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到底為什么,生產企業不如銷售企業? [打印本頁]

作者: h505508575    時間: 2018-10-27 01:16
標題: 到底為什么,生產企業不如銷售企業?
銷售企業盈利方式:
假設合同總額100萬元。采購成本約合含稅金額為69.6萬元。毛利30.4萬元。毛利率30.4%。
開增值稅發票16%,應繳納16萬元增值稅,采購成本可抵扣11.136萬元,應繳納稅金為4.864萬元。企業收入為100-69.6-16+11.136=25.536萬元,繳納個人所得稅25%=6.384萬元。純利潤為19.152萬元。2 @& x9 U7 M6 k. y3 r
生產企業盈利方式:
材料費71.5萬元,加工費為材料費35%25.025萬元,其他附件費用3.575萬元,合計合同額為100.1萬元。
100萬元應繳納16%增值稅,16.016萬元,材料費及其他費用可抵扣12.012萬元材料稅款,應繳納4.004萬元稅金,毛利為:24.596萬元,個人所得稅25%=6.149元,利潤為:18.447萬元。人工工資應支出3.6萬元,純利潤為14.847萬元。
同樣的100萬業務,產生的利潤差異
6 _1 P( a3 e% v8 [( }# r6 d! }+ a
7 {# Q7 F" U, L, n

4 H# ]: I; G% ]2 p' I. K; {
: P$ X) y/ |; P/ ]# `
. F+ R& x0 N8 o+ H* T9 Q7 t
7 g) h6 S8 m$ J  w1 M* u' g

; `, o4 y7 h5 z- y% t

/ i7 S, X& d( h+ Y
% Y1 {6 u  u; ]
8 V! Q. i/ c- ?" n. z" n

4 m- D1 z7 b5 x

% S  p0 ~" }; X. @' |

" W3 G. Z6 }6 {

, r! W$ W( u% {: r, t% n1 N2 q
) r; P7 i3 `* l; w* t8 I
銷售公司銷售利潤
總合同額
營業額
采購成本
合同稅金
采購稅金
補交稅金
企業收入
25%企業所得
純利潤

4 Z( s: E7 D8 C7 v

# A" Z8 n* F5 C* q( v
, ]  h6 p) C: O9 j

* |4 \* z6 H9 P( b5 H- k2 B  {: N

! }7 b- w0 ?) n5 _0 G

3 w7 S. u6 }" K8 A
100
100
71.42857143
16
11.42857143
4.571428571
24
6
18

9 F$ q- O4 N) t& h/ O2 ~: h# q9 ^

& k  D3 o: w( P" _) D

( A" o) j: x$ i
6 C5 ~: L& ?* G$ f+ _
; A3 q2 ]' r4 Q: F! }

1 J0 w6 k* R/ ]' a% b2 I/ p, V
生產企業銷售利潤
合同總額構成
稅收部分
人工成本及純利潤
總合同額
材料費
加工費35%
其他費用5%
營業稅
抵扣稅金
補交稅金
企業收入
25%企業所得
利潤
人工工資
人數
生產工期
工資
純利潤
100.1
71.5
25.025
3.575
16.016
12.012
4.004
24.596
6.149
18.447
4500
8
1個月
3.6
14.847
未含設備損耗!廠房租金,其他耗材等。
生產企業銷售利潤
合同總額構成
稅收部分
人工成本及純利潤
總合同額
材料費
加工費55.1%
其他費用5%
營業稅
抵扣稅金
補交稅金
企業收入
25%企業所得
利潤
人工工資
人數
生產工期
工資
純利潤
100
62.2
34.3
3.5
16
10.512
5.488
28.812
7.203
21.609
4500
8
1個月
3.6
18.009
未含設備損耗!廠房租金,其他耗材等。
+ I# ?# G2 {6 U$ O, C/ r4 G0 s% a- F

