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日媒評中日50大領域發展對比 [打印本頁]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17 05:50
標題: 日媒評中日50大領域發展對比
        以國外媒體的視角對中國的評價,可以知道我們的優勢和弱勢在什么地方。國外的媒體觀點也許未必能接受,但只要有理有據,就有借鑒的價值和意義。看差距,才能知道發展和努力的方向。
9月10日,日本著名商業周刊發表專輯文章《中日50個領域的對決》,把中日50個領域做了對比,非常有可讀性。
1,創業企業來說,中國大大領先于日本。
(, 下載次數: 107)
獨角獸企業(創立10年內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中國77家,美國124家,而日本只有一家,2006年成立的Preferred Networks,主營大數據處理。并且中國量產獨角獸企業主要集中在深圳和北京,以及未來的開發新區,雄安。

2,中國的產業革新大大領先于日本,從政策、技術、人才三個方面對比。
(, 下載次數: 109)
2025年制造計劃主要集中在10個領域,目標是2025年成為世界制造業強國,2035年成為世界制造業前幾位的世界強國,2049年成為世界頂級的制造強國。為此,09年中國的研究開發支出已經超過日本,并且在高度人才方面有大量供應。中日企業的對比:阿里巴巴和騰訊的世價總額都是豐田汽車的2倍以上,專利申請中國企業也是世界第一。
(, 下載次數: 98)
日本主要60家企業調查,40%的公司認為5-10年后在自己的主要領域將被中國企業超越。
對比開始!

01
AI(中國強)
(, 下載次數: 115)
AI方面,中國主要在圖像和聲音識別方面積極進取,特別注目的企業:科大訊飛,技術力量可以和BAI媲美。右下圖:AI論文比較,中國是日本的7倍。
但日本并非沒有非常優秀的AI技術公司,日本的技術主要集中在圖像識別方面,在工廠品質管理方面有很高的運用,只是由于日本對個人情報的保護非常嚴重,活用范圍有限,像中國這樣大規模的研究基本沒有。

02
半導體(日本強)
(, 下載次數: 131)
雖然作為日本制造業的代表,目前日本企業還是有很大的優勢,但日本半導體業的衰退不可避免。中國優秀的企業已經崛起,代表企業紫光集團。中國政府提出了到20年要讓國產半導體總銷售額達到1兆人民幣,2025年國內使用的半導體75%國產化的目標。這樣的規模是日本不可比的,技術方面東芝內存只能領先2年的優勢。

03
顯示幕(中國強)

(, 下載次數: 112)

中國國有企業京東方,簡稱BOE。93年才設立的國有企業,以制造真空管為主,03年才開始制造液晶屏。而到了2017年占全世界大型電視液晶的20%,超過韓國LG成為世界第一,手機、小型液晶屏也占到了世界第三位。目前有機LED的市場份額也在急速擴張中。
從京東方的擴張可以看出典型的“中國速度”:投資300億人民幣的巨大工廠從開建到運轉只要18個月。破格的吸人人才,從三星挖來的技術開發部門的高管年收入千萬,也為公司成長做出了巨大貢獻。
規模上日本肯定比不了,在技術上日本也已經不占優勢。

04
智能手機(中國強)

(, 下載次數: 116)

世界手機銷量排名,
1,三星。2,蘋果。3,華為。4,oppo。5,小米。而日本圈外,最高的索尼一年產量只有456w臺。
當然,在部件方面日本依然發揮了極強的優勢,比如索尼的攝像頭技術占到了全世界的40%是世界第一,其他部件方面日本企業也有很重要的發揮。從這點來說,日本企業在部件供應商依然有一定的技術領先。

05
電池(中國強)

(, 下載次數: 102)

本田汽車決定2019年將采用新能源科技(CATL)的電池作為電池汽車的主要能源,投放中國市場。2011年成立的CATL在17年就成為車載電池的最大公司,超過了松下。目前車載電池前5名三名是中國企業(1新能源科技、2日本松下、3比亞迪、4沃特瑪、5韓國LG化學)

06
空調(不分勝負)

(, 下載次數: 120)

2017年,格力的銷售額為2.5兆日元,大金的銷售額為2兆。雖然格力的銷售額不光是空調,還有冰箱等白色家電,但格力和大金在空調方面比肩基本沒有異議。
格力空調主要是家用型,但在國外除了東南亞和中東一部分基本沒有存在感。大金在大型空調,以及海外有很強的優勢。并且大金和格力也有技術方面提攜,中小型空調由格力生產和開發,所以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基本各執勝場。

