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量產的產品被投訴,責任歸屬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天下有雙    時間: 2018-10-8 21:00
標題: 量產的產品被投訴,責任歸屬問題
如題:
某產品自開發完成投入市場一年左右,陸續生產銷售20萬件左右,一直無異常,
6月份時候產品里面用的一款螺釘更換了供應商,6-10月份又生產了10萬件,隨后客戶投訴產品異常,
最終分析找到原因,螺釘更換后導致產品安裝后會出現干涉(此問題在生產過程中很難發現,只有安裝后使用才能發現問題);

處理問題很簡單,把螺釘更換即可,但是數十萬件的產品已經銷售,更換成本高昂,且貨已發給客戶,很多零散訂單,接近1千個訂單,
再來回退換產品產生的費用比產品成本都高,還不如更換新的產品給客戶,這樣以來一個小小的螺釘損失幾十萬,真是日了狗了。。。

好不容易問題也處理了,好了,該劃分責任了,要劃責任就要先列清楚問題出現的原因:
1、產品設計-試產-量產-投產-銷售20萬件,均無異常,那顆螺釘呢,圖紙要求時國標螺釘,但供應一直供貨不符合螺釘,而剛好使用也沒問題;
2、6月份螺釘更換供應商后,自然按圖紙要求供貨,各部門均未發現,技術部也不知情,當然生產車間發現了,但是他們不懂,以為都一樣,也沒管;
3、更換螺釘供應商后到收到投訴,已生產10萬件并發往全國各地(由于產品應用工期原因,一般從訂貨到產品應用要三個月左右);

最后異常責任全部歸屬研發部,研發部固然有責任,但把責任全部劃歸研發部個人認為是不合理的,大家說說這樣劃責任研發部相關人員冤不冤,更何況設計人員已經離職???

個人認為相關部門存在責任如下:
研發部責任:產品設計不合理,按圖紙做螺釘會存在干涉;
品質部責任:試產、量產階段,螺釘一直不符合圖紙,但車間在正常使用,未通知研發部門;
生產部責任:螺釘更換后,組裝時螺釘由明顯差異,未匯報上級確認;
采購部責任:更換供應商后,未通知相關部門驗證產品可行性后再進行切換;

大家覺得呢。。。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10-8 21:10
理論上是可以這樣劃分責任的。但是,如果企業有質量管理體系的話,那就按照體系要求確定責任,這個是由詳細的劃分和流程的。
作者: ssweixin    時間: 2018-10-8 21:19
沙發!發表下意見
既然產品已經量產,品質部門應該承擔最大的責任,為什么呢,無論前期螺釘不符合標準還是后期螺釘符合標準,品質部門作為質檢部門都沒有發現,產品好壞有無問題,是要品質依據圖紙進行檢測的,而不是到客戶手上由客戶反饋問題的,品質部門的存在要主動發現并解決問題,避免問題產品流出市場,而不是接受市場反饋在檢測問題!另外技術部門也有責任,產品設計時沒有模擬清楚按標準選用的螺釘是否存在干涉,當然產品設計不是不允許犯錯誤,所以產品量產前都要進行試產,所以本應在試產時發現并解決的問題,卻因為品質部門的不作為,而將隱患留到產品量產,最終完成嚴重損失!個人拙見!!!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0-8 22:32
質管部門應該承擔大部分責任!這明顯屬于質量管控問題,責任心不到位。如果產品在組裝過程中發現了和以前的螺釘不一樣,發現了問題,質檢應該聯系各部門就此問題和技術、采購進行溝通,如何解決問題。質量管理部門不說話,其他部門更覺得自己沒有問題。
作者: 紅動中國wu    時間: 2018-10-8 23:09
設計責任,設計錯誤,量產為什么過了!
作者: 二十四流工程師    時間: 2018-10-9 07:47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SQE, 個人感覺主要責任在SQE,
作者: 3983596    時間: 2018-10-9 07:56
本帖最后由 3983596 于 2018-10-9 07:59 編輯