作者: h505508575    時間: 2018-10-27 01:17
到底為什么,生產企業不如銷售企業?有沒有懂得?幫我分析一下
作者: h505508575    時間: 2018-10-27 01:33
[attach]467598[/attach]
) _8 G& o5 ^6 f6 U1 P/ y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8-10-27 09:01
貌似主要差在人工、廠房和設備上了。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0-27 09:10
h505508575 發表于 2018-10-27 01:17
& x! T1 i4 |  y  R, I. I2 w, w$ B2 g1 _到底為什么,生產企業不如銷售企業?有沒有懂得?幫我分析一下
. F* C3 a: [* A( d  A/ G- D
這個問題應該讓一個銷售干得還不錯,又深入了解生產的人回答比較好。我臉皮厚~~~2 H, V# O; X$ j1 p; H
* Z; Q! b& d% E. |) M2 J2 |# D
首先,不是生產不如銷售,而是過剩生產不如銷售,比如荷蘭光刻機,生產肯定比銷售牛。但是如果產品是沒有不可替代性,也就是說誰都能干,那就沒有話語權了,所以生產企業可以先自查一下,自己的產品是不是獨一無二的,自己的產品所謂的閃光點是不是市場可有可無的。: i# Q7 F+ p1 r! E) b

7 B" B: H3 `+ b8 {另外就是外行看熱鬧,干技術的很難理解銷售的能力,以為就是吃吃喝喝,實際上銷售肯定也懂業務而且善于解決問題形成自我保護,對于大家都有的產品,生產很少想得是我怎么把自己的產品變得對一無二,好的銷售一定想的是大家憑什么買我的,我怎么忽悠出去。其次,在一切都一樣的情況下,就是兩個行業的彈性,銷售遠比生產靈活,便于變通,生產企業需要大資本投入一旦開始就不能停,銷售企業投入少行情不好可以休眠,生產企業的產品不可能說改就改,但是銷售企業就可以,生產企業做不到一個車間又生產礦泉水又生產車床,銷售企業可以,靈活性讓銷售變成一件很酷的事情,很多領域銷售公司干不過銷售個人,也是源于一種靈活性。第三,其實大家也會誤解銷售企業,實際上很多產品銷售企業毛利很低的,比如普通服裝外貿毛利只有百分之7左右,靠著退稅過日子。
) d2 h" a, ^& W! }  T6 |5 g2 _: [9 |
無論生產還是銷售,一切的困難都源于過剩。
# H: V4 q# v( R+ A
) x" U/ k  ?: L+ V
6 V9 m) {  }6 D* H# Y: W5 n
作者: 河豚會吹泡泡    時間: 2018-10-27 09:19
純加工就不要想多了,已經有20%了。能快速回款就高興得可上天了。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8-10-27 09:28
河豚會吹泡泡 發表于 2018-10-27 09:19, b, u5 b' O. U, @% t0 F9 J- Y, e
純加工就不要想多了,已經有20%了。能快速回款就高興得可上天了。
, F7 o. w/ S! z+ a. h' p
對,回款可能比毛利更重要。1 F9 Y& u8 d7 z0 l) R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8-10-27 09:28
loveskycc 發表于 2018-10-27 09:10
$ H2 |& q. a& ~7 q這個問題應該讓一個銷售干得還不錯,又深入了解生產的人回答比較好。我臉皮厚~~~
# G+ X2 D! {* l7 ~5 v2 q. w" c
% ?. }0 x0 |+ ]! ^4 }5 K首先,不是生產不如 ...
; U$ A6 @/ ^. e# u' r4 T' w% Y2 M
大俠高論。不是生產不重要,而是過剩的生產不重要。沒有市場競爭意識的人,最好不要做企業。
' e9 W% E/ c2 ^7 q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0-27 09:46
未來第一站 發表于 2018-10-27 09:016 X, x5 }! O/ ^% W, `
貌似主要差在人工、廠房和設備上了。