07
自動駕駛技術(中國強)

(, 下載次數: 130)

今年8月中旬,由百度開發的自動駕駛巴士“阿波龍”開始進入實驗階段,并且對世界推出了提供自動駕駛技術的“阿波羅計劃”,美國的英特爾、德國的BMW、日本的本田等都有參與,但對于自動駕駛技術日本企業非常慎重,參與度并不高。所以在這方面依然處于觀望。

08
新能源汽車(中國強)

(, 下載次數: 131)

2017年中國新車販賣總量達到了2888w輛,連續9年世界第一。和第二位的美國1723w輛,第三位的日本523w輛有著巨大的量差。但從分類來看,還是主流的日美歐系引擎車為主。想在傳統主流引擎車上超過日美歐企業短時間來看基本不可能。所以在新能源汽車上,中國想實現彎道超車。
17年發表的《中國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計劃》提出了2025年要成為汽車強國,培養出數家能進入世界前10名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為此,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給予了極大的補助,一臺汽車超過6w人民幣的補貼和免費上牌等優惠措施,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量77w輛,接近世界新能源汽車的50%,其中90%都是國產品牌。
但目前新能源汽車處于品牌亂立的狀態,國產品牌過多,主要是BAT的投資企業以及像上海蔚來汽車這樣的獨立系,主要靠內需發展。雖然很多企業計劃今后也要想國外發展,但目前情況主要是集中于發展中國家,能擠進日美歐國家的汽車企業還有待時日。

09
機器人和工作機械(日本強)

(, 下載次數: 122)

機器人業界基本還是日本的天下,中國企業在精度和難易度方面還很難趕上。雖然中國有最大的市場,工作機械的輸入世界第一,輸出是世界第五,但從輸出額來看只是第二位日本的一半都不到,并且在高端方面日本占據了出口95%的比例,中國的出口只有35%的高端工作機械。
在這個領域基本上是四強企業:日本的發那科和安川電機、德國的KUKA、瑞士的ABB。這四家公司占了全世界大多數的機器人和工作機械的市場分割。除此之外還有川崎重工、三菱電機、不二越等中堅公司,日本占了絕對優勢。
但16年美的收購德國的KUKA使得這個勢力圈發生了變化,日本企業非常警惕美的是否會通過收購KUKA進軍機器人領域。不過從目前來看美的并沒有大的舉動,對KUKA的經營也沒有什么干涉。所以目前依然在這個領域日本是強勢。

10
網絡平臺(中國強)

(, 下載次數: 116)

(, 下載次數: 120)
在這個領域,中國有BAT,美國有GAFA(google、apple、facebook、amazon)。而日本根本找不出能抗衡的日本企業,所以純粹被吊打,面對通過網絡平臺實現的店鋪×EC×物流的各種新生事物(盒馬生鮮、共享專車、餓了么),日本只有光看的分。

11
技術金融(中國強)

(, 下載次數: 123)

這個領域也同樣如此,中國的在線支付達到了60%以上,而日本還不到20%,與其等日本出現這樣的企業還不如指望支付寶進入日本,再引進余額寶的概率更高。

12
動畫、視頻(日本強)

(, 下載次數: 138)

抖音在日本高中生中間也很流行,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其實是個中國軟件。而像這樣上傳視頻的軟件在中國越來越多。說起動畫,中國曾經號稱盜版大國,依靠字幕組之類的民間愛好者不斷宣傳,翻譯、向視頻網站投放,才有了現在視頻網站的繁榮。中國也開始越來越重視版權。由日本ニコニコ發祥的中國的B站,會員數已經達到了3800w人(日本ニコニコ只有76w會員),并且在秋葉原開設了攝影棚,開始制作自己的動畫。
當然,從動畫來說日本還是有壓倒性的優勢,中國的動畫目前雖然有了不少進步,但還不成氣候。

13
高鐵(日本強)

(, 下載次數: 114)