1、如果前期采購部門采購不到圖紙要求的螺釘,采購前反饋給技術部門,技術部門同意使用代用螺釘,質檢按照技術代用的標準檢驗通過——則此由技術部門負全責。
2、如果前期采購部門采購不到圖紙要求的螺釘,并如實反饋給技術部門,而質檢部門在技術部門未調整驗收標準的情況下,驗收通過代用螺釘——則由質檢部門50%責任,另外50%技術部門承擔。
3、如果前期采購部門采購不到圖紙要求的螺釘,采購前沒有反饋給技術部門,質檢按照原技術標準檢驗通過——則此責任由技術承擔50%責任,其余的采購和質檢部門按7:3分攤。

既然是標準件,那么就應該符合標準和合同,怎么會出現兩個版本,還不能互換?應追溯供貨商不履行合同責任。

這件事從源頭上說技術部門都應該負至少50%的責任,明顯屬于工作失誤,其余部門只是承擔沒有按照流程執行的責任。
生產部門是按圖裝配,能提出異議,及時反饋是責任心到位,問題太隱性,沒有反饋也是正常的,不承擔任何責任,畢竟在流程和文件上沒有涉及生產部門失職。

作者: 可有可無0833    時間: 2018-10-9 08:00
責任在研發和質檢部門,研發部門必須跟蹤產品的試制和生產,質檢部門必須根據圖紙監督生產,任何部門負起責來,都不會出現這個問題。
作者: 軍CSJ    時間: 2018-10-9 08:32
研發要承擔主要責任。新品試制不跟蹤,最后等待其他部分反饋信息和問題,這不是開玩笑嗎? 對于我跟蹤的產品,只要圖紙下去,開始生產,基本上我就不在辦公室了。加工誤差不可控,采購誤差不可控,品質誤差更不可控,而有些誤差卻可以利用。另外,生產、采購、品質沒那么大膽,出問題了還不反饋,肯定是技術環節漠視出現的問題。
作者: squallcctv    時間: 2018-10-9 08:36
和7樓意見一樣,生產部門按圖作業無責任。
主要還是前期量產的時候各部門未按照流程執行才造成后來的投訴。
作者: miss蒼天有淚    時間: 2018-10-9 08:40
我就想問問前一批螺釘與圖紙不符是怎么裝到產品上去的
作者: lover111    時間: 2018-10-9 08:57
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只看了標題,內容沒細看,標題是“所有的質量問題都是管理問題”,具體怎么管理咱們不懂也不好說。直說另外一個實例,想起之前看過的一篇介紹日本一家做模具的企業,100多人的企業年營業額數億,模具產品生產制作環節多,要求高,按理說是很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但是這家企業幾乎很少有質量問題,被豐田列為綠色免檢名單。其實,質量問題不是一個簡單就能說清楚的,方方面面各個環節都很重要,但歸根結底還是一個責任心問題。但怎么調動所有人的責任心和積極性,這才是一門管理的藝術。
發表不了文章鏈接,請直接百度——一家47年歷史的日本模具企業,居然做到人均產值282萬元!
作者: 煙雨迷蒙    時間: 2018-10-9 09:06
還要什么責任劃分???都是設計的錯!你不設計成這樣不就沒事了?設計成螺絲不對就鎖不進去,做個防呆不就沒事了?全是設計的錯!
作者: 鑫森淼炎垚    時間: 2018-10-9 09:12
設計要付主任責任。從你的描述分析,這個螺釘是非常重要的零件,所以這個零件就要嚴格控制質量。選GB件的話,就要有相關的質量約束,如果沒有滿意的供應商,那就作為自制件出現。你圖紙上沒有任何質量提示或約束,無論采購、生產、質量等相關人員,都不會注意這個螺釘的特殊性。拿的錢不多,干的活不少,做一個優秀的工程師不易啊。
作者: xu670506741    時間: 2018-10-9 10:41
紅動中國wu 發表于 2018-10-8 23:09
設計責任,設計錯誤,量產為什么過了!