: m0 m( l, S9 W5 _( V! H人工、廠房和設備就決定了一旦生產企業的產品不是在市場中有地位的,主動權就不在自己手上只能甘心被壓價被虐直到被榨干最后一滴血~~~所以市場呼喚的是對于需求的滿足,而不是剛出廠門就是往垃圾堆去的過剩生產,而且本來行業也是從市場緊缺到市場飽和,自然規律,自己廠里的產品什么人都能做,就要有心理準備~~~我觀察實際上就是看不見的東西容易形成保護層,比如材料 熱處理 自己開發的電控這種東西,純粹機加工或者裝配這種實打實看得見的,基本都是有今天沒明天的事,哪怕很多人覺得高大上的五軸,其實真的也不過如此,只要不撞機的人帶著熟悉一段時間真的就那么回事,自從學了技術,我每次去別人廠溜達就看裝夾和刀路一些小細節,就這么點東西
6 W2 M+ g+ [8 }8 Y) j8 K2 Z1 c
作者: 煙雨迷蒙    時間: 2018-10-27 10:19
種菜的掙錢干不過賣菜的,就這么簡單。
作者: h505508575    時間: 2018-10-27 12:01
loveskycc 發表于 2018-10-27 09:102 }5 f+ e: {- g, O8 M3 a% C, ?% `
這個問題應該讓一個銷售干得還不錯,又深入了解生產的人回答比較好。我臉皮厚~~~
9 A. I, x* F) u2 z/ @# R) y( X) e& @) Q1 a+ b
首先,不是生產不如 ...
/ v: B; K2 G/ W4 O* u$ h
我在想,到底應該繼續做工廠嗎?全體轉型做銷售。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就算廠家給的價格再高。銷售也可以提高售價來維持利潤。甚至銷售商可以更換供應商,相反生產商高成本。費心費力。生產出來的東西不如銷售來錢快。而且還要擔心積壓庫存問題?;乜顔栴}。這個算是正常嗎?
作者: ncy502652960    時間: 2018-10-27 13:17
有些現象真的讓人摸不著頭腦!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0-27 13:23
h505508575 發表于 2018-10-27 12:010 K, M5 U* D! a, |6 G1 |+ E" I
我在想,到底應該繼續做工廠嗎?全體轉型做銷售。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就算廠家給的價格再高。銷售也可以 ...

4 H* Y* F7 O8 c, O+ d! c. ^繼續做,開個工廠很不容易的,尤其是要集合這么多人形成生產的節奏不是一兩個月的,但是以我粗淺的認識要注意放權給生產團隊自主,不然你又搞生產又搞銷售,小規模可以的,做大一點就不行了,有自己的廠再做銷售和沒有自己的廠完全做銷售還是不一樣的,實際上空手套白狼的純銷售也并不可靠,不然我做貿易也不會介入生產環節了
7 G4 q' e7 y1 m+ {5 \9 D
作者: 專業醬油男    時間: 2018-10-29 15:03
生產企業的材料費71.5W比銷售企業的采購費用69.6W還貴,當然是貿易公司更賺錢了,傻子才自己生產* T7 w1 x6 r7 @. O- U/ o/ c+ w( v

作者: lgliang_429    時間: 2018-10-30 11:14
同樣,你會問:為什么做技術的不如做管理的,做一線加工操作的不如做技術的 ,做老百姓的不如當官的。
作者: Price1991    時間: 2018-11-1 18:12
生產企業用低價搶生意,到最后整個行業價格跟品質都往下走,惡性循環,最后就靠搶單子掙錢,逼死自己干死同行。銷售企業則是啥掙錢干啥,只干掙錢的
作者: siralop    時間: 2018-11-2 16:56
片面。! `9 M$ p9 b, {- b, T9 S
任何企業都需要有好的管理,無論生產還是銷售。銷售之所以利潤值高,你列出的算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銷售需要有強大的銷售資源,需要控制銷售成本,需要蓄勢待發,需要實業支持。2 {: m1 O% [& T: v6 u
而生產企業在有效的管理方面,可以向生產要效率,向技術要增值,在有效的渠道資源內挖掘自身價值。好的生產企業一樣可以進入世界500強,了解一下日企和德企。& D4 _, o" E1 I/ F* G

作者: 天外之王0001    時間: 2018-12-7 15:02
煙雨迷蒙 發表于 2018-10-27 10:19! R% ~8 j7 K, ?
種菜的掙錢干不過賣菜的,就這么簡單。
) f# P0 E  [! M! b- o* M5 O6 S% h

" s6 C  z6 y  w8 Z, S  x. V+ e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