從規模來說,中國屬于絕對的強勢。中國的高鐵占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二,2.5w公里。30年計劃擴張到3w公里。但從國際化上來說,日本并不輸給中國。17年中國高鐵總銷售額為1410億人民幣,海外銷售只有191億人民幣。而日本高鐵的銷售額相當于350億人民幣,其中海外銷售比例為83%。而且某些技術中國還依賴日本,17年日本高鐵向中國出口相當于30億人民幣。所以某種意義上中國高鐵用的越多,日本高鐵的技術也會越被使用,并不是件壞事。

14
原子能品牌(中國強)

(, 下載次數: 109)

今年6月末,中國2基核電站(廣東臺山和浙江三門)開始投入使用,是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核電站。雖然中國的商用核電站是從1994年才開始使用,比日本晚了25年。但數量已經超過日本,而且日本的核電站大部分都處于停運狀態,從發電規模考慮中國是完全超過了日本。
從今后建設預定來說也是遠超日本,目前日本預定建設的只有1基,而且進度還不到10%。而中國光第三代核電站就有24基的建設預定。雖然爐心安全技術和安全規定還是日本更先進,但中國在技術上超過日本是時間問題,這是日本的共識。
而在海外市場,發展中國家由于價格問題不會考慮日本,都是中國和俄羅斯瓜分了。發達國家只有看英國的核電站建設計劃,也有可能被中國拿到。

15
造船(中國強)

(, 下載次數: 101)

2009年中國就超過日本,17年超過韓國成為世界第一的造船大國。主要公司是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并且如果兩公司合并,將超越韓國的現代重工,成為世界最大的造船企業。
當然,在技術上日本還有自己的優勢,但這個優勢在越來越小。以往運送液化氣的球形LNG船只有日本和韓國能造(其他發達國家未必不能造,但基本委托給日韓造船),但中國在這方面有了突破,已經可以成功制造出了箱型LNG船,球型LNG船技術的掌握也是遲早的事情。

16
宇宙開發(中國強)

(, 下載次數: 111)

從1970年東方紅1號上天(其實日本第一個衛星比中國早2個月),到現在已經將近50年,03年中國實現有人飛船上天,現在擁有自己的空間站,2022年開始正式運營。
而日本還沒實現這一步,雖然在技術上日本并不弱,但從規模和政府的參與度來說遠遠落后于中國。

17
無人機(中國強)

(, 下載次數: 116)

中國大疆創新在無人機上占有全世界70%,連日本市場都有78%的份額。而在這方面日本基本上沒有自己的產品和公司,在無人機的使用方面也很有很多限制,所以基本沒有公司積極的進行開發。

18
醫療機器(日本強)

(, 下載次數: 116)

2017年中國醫療機器市場為213.5億美元,在中國制造2025計劃里也有醫療機器的發展計劃,但目前中國市場對中國企業的信賴度還有待提高。
這方面日本最大企業是奧林帕斯,內視鏡有全世界70%的市場份額。而第二位的泰爾茂和威高集團合資成立公司,也在中國積極的開展業務。

19
醫藥品(日本強)

(, 下載次數: 100)

從醫藥的市場規模來看中國是世界第二位,但90%都是仿制藥(generic drug),也就是說中國自己的研發藥品能力很低。中國最大的制藥公司華潤醫藥集團的銷售額只是日本武田只要的四分之一,從市場規模來說這是非常不正常的。
中國的對策是積極從海外引入人才,每人給100w人民幣,吸引海外博士回國的“千人計劃”里就有不少在海外研究機構的研究者,回國創業。2025計劃里生物制藥方面也是重點發展對象,新生制藥企業吸引了很多風投資金。
此外,中國還積極吸引國外大手只要公司在中國設立研究室,提高中國的整體研究能力。其中成長非常顯著的是江蘇恒瑞醫藥,2017年銷售額135億人民幣,營業利益37億人民幣,每年成長超過20%。此外還有歌禮生物科技和再鼎醫藥等,都是非常有希望的醫藥企業。

20
鋼鐵(日本強)

(, 下載次數: 107)

中國的粗鋼產量是全世界的50%,日本的8倍。從規模上來說不可同日而語。但在高級鋼材的技術上日本技術領先,由于日本的鋼鐵公司和汽車廠商協作的很好,可以根據用戶的需要設計和制造高級鋼材,這不是只要有先進的設備就能有先進的技術的。目前中國正在削減過剩產能,中國企業在經歷過這次產能削減之后活下來的企業將會更強,假以時日也會向高級鋼材方面前進,在規模的效應下日本的技術也不會永遠領先。按照新日鐵會長的話“我能感到背后中國企業的呼吸。”