你好牛逼,看都看不明白,就回復人家。



作者: LGQ9761    時間: 2018-10-9 11:11
xu670506741 發表于 2018-10-9 10:41
你好牛逼,看都看不明白,就回復人家。

人家這個話沒毛病啊,設計負全責,誰給他的通過準許

作者: 15867946518    時間: 2018-10-9 11:14
學習學習

作者: wu__xy    時間: 2018-10-9 11:26
采購好牛逼可以私自換供應商也不通知其他任何部門。
作者: 風刃    時間: 2018-10-9 14:25
公司文化問題,研發部待遇普遍高,都是靠真本事進來無關系戶,人數不算太多,不修理你們修理誰。絕大多數公司都這樣,只要你再傲氣一點點,恨不得落井下石
作者: made29    時間: 2018-10-9 14:56
責任在研發和質檢部門多些。
作者: zxflyc    時間: 2018-10-9 15:37
假如設計部門對問題部件出了確認書,那就該打屁股
這樣的到了量產很久以后,誰會去理會了,基本是生產和采購以及品質瞎搞了。
作者: 只有快樂    時間: 2018-10-9 15:43
1.設計部門的責任是設計錯誤,不是大批量錯誤的責任。樣機試制干嘛的,沒發現問題嗎,如果沒有新產品試制階段沒有發現問題,那么以后再出問題就不要翻舊賬。
2.質管部門和組裝車間難辭其咎,出現問題他們是直接的發現,最后一道關口,他們的責任心不強導致了故障發生。
3.絕大部分人應該都認為設計部門要承擔最大責任,但是我感覺如果以“生產處合格產品”這個為導向來劃分責任才能真正避免問題的發生。那么處理問題就要從后往前推,看看哪一個環節造成了“生產合格產品”的隱患,或者發現隱患沒有排除。
4.也許這樣車間會感覺很冤,但是這樣會更能保證產品質量。
作者: 3983596    時間: 2018-10-9 15:57
本帖最后由 3983596 于 2018-10-9 16:00 編輯
wu__xy 發表于 2018-10-9 11:26
采購好牛逼可以私自換供應商也不通知其他任何部門。

采購部門是有選擇供貨商的權力,根據比較選擇有實力 質優 價廉 供貨期短 服務好的合格供方是采購部門的工作準則,其他部門只看東西符合不符合技術提出的要求就可以了,無權干涉采購部門工作以及供貨商的選擇,屬于公司財務控制體系的事情,畢竟花錢的事誰敢沾邊,吃不著惹一身臊。


作者: 3983596    時間: 2018-10-9 16:00
本帖最后由 3983596 于 2018-10-9 16:03 編輯
只有快樂 發表于 2018-10-9 15:43
1.設計部門的責任是設計錯誤,不是大批量錯誤的責任。樣機試制干嘛的,沒發現問題嗎,如果沒有新產品試制階 ...

責任心這件事無法準確評價和衡量,畢竟是主觀的東西,無法作為考量標準,放在銷售和售后服務還算勉強,目前質量體系都以規定執行為主線,以文件流程為綱領。

作者: 風刃    時間: 2018-10-10 07:57
3983596 發表于 2018-10-9 15:57
采購部門是有選擇供貨商的權力,根據比較選擇有實力 質優 價廉 供貨期短 服務好的合格供方是采購部門的工 ...

請問怎么叫供應商采購符合要求?
既然造成了干涉,那就是外形上不符了,根本不符合要求。如果原來設計使用的是成形標準件,那肯定是原本符合要求的,即使新零件有制造誤差,也不可能都出現問題。我想這個肯定不是誤差的原因,而是因為采購的東西和原來的不一樣。合格的20萬件算不算量產,不算,那10萬件還算試制?
不過題主說的到客戶那才發現干涉,說的含糊了點。
管理文化問題,且不論研發部門有無責任,只是一棒打一個,要么就是研發原本掌握了全部實權負不可推卸責任,要么是其他部門都嫉妒研發想往死里整

作者: 遠祥    時間: 2018-10-10 08:04
這個問題大家都不愿意出現,但偏偏就發生了!研發部和質量部的領導應該首先問責!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8-10-10 09:22
部門之間的溝通這么互不信任互不團結互不通暢,這絕對是老板的問題!

