概。在沒有明顯生活緊迫感的時代里,我們只是回歸了本我而已,并談不上什么倒退,向來如此,說到底,這是千百年集權統治造就的必然性格,當每個人都感受到環境中充斥著各種不可抗力時,他難免會在心態上做出一些調試,讓自己心安理得地活下去,經年累月,早已滲透到基因里了。因此,對于薪資和社會地位的說法,我不能完全贊同,猶太人給自己蓋集中營蓋監獄都是一絲不茍,每塊轉碼的整整齊齊,盡管他們明知道那將是他們最后的歸宿。綜上,環境造就性格,性格造就風氣
作者: kpps2008    時間: 2018-11-1 08:39
把安檢口的人員都充實到生產第一線,人員會大大富裕的
作者: WO7608889    時間: 2018-11-1 16:33
沒錢,沒地位,沒發展。這還用討論什么,行業變遷無外乎這3點。
作者: Price1991    時間: 2018-11-1 17:55
國家繁榮與機電人員的福利待遇不掛鉤,那就不要怪人不干這一行,沒有衣食無憂的條件,不要只談情懷

作者: 蒼海無寧    時間: 2018-11-2 15:36
同感

作者: 猜猜我_HbsAU    時間: 2018-11-2 15:39
抵擋工作沒人做,高當工作沒有人
作者: 九月十三    時間: 2018-11-3 19:21
為什么、?看看那個紀錄片,大國什么工業。。什么玩意的。。全篇上下中心思想,工作不要怕苦,不要怕沒錢,不要怕無后,埋頭苦干。沒有條件自己創造,沒有材料,自己創造。。什么玩意,功勞領導拿,黑鍋我來背。還不給人高工資。社會上還歧視。。你說你一個工廠的高級工,人家是 計算機碼農。信不信你一看人家工資,你都無地自容?
我做了很多年機械行業,拿著工資八千。。同學,轉行學了計算機,畢業第一年,拿八千。。。我畢業第一年拿多少?300塊!!!同一個地區啊!!!!
整天靠空頭口號。能當飯吃?國家都改革開放多少年了,你還讓工人奉行改開之前的精神。你不是壞么?不是就想忽悠人么??誰都不是傻子。。我們國家整天喊工人奉獻,從不說工人福利,全世界粉塵病最高的國家就是我們。。那些國企為了擺脫尾巴,找了多少外協廠?外協廠的工人,又有多少沒有任何保障的情況下進行工作?一旦失業就沒有任何保障,嗯?這些現實的社會情況,某些人視而不見,整天喊威武,粉飾拍馬屁。
哪個中國工人父親,會告訴自己的孩子去參與,去當一個技術工人??現實中找不到一個!!!
前幾天,那個工作一個月,倒找給老板190塊錢那個。如果不是被曝光,會怎么樣?就算是曝光了,也只是給結清了工資。。。這是多么操蛋?甚至連追究合同,雙倍賠償,都沒有。。。這是一個小小的縮影。。體現的是什么???
別說招工難,是活該。我倒是時時刻刻希望中國工業,全線倒閉。因為我見識的太多了!!
以前的技工,有尊嚴。現在的沒有。。人之所以是人,是因為人會為了尊嚴而死。。
作者: 狙擊手    時間: 2018-11-4 20:43
心荒。
現在的人心荒了,貪婪急迫無知短視冷漠馬后炮見光死。
作者: 甘蔗兜    時間: 2018-11-4 23:35
蒲蒲機加工 發表于 2018-10-27 10:27
工資不高,又苦又累,每天和機油鐵屑為伍,年輕人已經沒有這個忍耐力了而且,一般的工廠也確實沒有 ...

這個是真實的現狀。我們這邊很多老板都是自己干活的,已經無法請人了,工資太高了承受不起了。利潤就那么點。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