21-50
其余產業。
(, 下載次數: 118)
中國強的有:
21,電飯煲(雖然來日本的中國人都會買日本電飯煲,但美的是最大手,全世界26%的市場份額)
22,電視(世界份額中國26%,日本18%)
23,啤酒(中國的華潤啤酒世界第三,日本的朝日啤酒世界第7,第八位中國青島,第10位日本麒麟)
24,送電(從規模上來說不用說了,但中國有世界唯一的商業用超高壓送電網,所以不能只說規模)
25,石油(不用多說,中國是日本的4倍消費量)
26,太陽電池(中國最大手晶科綠能出貨量是日本最大手京瓷的10倍,全世界前三位都是中國企業)
27,手機契約數(日本7637w對中國9億1230w)
28,SNS(日本LINE7500w用戶,中國微信10億4000w用戶。不過從人口比例來說倒是差不多)
29,海運(日本162wTEU對中國303wTEU,從搬運能力來比)
30,空運(日本894億人公里對中國2306億人公里)
31,生命保險(日本5兆4220億日元對中國8億6522億日元,日本生命集團和中國人壽保險的收入對比)
32,銀行(日本304兆日元對中國443兆日元,三菱UFJ集團和中國愛存不存銀行)
33,洗衣機(從市場占有率來說,海爾世界21%第一,美的16.5%世界第三,日本不在前5)
34,卡車(中國東風汽車26.2w輛世界第二,日本日野汽車11.7w輛世界第11)
35,化學(三菱ケミカル17年度3兆7244億日元,中石化7兆3978億日元)

日本強的有:
37,汽車(豐田年產1038w輛,上汽年產691w輛)
38,摩托車(本田年產1955w輛,大長江年產223w輛)
39,建設機械(小松年銷售額2兆5011億日元,三一重工6479億日元)
40,玻璃(日本AGC年銷售額1兆4635億日元,福耀集團3162億日元)
41,碳素纖維(日本東麗2w9100噸,中國神鷹5000噸)
42,紙(日本王子1兆4402億日元世界第四,玖龍紙業5256億世界第17位)
43,紙尿布(花王占中國市場的11%,恒安國際占中國市場的5%)
44,成衣(優衣庫1兆8619億日元,海瀾之家3075億日元,成衣品牌中國很一般)
45,數碼相機(基本全是日本的,中國沒有)
46,電子部品(日本占全世界的38%)
47,手表(基本被瑞士和日本品牌瓜分)
48,化妝品(資生堂世界第六,中國品牌20名開外)
49,廁所用具(基本是TOTO獨占)
50,輪胎(世界第一的普利司通14%的市場份額,中國中策2%世界第十)

最終結果,日本21勝,中國28勝,一平。

當然,這個比較只是日本這本雜志自己選出的50個領域,未必讓所有人都能看清中日制造業都有哪些差距。但就從這個比較來看,同是制造業國家,日本從來沒有輕視過,優勢劣勢看的很清楚。而中國也對自己今后應該側重發展哪些制造領域非常清楚,2025計劃并不是白說的。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17 05:52
(, 下載次數: 113)