沒人敢得罪老板?

不良品出了廠門兒了,那就是品管的問題了。

貨都出廠門兒了,而且之前的那些批次用著沒問題,現在換了零件供應商了才浮出的問題,現在才想起把責任扣到設計部?也太晚了吧!

想罵設計部,得在貨沒出廠之前,除非是壽命相關的問題。

聰明的老板呢,會讓大家必須先說自己錯在哪里,為什么,怎么解決和杜絕這個問題。各部門都說一遍了,第二輪再允許說人家。這樣才能緩解部門之前的矛盾,老板以后好數錢。
作者: 3983596    時間: 2018-10-10 09:41
本帖最后由 3983596 于 2018-10-10 09:49 編輯
風刃 發表于 2018-10-10 07:57
請問怎么叫供應商采購符合要求?
既然造成了干涉,那就是外形上不符了,根本不符合要求。如果原來設計使 ...

     假如你是采購員,你會在技術部門給出的圖紙、標準或者要求上擅自做調整更改嗎?不會吧,你只能把要求原封不動一字不改的寫進合同里,既然沒有找到到符合要求的東西,你肯定要反饋給技術,看這個可以不可以代用,可以技術就簽字,不可以再另尋。
      如果按要求采購到的東西不能使用,則一是技術部門提供要求有誤,應予按規處罰;二是供貨商違反合同,提供了錯誤的東西,應以糾紛處理,這兩方面后果都不是采購人員失責。      
      這里我們只談能拿到桌面上的責權和流程問題,至于部門人員之間的勾心斗角,什么誰整誰,誰恨誰,誰要弄死誰,那個地方都有,不在此討論




作者: 風刃    時間: 2018-10-10 09:52
3983596 發表于 2018-10-10 09:41
假如你是采購員,你會在技術部門給出的圖紙、標準或者要求上擅自做調整更改嗎?不會吧,你只能把要 ...

題主也沒談到采購的新零件合格不合格,采購部門有沒征求研發部門意見,怎么就不知道他們有沒擅做主張上面說到了,是干涉,不是公差文件,明顯采購的就不是同一個東西,兩個外形完全不同的東西,機械里同一個東西,只有不同的公差,沒有不同的樣子吧。為什么前面的就好的,后面的不好?
這里水深的很,題主自己都沒說清楚,不知道心虛還說咋的了,沒有細節怎么來評判誰對錯

作者: xueqingchao    時間: 2018-10-10 09:53
出廠的產品問題,所有責任在質量部,這是唯一正確的答案!

出廠前不合格問題, 無論是過程檢驗,零部件驗收終檢,質量部由一票否定權!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 過程。。。
作者: 風刃    時間: 2018-10-10 10:00
螺釘是定制件還是標準件?定制件應該有圖紙要求,標準件應該有標準號和規格。如果研發部門除了錯的圖紙或者錯的采購型號,為什么前面20萬件是對的?
搞技術應該不是說買M10螺釘,連頭型和長度都沒給吧?干涉問題,絕對不是公差引起的質量問題
作者: 3983596    時間: 2018-10-10 10:01
本帖最后由 3983596 于 2018-10-10 10:05 編輯
風刃 發表于 2018-10-10 09:52
題主也沒談到采購的新零件合格不合格,采購部門有沒征求研發部門意見,怎么就不知道他們有沒擅做主張上面 ...