內容翻譯:
希望從日本的泡沫經濟中學習的中國人
福島香織
某個中國國有出版社接觸我,想出版一本關于日本泡沫經濟的特輯書,希望我能談談和日本泡沫經濟有關的內容。并且說“中國的讀者特別想知道日本泡沫經濟時候的情況,以及泡沫經濟崩潰以后的各種情報。”
確實,現在的中國和當年泡沫經濟時期的日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現在美國發動貿易戰,不就是逼迫中國簽訂現代版的廣場協議嘛,而不動產和不良債權膨脹到現在這個程度,什么時候崩壞都不奇怪。所以日本當年泡沫經濟崩潰的體驗也能當個參考吧。
“根據專家的分析,我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可以明白今后社會潮流的讀物。比如通過泡沫經濟時期和之后失去的10年這期間的流行物和電影等的讀解,可以了解出日本人當時的心理情況,等之類的內容。”中國編輯向我說明道。
“在迪斯科里瘋狂跳舞、炫耀收到豪華旅行邀請和奢侈品作為禮物的女大學生最后的結局之類的?”我問道。
“是的!日本泡沫經濟奔潰之后,既沒有出現擠兌銀行,也沒有引起示威游行,我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所以我們想了解一下當時的日本人是怎么想的。”中國編輯補充道。
看到mail發過來的發注內容,我嚇一跳,日本語3萬字程度15w人民幣的稿費,這在日本簡直是無法相信的價格。難道現在中國出版業界也是泡沫經濟的頂峰?聽在中國販賣日本制品的熟人說過,“曾經收到過中國代理店給的紅包,大概有2w元那么厚,回家打開一看,2w美金!!日本簡直不能比!”難怪現在連美國好萊塢都開始為了吸引中國觀眾引入中國元素了,我一下就能理解這種心態了。
我開始抖擻精神考慮要寫的內容了,日本泡沫經濟奔潰以后日本人意外的非常冷靜,雖然喊著悔不該當初的人很多,但責怪他人的是少數。破產大公司的社員即使沒有工資也會默默地處理完在公司所有的業務再走,偶爾還會和以前的同事一起喝酒。想到這里,覺得這種感覺不存在于中國人的國民性里嘛。
現在的中國已經開始奔潰的產業和泡沫經濟絕頂期的產業都存在。一方面AI、革新等很強勢,另一方面太陽能電池、鋼鐵業界已經是尸橫片野。昨天還是錢包滿滿今天就突然破產的情況簡直就是家常便飯。
同樣都是在墮落的掙扎,但和日本人不同,他們首先是責怪別人。比如在中國通過網絡的融資高利貸(P2P),借款人破產跑路了之后,遭受損失的個人投資家為了追回損失雇傭黑幫討債是非常普通的事。今年在深圳和北京還發生了針對市政府、金融監管機關、甚至打廣告電視臺的圍攻事件,要求這些單位補償自己的損失。對個人使用暴力討債,對政府和權利機關陳情和抗議,只要能彌補自己的損失幾乎可以不擇手段。
所以,中國讀者到底能否理解泡沫經濟時期前后日本人的心理呢?這么想著寫完了內容,給中國編輯發送了mail。立刻就收到了編輯的回信:“1w5000人民幣的稿費可以用現金當面給么?”嗯?怎么少了個0?再追問之后編輯回信了:“真對不起,之前的mail寫錯了,多寫了個0,我們部門一年的預算才20w人民幣,怎么可能給得起15w的稿費呢,再泡沫經濟也不會到這種程度的,你想想也不可能呀。”
好吧,我沒有確認也是我的錯。立刻開始反省自己的我又收到一封編輯的mail:“這樣吧,再給您加8000人民幣。”感覺編輯賣了個恩情給我。
哎,即使全部產業都是泡沫中國經濟崩潰,你們中國也是商業方面的勝利者吧。


作者: 3983596    時間: 2018-9-17 07:42
本帖最后由 3983596 于 2018-9-17 07:45 編輯

日本多談自己的短處,談別人的長處,國人正好相反,這本身就是差距

我認為今后國人不要在量上與別人一比高下了,畢竟14億張嘴在那里,應該多在行業技術尖端進行提升,躋身世界前列
作者: 煙雨迷蒙    時間: 2018-9-17 08:20
中國的很多發展都是很脆弱的,一場“文哥運動”就能讓他灰飛煙滅。畢竟這只需要領導人的一句話就能做到。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18-9-17 08:52
看過一些日本的書和電影,發現日本對中國非常了解,比如技術書上有中國那個地方什么礦物質比較多,有個動畫片(叮當穿越時空來到另一個世界)就說到過文革時道縣的事情,就像自己家里的東西一樣清楚,而很多中國人除了知道日本曾經侵略過中國,除了恨,除了知道日本的一些產品,對日本其它科技文化一無所知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17 08:54
3983596 發表于 2018-9-17 07:42
日本多談自己的短處,談別人的長處,國人正好相反,這本身就是差距

我認為今后國人不要在量上與別人一比 ...