好了,我們不必為一個交代不明確的事件討論了,其實事情原本很簡單,各部門按章做好分內事,百病不犯。
因為沒有交代清楚,所以出來多個假設和推斷,并由此產生了無用的分析和爭論,沒法進行下去了



作者: sunhorse    時間: 2018-10-10 13:12
樓主可否把兩種螺絲發出來看看,看看差異有多大?其實很多小公司管理是欠缺的,標準件的要求一般是大小長度能裝上就行
作者: wanglin222    時間: 2018-10-10 13:16
設計人員離職了讓他背鍋最好了
作者: lgliang_429    時間: 2018-10-10 15:41
各部門都有問題!
設計沒問題?按圖制作肯定干涉,是吧!
采購沒問題?為什么之前采購與圖紙不一樣的東西?有ECN嗎?
生產沒問題?按圖安裝,零部件與圖不符,只管裝?
品質部門?問題最大,出這么多變化,沒點感覺,去哪睡覺了?

老板:人人處罰,把損失補回來!

... ...
作者: zmztx    時間: 2018-10-10 17:43
這個的標準流程應該是
對于設計來說,要對設計正確性負責
假如沒有按照設計要求,買回來的東西,必須要設計簽字才能代換。注意:如果設計簽字同意代換,則生產出的產品因為代換而出現問題,則這個問題由設計負責;如果沒有涉及簽字,則出現問題與設計無關。關鍵在于是否簽過字
作者: 天下有雙    時間: 2018-10-10 20:53
lgliang_429 發表于 2018-10-10 15:41
各部門都有問題!
設計沒問題?按圖制作肯定干涉,是吧!
采購沒問題?為什么之前采購與圖紙不一樣的東西 ...

說到點子上了。。。

作者: 天下有雙    時間: 2018-10-10 20:58
風刃 發表于 2018-10-10 09:52
題主也沒談到采購的新零件合格不合格,采購部門有沒征求研發部門意見,怎么就不知道他們有沒擅做主張上面 ...

題主已經說明了:
1、產品設計-試產-量產-投產-銷售20萬件,均無異常,那顆螺釘呢,圖紙要求時國標螺釘,但供應一直供貨不符合螺釘,而剛好使用也沒問題;
2、6月份螺釘更換供應商后,自然按圖紙要求供貨,各部門均未發現,技術部也不知情,當然生產車間發現了,但是他們不懂,以為都一樣,也沒管;

圖紙寫的國標螺釘,前期螺釘不符合國標,使用無異常,大家都覺得螺釘沒問題;
后面更換供應商后,好了,螺釘又符合國標了,結果出問題了;
最后責任是研發設計責任,設計問題確實該在出廠前發現,對設計人員進行追責;
但批量生產出貨發生的問題,也算設計的責任卻不恰當;設計部門的責任是設計錯誤,不是大批量錯誤的責任。

算了,老板已經發話,設計人員已然背鍋,其他部門不追究責任,
美其名日:過程管控理想與現實肯定會有偏差,在所難免,其他部門沒管控到在情理之中。。。

作者: 虎嘯而過    時間: 2018-10-10 22:35
miss蒼天有淚 發表于 2018-10-9 08:40
我就想問問前一批螺釘與圖紙不符是怎么裝到產品上去的

圖紙設計問題,陰差陽錯裝上了.我們之前有一次就是圖紙畫的均布,標的不均布,干活沒注意標注,按均布干了,三坐標測量看了圖紙發現了,一批貨差點廢了,把設計叫來,設計說是均布,標注錯了

作者: 虎嘯而過    時間: 2018-10-10 22:39
風刃 發表于 2018-10-10 10:00
螺釘是定制件還是標準件?定制件應該有圖紙要求,標準件應該有標準號和規格。如果研發部門除了錯的圖紙或者 ...

圖紙設計問題,陰差陽錯裝上了.我們之前有一次科研試制,就是圖紙畫的均布,標的不均布,干活沒注意標注,剛看圖紙了,按均布干了,三坐標測量看了圖紙發現了,一批貨差點廢了,把設計叫來,設計說是均布,標注錯了.如果測量也沒看圖紙,誰也沒發現,活也裝上了.下次來個仔細的,一批活可能就裝不上了,所以那次車間把干活的被罰了100,至于設計罰沒罰不知道

作者: 虎嘯而過    時間: 2018-10-10 22:42
sunhorse 發表于 2018-10-10 13:12
樓主可否把兩種螺絲發出來看看,看看差異有多大?其實很多小公司管理是欠缺的,標準件的要求一般是大小長度 ...