這就是日本人的聰明之處,在發展中找自己和別人的差距,然后奮起直追。自己有優勢就藏著不讓別人看到,生怕被人嫉妒而堵死自己發展的道路。我們是生怕別人不知道我的長處在哪里,最近幾年我們總遭到國際上有些國家的設置的障礙,就是因為我們太張揚了,整體宣揚“中國要崛起了!”。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挖坑嗎?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17 08:57
煙雨迷蒙 發表于 2018-9-17 08:20
中國的很多發展都是很脆弱的,一場“文哥運動”就能讓他灰飛煙滅。畢竟這只需要領導人的一句話就能做到。

我們基礎研究和根基比較薄若,人才層次跨度也比較大,雖然從1999年擴招后,大學生的數量激增,但是質量卻大不如以前,而且,以前老一代人的踏實做事,實事求是的作風也沒呢。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17 09:02
廣州粵研鐘彥華 發表于 2018-9-17 08:52
看過一些日本的書和電影,發現日本對中國非常了解,比如技術書上有中國那個地方什么礦物質比較多,有個動畫 ...

是的!你說的對!日本人做事是非常專注也精細的。研究別人的長處去發展自己,這正是日本人的聰明之處。2002年冬季去新疆鄯善出差去了3個多月,在鄯善境內有一個沙山,我們一行幾個人去那玩,聽朋友講:日本人要將那座沙山買下,要把砂子運回日本去。當地政府和一些專家極力反對,主要還是一些專家聯名反對。因為那座沙山上的砂子中還有稀有元素。

作者: zmztx    時間: 2018-9-17 09:14
從樓主1樓比較詳細描述的行當,有個印象:日本沒機會試用或者機會少的,中國強;從后面內容可以看出人口對市場的影響
造船:日本曾經很強,后來全世界船運萎靡,造船自然就不行了。但中國有兩個特征是其他國家沒有的,一是運油(人口眾多的國家要用油),二是造軍艦。樓主帖中日本自認不如中國
電飯煲:說實在到現在我也不覺得日本的電飯煲技術水平不如中國,但是中國人多,大量需要,而且大量需要便宜的電飯煲(順德三角牌的幾十元就能買一個),日本虎牌的至少400美金,甚至要1000美金。
這個電飯煲很能說明問題,買的多,造的就多,水平也跟著上去了(一般成本會下來)。13億中國人的市場實在太壯觀了
再一個,創不創新不重要。不就是把飯煮熟,不就是熬湯嗎,沒問題。價格為王,只要照葫蘆畫瓢把東西做出來就行。至于省電(變頻技術),智能(芯片控制),咱沒有不也賣的照樣不錯嘛!
日本的虎牌,二十年前就有了省電(變頻技術),智能(芯片控制)。這個問題要客觀的看。虎牌是三菱旗下的,三菱的電力電子在全世界是頂級水準,當然不在乎稍作改變用在電飯煲上;三菱的集成電路水平不低于西門子、飛利浦,為電飯煲弄個合用的IC,自然不是難事。但是要明白,三菱的電力電子和集成電路絕不是為電飯煲這樣的日用品而活著的。遍觀國內,造日用品的公司,沒有一家技能開發集成電路,又能開發電力電子器件的。如果強努,搞不好是要垮臺的,開發研制需要巨大的資金。所以,我們如果是著眼于賺錢,就該因地制宜,切不可好高騖遠。跟隨沒什么不好,照樣賺錢。

作者: LIUYASHAN    時間: 2018-9-17 10:15
實際情況是中國除以二,日本乘以二。還有中國遙遙領先日本五百萬年的是,中國官員的數量和玩權術的水平。簡直領先世界五千萬年
作者: 軍CSJ    時間: 2018-9-17 11:00
沒看完之前,我覺得這個帖子罵聲一片。看完以后,發現大家都挺文明的。有些人說的很對,日本喜歡拿短處和別人比,中國恰恰相反。想想自己,自主研發的玩意有幾個?格力能和大金比?新能源汽車?逗我呢……
作者: 3983596    時間: 2018-9-17 13:17
廣州粵研鐘彥華 發表于 2018-9-17 08:52
看過一些日本的書和電影,發現日本對中國非常了解,比如技術書上有中國那個地方什么礦物質比較多,有個動畫 ...

中國并不能做到知己知彼

作者: 天空中的一片云    時間: 2018-9-17 18:30
廣州粵研鐘彥華 發表于 2018-9-17 08:52
看過一些日本的書和電影,發現日本對中國非常了解,比如技術書上有中國那個地方什么礦物質比較多,有個動畫 ...