圖紙設計問題,陰差陽錯裝上了.我們之前有一次科研試制,就是圖紙畫的均布,標的不均布,干活沒注意標注,剛看圖紙了,按均布干了,三坐標測量看了圖紙發現了,一批貨差點廢了,把設計叫來,設計說是均布,標注錯了.如果測量也沒看圖紙,誰也沒發現,活也裝上了.下次來個仔細的,一批活可能就裝不上了,所以那次車間把干活的被罰了100,至于設計罰沒罰不知道
不在于差異多大,在于責任心,我們廠之前科研就是,設計覺得有生產在,試制能發現,生產覺得檢驗在能發現,檢驗覺得裝配能發現,發現了修吧修吧繼續用

作者: 風刃    時間: 2018-10-11 07:50
天下有雙 發表于 2018-10-10 20:58
題主已經說明了:
1、產品設計-試產-量產-投產-銷售20萬件,均無異常,那顆螺釘呢,圖紙要求時國標螺釘 ...

為什么前面發生了干涉而后面不發生干涉?干涉這個詞用的好,采購的明顯是不一樣的東西。
我相信前面的供應商也不是傻子,連國標的東西都提供不來,而且非標的剛好合用,研發設計師傻嗎?
一看公司管理就亂糟糟,大批量產的東西都有嚴格的審核要求,或許設計在用標準螺釘的時候就發現了問題,進而通知采購或者是供應商變動,但是這個變動更改并沒有所有BOM都修改了。
涉及離職人員,案情更樸素迷離,有點意思

作者: 風刃    時間: 2018-10-11 07:53
虎嘯而過 發表于 2018-10-10 22:39
圖紙設計問題,陰差陽錯裝上了.我們之前有一次科研試制,就是圖紙畫的均布,標的不均布,干活沒注意標注,剛看 ...

看著更像管理疏漏問題吧,前面的螺釘好用看描述就不像巧合。其實涉及與生產這樣的事情太多了,圖紙等相關修改信息不完全的現象太多了

作者: kpps2008    時間: 2018-10-11 08:22
螺釘如果符合國標就是車間的責任
作者: kpps2008    時間: 2018-10-11 08:23
還有設計的責任,說明原設計有缺陷啊

作者: sunhorse    時間: 2018-10-11 21:48
責任心重要,但是不能用責任心來要求員工,必須要有硬性的管理來約束,大部分員工是按要求做事,不是按責任心。畢竟不是自家的事。還是管理制度沒有成嚴格的體系
作者: caiyongjun    時間: 2018-10-12 07:26
3983596 發表于 2018-10-9 07:56
1、如果前期采購部門采購不到圖紙要求的螺釘,采購前反饋給技術部門,技術部門同意使用代用螺釘,質檢按照 ...

有道理


作者: 2011ayoon    時間: 2018-10-12 16:57
可有可無0833 發表于 2018-10-9 08:00
責任在研發和質檢部門,研發部門必須跟蹤產品的試制和生產,質檢部門必須根據圖紙監督生產,任何部門負起責 ...

扯吧,標準件不合格(標準)該是誰的責任?

作者: 格局1119    時間: 2018-10-14 14:38
質量部門應該負有最大責任,產品與圖紙一致性都不能保證,就算錯了也要按照圖紙檢驗,這樣設計人員就會知曉,才能在根源(圖紙設計)上解決這樣的問題。現在是問題出現了,造成損失了,才想起去回追問題。那存在的潛在問題,風險有多大,產品與圖紙的符合性也堪憂啊。
作者: 20080646    時間: 2018-10-15 10:18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8-10-10 09:22
部門之間的溝通這么互不信任互不團結互不通暢,這絕對是老板的問題!

沒人敢得罪老板?