那啥不就想讓你知道這些嗎。你不好好種地,每天都想啥呢

作者: zrongyi7    時間: 2018-9-18 13:18
挺好的文章,了解了很多,樓主辛苦。
作者: 只有快樂    時間: 2018-9-18 19:16
技術發展,經濟發展不是空中樓閣,離不開硬實力的提升,想起來鄧總提出的四個字“實事求是”。
作者: Simple_Life    時間: 2018-9-18 19:22
中國人喜歡把市場做爛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9-18 19:54
zmztx 發表于 2018-9-17 09:14
從樓主1樓比較詳細描述的行當,有個印象:日本沒機會試用或者機會少的,中國強;從后面內容可以看出人口對 ...

講的很好!很有見的!日本人是那種帶著智慧的聰明,善于學習別人長處的心態是我們所沒有的,而且做事的眼光比較長遠。

作者: k-xiangang    時間: 2018-9-19 08:30
虛的,沒有意思。
作者: 十年磨劍    時間: 2018-9-19 10:41
新聞聯播
作者: 所羅門_x    時間: 2018-9-19 15:58
人家談質量,你和人家談數量。人家談合格率,你談出貨率。是不是感覺咱很聰明?
作者: qihaibing    時間: 2018-9-21 14:41
差距很大的

作者: 智能機械云    時間: 2018-9-21 17:52
“比如在中國通過網絡的融資高利貸(P2P),借款人破產跑路了之后,遭受損失的個人投資家為了追回損失雇傭黑幫討債是非常普通的事。今年在深圳和北京還發生了針對市政府、金融監管機關、甚至打廣告電視臺的圍攻事件,要求這些單位補償自己的損失。對個人使用暴力討債,對政府和權利機關陳情和抗議,只要能彌補自己的損失幾乎可以不擇手段。”

如果有切實保障個人利益的舉措或者行政辦法,個人投資家也不會不擇手段。畢竟這個金錢社會,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要不然豈不是更多人利益被隨意踐踏
作者: 山水山石    時間: 2018-9-22 16:00
感覺還是比較客觀的
作者: 山水山石    時間: 2018-9-22 16:00
政府(中國“超強”)
作者: Gaoji233311    時間: 2018-9-22 20:47
多夸自己的長處,多斷章取義,有助于增強名族自尊心
作者: WO7608889    時間: 2018-9-23 13:58
其實還是社會發展階段和國民自信心的不足。此時我們在談論這些何嘗不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現。評論里全是關注“不對稱”“不真實”,沒有一個談論真正說到的正確的事情。如新聞,我想位置互換,日本人想的是怎么超越我們并在已經很強的部分做的更強。
作者: dawei_cn    時間: 2018-9-25 10:58
幾乎中國弱的行業評價里都有可能要超過日本的可能,居安思危……不像國內的浮夸風
作者: 內心獨白    時間: 2018-9-25 11:57
國人習慣好大喜功,島國反之;看到得都是他們故意露出的短板,可怕之處都埋藏在里。
作者: jimyzhu    時間: 2018-9-25 16:52
島國思維,所以危機感比較強,民眾的普遍 意識形態是這樣的。我們是一直就宣傳的地大物博,這些意識形態也是和地理有關的,日本確實很多地方值得學習。
再一個,生物學上一個概念,當一個物種數量足夠龐大時,種內競爭就會大于種間競爭,所以現在國內的年輕人壓力大,社會上各種唯利是圖的思想,根源有很大一部分來自于人口太多。而ZF會care年輕人壓力嗎?會care這些名利風氣嗎?更別談會care別國民族多優秀多值得學習了?顯然這些都不是他們關注的焦點,保持國家的統一和整個民族的生存、發展才是核心問題。所以,穩定壓倒一切!
作者: 前景錢    時間: 2018-9-28 14:43
這是一個信息爆爆炸的年代。
作者: 倪琪    時間: 2018-11-20 12:29
這種文章就不應該發出來。人是需要活在危機當中才能發揮潛能。
作者: 阿良大俠    時間: 2018-11-21 09:22
煙雨迷蒙 發表于 2018-9-17 08:20
中國的很多發展都是很脆弱的,一場“文哥運動”就能讓他灰飛煙滅。畢竟這只需要領導人的一句話就能做到。

你讓習做一個試試?沒有毛的威望誰做的來?

作者: 阿良大俠    時間: 2018-11-21 09:28
看完評論,精日真多,畢竟年齡在這擺著,可以理解。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