說的對,施威必先施恩,事以發生推責任出來沒什么用,后續盡量避免才是王道。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

作者: fonmle    時間: 2019-5-7 18:34
很多公司的質量部門就當個擺設,不懂研發,不下現場。遇到問題就會問技術部門。
作者: 皮皮黃_機電工程師    時間: 2019-12-1 15:33
追起責任來,根源就會到設計部門來
作者: 啊飛機械    時間: 2019-12-1 16: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蘑菇23    時間: 2019-12-2 15:12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8-10-10 09:22
部門之間的溝通這么互不信任互不團結互不通暢,這絕對是老板的問題!

沒人敢得罪老板?

車間現場的生產人員與品檢,很少會注意一個螺釘的問題,他們的態度是能用就行,至于質檢,初運行OK就好,問題的發現應該也是研發找出的原因。
完全是研發與車間的溝通有問題,另外,研發說了螺釘用的與之前圖紙不符,圖紙沒有更新為合格品的圖紙,這是主要原因。人家新選的供貨商完全按圖紙做的,能怪誰? —— 研發,還有就是上下溝通不協調。

作者: 凱南機械鼠    時間: 2019-12-3 11:51
|ssweixin發表于 10-08 21:19沙發!發表下意見<br>
既然產品已經量產,品質部門應該承擔最大的責任,為什么呢,無論前期螺釘不符合標準還是后期螺釘符合標準,品質部門作為質檢部門都沒有發現,產品好壞有無問題,是要品質依據圖紙進行檢測的,而不是到客戶手上由客戶反饋問題的,品質部門的存在要主動發現并解決問題,避免問題產品流出市場,而不是接受市場反饋在檢測問題!另外技術部門也有責任,產品設計時沒有模擬清楚按標準選用的螺釘是否存在干涉,當然產品設計不是不允許犯錯誤,所以產品量產前都要進行試產,所以本應在試產時發現并解決的問題,卻因為品質部門的不作為,而將隱患留到產品量產,最終完成嚴重損失!個人拙見!!!
我也覺著,這事實應該質檢主要責任啊。
作者: 江悠然    時間: 2019-12-9 16:41
先解決問題,再劃分責任。積極去解決,不托時間,花不到那么大代價
作者: dut44c0u    時間: 2023-5-31 17:30
企業制度問題,沒有完美的設計和工藝,原則上量產后任何東西都不能隨便變動,包括供應商,采購部技術部都可以選擇更便宜的螺釘來替換原來的,成本控制沒有錯,但是更換新供應商提供的外購件,是要重新進行試產跟蹤,原則上最少跟蹤3個生產工單批次。別以為按圖進料檢驗沒問題就真的沒問題了,只能說你們公司這種事遇到的太少,吃一塹長一智。

作者: CarlosLee927118    時間: 2023-5-31 20:11
處理完了,趕緊找出理清為什么會發生,建立怎樣的流程防止再發生,才是重中之重。
作者: okjinxh    時間: 2023-6-11 16:40
就是采購的問題,采購喜歡用自己的供應商,亂搞錢
作者: z424385518    時間: 2023-6-12 10:19
本帖最后由 z424385518 于 2023-6-12 10:20 編輯

首先厘清一個問題:初始版本中的螺絲設計有沒有問題?從樓主含糊描述中是能看出來是有問題的(大致是最開始未按設計要求采購的螺絲因供應商未按設計圖紙提供的螺絲碰巧未造成干涉,從而問題被掩蓋了)。
這個事情從源頭來講,設計部門是要負責任的。至于其它的歸屬責任,要看公司量產流程及文件規定,來劃分責任歸屬的。
作者: terry159    時間: 2023-6-12 11:04
按圖制作有干涉——設計有責任;
采購會來的標準件,質量要檢驗吧——質量有責任;
生產負責按圖裝配,但某個零件的圖紙或者詳細標準生產不會掌握——故生產無責任;
采購買回來的標準件,但是檢驗不在采購,故采購沒責任。
綜上,設計和質量的鍋無疑,賴到生產和采購身上就有些不要臉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